貓眼上市進程日前有了新進展。
港媒消息顯示,貓眼已經通過了港交所聆訊,并在1月3日在港交所網站上披露了聆訊后資料集。更新后的貓眼招股書資料顯示,貓眼娛樂2018年前9個月營收30.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4.34億元增長99.6%。
招股書顯示,貓眼作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娛樂服務平臺,在娛樂票務、娛樂內容服務等多個業務領域繼續保持顯著的領先優勢,同時保持業績持續快速增長。
針對最新招股書,我們梳理出了更新招股書的四大看點,探求其業績高速增長的秘密。

業績同比高速增長
自成立以來,貓眼就是中國文娛市場的積極參與者與有力助推者之一。據了解,貓眼提供在線娛樂票務服務、娛樂內容服務、娛樂電商服務和廣告及其他服務。貓眼多元化的商業模式和多層次的價值創造體系為其帶來豐富的收入來源,業績增長速度驚人。
從財務數據,我們可以看到,貓眼整體營收處于高速增長的軌道中。最新招股書披露財務數據顯示,貓眼的營業收入從2015年的5.97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6年的13.78億元,2017年繼續增長為25.4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06.6%。2018年前三季度貓眼營收仍在持續穩健增長,截至2018年9月30日,實現營業收入30.62億元,同比增長99.6%,幾近翻番。
其中,貓眼電影發行、宣傳、制作等內容服務業務的快速發展,為業績同比高速增長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招股書顯示,貓眼娛樂內容服務所得收益由2016年的人民幣3.37億元大幅增至2017年的人民幣8.52億元,增長幅度達152.7%;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貓眼內容服務業務所得收益達人民幣9.10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121.5%。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貓眼在各項主營業務收益增長的同時整體營收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在線電影票務收入目前雖然占據貓眼營收的主要部分,但比重在逐年下降。如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貓眼娛樂該項業務的收入較去年同期9.81億元增長至17.81億元,在整體收入結構中的占比卻從63.9%下降到了58.2%。娛樂內容服務收入、廣告及其它服務收入等其他主營業務增長迅猛,在整體收入結構中的比重上漲。此外,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貓眼的廣告及其它服務收入較去年同期0.50億元增長至1.60億元,在整體收入結構中的比重從3.0%上升到了5.2%。
這意味著,貓眼對于在線電影票務這一單一主營業務的依賴性在逐步下降,娛樂內容等成長型業務正在成為現金牛業務,收入占比逐漸擴大,公司整體收入結構更加均衡穩健,為其保持后續快速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346億月活,平臺用戶基數龐大具備規模化發展優勢
據國家電影局跨年夜發布的數據,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如愿沖破600億的“小目標”;其中國產影片票房378.97億元,占比超過六成;全國新增銀幕9303塊,總數達60079塊,已居世界首位;而這一年,僅在城市院線看過電影的就有17.16億人次。
在這其中,貓眼平臺的貢獻不容忽視。貓眼數據顯示,2018年整體中國電影售票線上化率已經達到84.5%,這意味著超過8成中國觀眾已經習慣從網上購票看電影。其中,貓眼占據中國在線電影票務市場份額的61.3%,位居行業首位,貓眼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電影票務服務平臺。招股書信息顯示,貓眼在線電影票務服務總交易額2018年前三季度的人民幣已經高達256.25億元,售出6.79億張電影票。
貓眼通過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娛樂信息獲取、購票、評論、賣品購買等一站式消費服務,累積了龐大的用戶規模,而且形成了粘性極強的消費習慣,成為中國最大在線娛樂票務平臺和在線娛樂社區,具備了規模化發展的優勢。
招股書顯示,貓眼的平均月活躍用戶于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九個月達1.346億,而貓眼在線電影票務服務的交易用戶數目于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九個月達1.197億。截至2018年9月30日,貓眼平臺已積累1.580億條電影評分及7,060萬條評論;貓眼平臺的預告片已獲累計觀看22億次;貓眼的內容數據庫已包括有關超過800,000部電影、120,000部電視劇及250萬名專業人士的資料。

另根據艾瑞咨詢報告,按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平均月度活躍用戶計,貓眼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電影社區;按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平均月活躍用戶計,貓眼專業版app是中國娛樂行業最受歡迎的專業app。
眾所周知,當前移動互聯網時代APP使用集中度越來越高,新出現的APP獲取流量已經非常困難。中國互聯網的殘酷現實是:人均新安裝APP數量明顯減少,這意味著,如果你還沒有進入到用戶的手機里,未來進入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在這方面,貓眼可以叉腰笑一會兒。
貓眼的用戶平臺可以使消費者便捷地獲得多樣化娛樂內容與服務,貓眼提供的從購票到衍生品、賣品購買的一站式娛樂消費服務,已經是中國消費者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龐大的貓眼用戶規模及社區粘性,也為其帶來規模化經營的潛力。
“三巨頭”加持,發展實力不容小覷
在貓眼成為中國互聯網娛樂服務獨角獸的征途中,其背后強大的股東力量支持,是一個無法忽略的重要因素。招股書顯示,光線及其關聯方為第一大股東;騰訊持股比例為16.27%;美團為8.56%。他們既是貓眼最重要的股東,也是最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
在“三巨頭”支持下,貓眼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流量和內容資源優勢。憑借與騰訊的戰略合作關系,貓眼擁有微信及QQ錢包的流量入口。同時,通過與美團點評的戰略合作,貓眼成為美團App及大眾點評App娛樂票務渠道的獨家商業合作伙伴。這將為貓眼在飛速成長的文娛產業繼續開疆拓土提供雄厚的生態資源支持。
騰訊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微信月活躍用戶為10.83億,QQ的月活躍用戶數量達到了8.03億;美團三季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美團年度交易用戶總數3.82億,平臺年度活躍商家總數550萬家,覆蓋覆蓋吃喝玩樂多元化生活消費服務場景;貓眼最新招股文件數據也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美團及大眾點評APP為貓眼帶來7220萬活躍用戶,微信及QQ為貓眼帶來5560萬活躍用戶。
從這幾組數據中,我們可以感受一下流量紅利的概念,以及騰訊、美團點評帶給貓眼雄厚的流量支持。
根據艾瑞咨詢報告,中國娛樂市場規模2017年達人民幣12,830億元,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市場,僅次于美國。并將持續增長,于2022 年進一步增至人民幣32,175億元。此外,《中國新時代線下娛樂消費升級研究報告》對中國線下娛樂行業的市場規模核算,中國線下娛樂各行業類別均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2019年總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900億元。
肉眼可見的數字清晰預示著:中國娛樂產業將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三巨頭加持,意味著貓眼將在未來更廣闊的舞臺,獲得更充沛的資源,演一出更精彩的好戲。
不止于電影,“互聯網+娛樂”平臺戰略下多元化布局值得期待
貓眼在電影市場中的角色是獨占鰲頭,但電影并不是互聯網平臺角逐的唯一戰場。
在“互聯網+娛樂”戰略下,貓眼擁有多重屬性標簽。目前,貓眼已經形成了跨越多種娛樂形式的綜合性、協同業務模式,完成了在電影、現場娛樂、電視劇、綜藝等娛樂領域的多元化布局,并在每個主要業務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領先優勢。
按2018前三季度電影票務總交易額計,貓眼娛樂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電影票務服務平臺,市場份額為61.3%,業內排名第一。除了電影之外,貓眼同樣也在發力演出票務、展覽等現場娛樂服務領域。同時貓眼娛樂也是排名第二的在線現場娛樂票務服務平臺。招股數顯示,截至2018 年9 月30 日,貓眼已經與中國超過2,000 家演出場館運營方及現場娛樂主辦方達成合作,現場娛樂票務總交易額由2017 年3.32億,增長至7.74億。
此外,中國最大的娛樂內容服務平臺 招股書顯示:貓眼在中國率先開展基于互聯網的電影宣傳和發行服務,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九個月,貓眼提供娛樂內容服務電影占中國綜合票房超過90%。貓眼于2016年開始擔任電影主控發行方,根據艾瑞咨詢報告,按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21個月的綜合票房計,貓眼已經迅速成為中國排名第一的國產電影主控發行方。
貓眼還將該等服務拓展至電視劇、網劇、網絡大電影、綜藝節目及現場娛樂等廣泛的娛樂內容服務,貓眼于2018 年初開始提供電視劇、網劇、網絡大電影及綜藝節目宣發服務,并有選擇地參與具有市場潛力的項目,截至2018 年9 月30 日止九個月,貓眼已經參與了如《長安十二時辰》等12 部電視劇的聯合出品。
隨著公司規模效應和品牌認知度的增強、貓眼未來多元化布局的成果,愈加值得期待。
隨著貓眼上市進程的不斷加快,綜合其在更新招股書中透露的利好信息,我們有理由相信:貓眼未來將為中國娛樂行業帶來更多價值。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