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經歷了20年,網絡文學仍然風波未定。
20年沉淀、三次洗牌后
1998年,網絡文學開始破芽,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網絡的快速發展,以及痞子蔡《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等精品作品的誕生,它開始成為一部分人的精神寄托。于此,一批網絡文學平臺運量而生,包括1997年成立的榕樹下,2001年的幻劍書盟和龍空網(網絡文學bbs)、2002年的起點中文網,乃至2003年的逐浪和晉江文學等。
平臺的新起代表著網絡文學行業正式以新類別、新生命的姿態在世間起航。而且,在《誅仙》《縹緲之旅》《小兵傳奇》等作品先后火爆,蕭鼎、蕭潛、玄雨等大神的崛起,也使得這個行業的前景看起來很美好。
正規化發展主要表現在平臺運營以及商業化層面
期間,臺灣信昌、鮮網等繁體出版社的助力也推動網絡文學正規化提速——當時,。其中,龍空、幻劍書盟和起點中文網等是走的最早的平臺,不僅憑借技術、運營給平臺帶來了諸多作者、作品,也為這些作品找到了從網絡小說到出版的商業化之路。
尤其是起點中文網在2003年10月率先施行VIP付費閱讀制度,以獨特的新商業模式給行業指明了新的方向。起點也因此獲得了快速發展,很快登頂業界。
不過,哪怕出版、付費等商業化之路已經開啟,但類似起點的成功案例也是較少的。再加上互聯網的普及率依然低,網絡文學行業也尚處初期環境,商業開發模式單一且較慢,以及帶寬等費用的持續加大,導致大多數網絡文學平臺都在持續虧損。最終,也只能靠資本續命。
2002年,榕樹下被其創辦人朱威廉以1000萬美元賣給全球傳媒巨頭貝塔斯曼。而后因為經營不善,在2006年又被貝塔斯曼折價500萬美元賣給了歡樂傳媒,2019年被盛大收購;
2006年6月,逐浪網被大眾書局收購,注入新的資本;
2006年,幻劍書盟獲得TOM在線2000萬資金注資,看似美好的資本其實是厄運的降臨,從那以后,幻劍書盟離行業就越來越遠了,直至被淡化。
......
洗牌意味著重生,重生也代表著新玩家的入局。
賣的賣、倒閉的倒閉、融資的融資,網絡文學平臺也在2006年迎來了第一次洗牌——在看到網絡文學的勢頭后,一些企業紛紛開始布局,2006年中文在線成立17K小說網,2008年還有掌閱、完美世界的縱橫中文網等平臺也相繼加入賽道,至此,網絡文學行業進入新的比拼時代。
新時代比拼什么,當然還是錢、服務、技術、運營以及商業運作能力。受益于較早的起步,團隊對網絡文學的運營服務,和背靠盛大的龐大資金,起點中文網在并入盛大文學后開了掛,紛紛挖出了夢入神機、方想、唐家三少等當紅作者,作品也是精品爆出,逐年刷新紀錄,如《佛本是道》《師士傳說》《空速星痕》等。同時,因為相繼收購榕樹下、紅袖添香、瀟湘書院等平臺,盛大文學一時風光無限。
眼見起點和盛大文學的快速成長,有資金支持的17k、逐浪、縱橫中文網等平臺也發力加碼,開始挖大神、大福利扶持作者。17k籠絡了云天空、酒徒、血紅等作家,逐浪也擁有了六道等大神,而縱橫也挖來了原起點的大神夢入神機、更俗、方想、柳下揮等人。
因為挖人,一度時間還掀起了平臺、作者與盛大文學之間的輿論戰、官司。其中,云天空就遭此牽連——而拉來夢入神機等大神的縱橫,也憑此快速上位,且進入了BAT中百度的法眼,于2013年底被百度收購。不過,因為沒有好的團隊和經營,收購縱橫中文網后并入的百度文學度過了兩年的沉寂時間。
在其他平臺建設作者、作品時。2008年于北京后海一所酒吧中,成湘均與三名年輕人一夜之間也立下了創業盟約,開啟了掌閱的生命。最初兩年,作為掌閱CEO的成湘均也經歷過痛苦,這種痛苦是來自對他們創業的質疑,對移動閱讀的不看好。“那時候幾乎是每跑5家公司,就會遭受到4次拒絕,而剩下的一家公司還只是表示愿意考慮一下。”
但隨著2010年國內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掌閱科技開始擺脫過去的陰霾,開始被發行方、版權方所青睞。掌閱創造的小小應用程序iReader,每天被超過1500萬的用戶使用著——主打版權合作,以分發為主,乘著移動互聯網的風,掌閱科技贏得了渠道,并快速崛起。
如果說2006年之前是第一次洗牌,那么在享受到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紅利,2006年到2014年則是第二次洗牌,形成了以盛大文學、掌閱、縱橫、17k、逐浪為主的行業格局。至于第三次洗牌,是從2015大整合開始的。
2015年3月,騰訊文學與盛大文學整合,形成新的網絡文學巨頭閱文集團;2015年4月,阿里移動事業群整合了書旗小說,淘寶閱讀和UC書城等業務,正式推出阿里文學。
相比騰訊、阿里的發力,百度因為對百度文學兩年的擱淺,在2015年又將百度文學交到了完美世界手中,包括熊貓看書、百度書城和游戲影視等業務以及縱橫中文網。與此同時,百度控股的愛奇藝也在2015年10月同步開啟了文學業務,正式推出了愛奇藝文學。
在BAT的推動下,撇開小平臺而言,期間雖然也有卷土而來的侯小強創辦的新平臺火星小說,但網絡文學行業更多的還是整合,其中就包括逐浪網,在2017年被WiFi萬能鑰匙收購,形成了新的連尚文學,且在2018年年底完成A輪融資,估值10億美金。
再加上閱文集團和掌閱先后在2017年上市,網絡文學行業就此形成多元鼎力格局。
IP歷險記,2018摸到天花板
每一次洗牌都讓行業的脈絡顯得更清晰,尤其第三次洗牌,不僅把“牌桌”的規則建立,也把行業的弊病厘清了出來——但弊病的集體涌現,也把這個行業推到了新的瓶頸期。
用阿里文學副總裁周運的話來說,“網文行業經歷了二十年的高速增長期,雖然積累了不少優質的內容,不容否認“泥沙俱下”的問題也很突出,甚至隨著資本的大量涌入,以及更加碎片化的新媒體閱讀形式的興起,“沉渣泛起”的問題更為顯著。而我們觀察到,網絡文學行業的確在2018年有摸到天花板的跡象。”
技術在不斷迭代升級
筆者認為,形成瓶頸、天花板的因素是多而雜的。一是,出現了更多娛樂產品,如直播、短視頻等新娛樂形式,他們的出現瓜分、搶奪了用戶的睡眠時間。
IP被資本瘋炒
第二是,一個IP從曾經的幾十萬、百萬上漲到幾千萬,甚至上億,再加上大IP+流量明星轉化成流量劇的資本快速變現手段用戶不再買賬。從而過快、過度消耗了一些傳統網文內容的生命價值,以至于讓影響整個產業,讓行業看起來低迷消沉。
在2015年就開始收購、儲存IP的劉士奇就遭到了嚴重的打擊——2014年前,他還在一家出版社從事版權工作,憑借敏銳的眼光和多年的經驗,他運作了很多經典案例,而在看到網文IP新風口后,毅然和一個同事辭職開了公司。
因為此前工作的經驗和名氣,劉士奇靠著資源,白手起家幫一些作者做了幾筆大買賣,這幾筆買賣為自己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也為公司前期運營爭取到了資金。
同時,也讓劉士奇倍感自豪,“至少我選擇的這條路是走得通的。”幾筆IP運作讓劉士奇加大了投入,并迅速展開地毯式搜索,并在一年之內以忽悠、半購買的方式拿到上百個中腰部的IP,甚至還有一兩個頭部,十幾個肩部的作品。
之所以說他忽悠,是因為有些版權他沒費一毛錢,“這個行業沒人能像我一樣,能幫他們的IP賣到更高的價值,這才是他們更看重的。”在劉士奇辦公室,對于能拿到免費的版權,他很自信、也有些傲氣。
的確,劉士奇因為在2014年、2015年連連運作天價版權,他的名字以及公司在行業中都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也因此,他還頗受資本的青睞,不過,因為傲氣和自負,他沒有接受一家公司投資,“要什么投資,我公司本身就是賺錢的,沒有負擔。”
劉士奇所談的賺錢一是賺的傭金,二是版權賣出后的一定比例分成,賣的越高他就賺的越多。而且,在看到2016年市場上《花千骨》《鬼吹燈》《盜墓筆記》《老九門》等網生IP項目開發的成功。他甚至開始了IP合作經營策略,“我以合作出品方的身份參與到影視劇中,版權前期不收費,全部從改后的產品收入來收取利益。”對于這種策略,劉士奇認為這是行業發展到此刻的必然,也是必須要做的。
甚至,他公司也開始以主投方的角色進入了IP商業化開發,招商引資,然后引進制作團隊制作,再找宣發出品團隊來包裝出口。“我的這個步伐很穩,也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但是誰也沒想到,我遇到了2018年。”劉士奇談起此處,他就恨2018,也恨那些把市場攪亂的人。
“大IP+流量明星”投資勝利邏輯
2018年,可以說是一些奉行的人的滅亡日,他們遭遇傳統頭部大IP內容生產與價值驗證和變現機制失靈。同時,還遇到了影視稅務危機,以及游戲版號帶來的困境。一時間,IP這個詞,以及他所帶來的前景被天刀橫切。
劉士奇是最先被切的一批人,因為此前的布局過大,導致很多正在孵化的IP被投資人拋棄,胎死腹中。而手中拿著的一些版權要么被作者要回,要么就是自己花錢拿到手的版權無法對外銷售出去,“一下子行業回到原點,我也被打回了原形。”劉士奇面對的還不僅如此,因為他的步伐加快,他以IP作抵押還了貸款三千萬,如今,三千萬的債務也把他活生生壓垮了。
過度販賣、炒IP
其實劉士奇不知道,他自己就是攪局市場的人——攪局者分兩類,一是如劉士奇這樣的人;二是。前者大家有目共睹,而后者也是一大詬病。
早在2006年第二次洗牌時,就有一些這樣的平臺出現,但那時還沒有IP概念。直到2015年第三洗牌開始,IP火了,網絡上又出現成千上萬家、各式各樣的網絡小說平臺,而這些平臺往往都打著一致的口號“IP產業鏈”,然后“生產”作者、作品。
“當時頭部IP都被搶完了,所以平臺生產大開發,新出爐的IP一般有流量,不管是刷的還是如何,只要有五十萬字以上,故事還行,簽過約的都會被瘋搶。”劉士奇談道。
用各種手段忽悠作者、作品、簽約,最終導致的是整個網絡文學平臺多如牛毛、作品參差不齊、粗制濫造。這也使得一時間IP達到一定量級,內容同質化嚴重、低俗暴力血腥充斥其中,嚴重擾亂了整個市場。
擾亂后的結果很明顯,在2018年崩盤了,再加上前文所述的一些因素,大批平臺支撐不下去,欠薪......倒閉。如2018年初就爆出的白黑白小說網、靈閱文學網等欠薪事件。
有劉士奇一樣的炒賣者,也有白黑白小說網這樣的攪局平臺,因為他們,讓網絡文學以及IP在2018年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歷險記。
背靠大山適應變化,實現彎道超車
攪局者的結局只有一條路,“對于單純追求利潤增長和變現,妄圖撈快錢的公司來說可能是滅頂之災,是他們的致命“瓶頸”,但對于背靠雄厚資源并能沉下心來做內容的公司和人來說,卻是盡早適應行業變化,再攀高峰的天賜良機。”周運表示道。
其中,愛奇藝文學與阿里文學就是在如此基礎上乘風而起的——愛奇藝文學成立時并沒有如其他文學平臺那般挖大神,買版權......而是有著自己的使命,愛奇藝文學總經理凍千秋對此道,“那些都不符合愛奇藝的屬性,愛奇藝做這件事情一定是為了它的整個泛娛樂產業鏈考慮。以文學作為源頭,我們希望能夠生產出好的作品給到愛奇藝去改變整個產業鏈。”
基于定位,凍千秋所領導的愛奇藝文學走的是一條“既做平臺,又做分發平臺,還要做自己原創內容”的路。
這條路不過度注重數量,不去追求長篇字數,以及網絡小說本身在網上小說階段的變現能力,而是更在乎質量,重視好故事。“我們系統地分析了好萊塢市場以及中國的影視劇改編市場,得出更符合影視改編的內容規律是偏出版向的體量,字數不是特別長,文筆不那么口水、直白,能引起更多的思考。”凍千秋解釋道。
驗證愛奇藝文學的道路是否行得通,2017年8月發布的云騰計劃是個關鍵——而一年之后云騰計劃的成績出來了,網劇播出4部,網大播出8部,且2019年預計還有至少50部云騰計劃的作品會陸續上線。
其中,網劇《等到煙暖雨收》的成績最佳,跟播期付費成績超過3000萬,光這一部網劇的IP收益,5%換算下來就超過150萬。其原著作者慵十一也因此名氣大振。凍千秋表示, “通過劇集的火爆去反哺小說這是愛奇藝的優勢,也是我們的目的之一,而《煙暖雨收》的反哺就很明顯,我天天看后臺數據,相比沒播出之前,該小說在播出后,它的付費成績可以說是百倍的增長。”
和慵十一的《等到煙暖雨收》一樣成功的作品、作者還有枇杷花開的《醫妃難囚》等,而這些案例,也正向證明了一點,專屬于愛奇藝文學的路子似乎走通了。
戰略縱深的文娛生態路線和建立文學產業的基礎設施
與愛奇藝文學之路有些許相似的是阿里文學,這二者的相似之處是同樣背靠大山,且自身的定位很明顯,都是為產業生態去做布局——不同之處在于阿里文學多了電商方面的優勢,及各自的經營模式有所不同。用阿里大文娛首席財務官、阿里文學總裁宇乾的話說:“依托阿里生態,阿里文學走的是。”
“第一必須是正能量,第二必須有好的世界觀,第三必須喜聞樂見;以及阿里生態協同可能性和能力
在定位清晰的路上,阿里文學對于作者、作品也有自己的標準和方法論,。”周運補充說明道。
作家“月亮不發光”和“Sn”正是這個標準走出來的——2015年本該從事導游職業的月亮不發光,因為打小喜歡小說,故此畢業后選擇了門檻最低的一條路:寫網絡小說。
而之所以選擇在阿里文學,他當時的決定因素是:“網絡文學平臺有很多,但各個平臺競爭一般都激烈得很。阿里文學背靠阿里巴巴,資源很好,而且不像有的平臺會壓榨作者。同時阿里文學因為年輕,競爭相對沒那么激烈,更多是想方設法為作者創造更好的環境,讓你能發揮所長。”
跟很多平臺不同,阿里文學更注重培養本土作者,因為在周運看來,“頭部作者也是從一個個小作者發展而來,如果平臺不注重本土作者的培養,讓對自己忠誠度更高的本土作者發展成頭部作者,而只是傾向于從其他平臺重金挖人,這樣的平臺也很難獲得持續發展。”。
“月亮不發光”的第一部小說《逆天神醫》因為符合阿里文學作品的標準,所以一上線就獲得了平臺的大力推廣,并快速上位,且在書旗小說中的訂閱量和月票穩居前三。只不過,很遺憾的是因為小說男主的名字“畢云濤”,導致《逆天神醫》很難被開發。“我腸子都悔青了!當初我咋就給男主起了這個名……”月亮不發光吐槽。
相比月亮不發光,新銳作家“Sn”的《西河口秘聞》則在阿里生態上得到了發揮,成為了阿里文學培養新作者,商業開發中的一部——《西河口秘聞》的商業開發(網大)與《等到煙暖雨收》一樣快準狠,半年時間不到開發成功,在2018年上線優酷,以小成本的投資獲得了超過700萬的票房。
“Sn的《西河口秘聞》是HAO計劃中標的約50個項目中的一部,與他同屬新人作者的作品,在總數中也占了約一半的比例。”周運對讀娛君談道。
以自有方法論孵化作者、作品,再以阿里大文娛與阿里的資源賦能,阿里文學從2017年中旬到2018年7月底完成了300天100部作品的商業開發,平均3天一部的開發速度,表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
而且,為了搭建更多產品矩陣,拓展數字閱讀增量市場,2018年阿里文學與天貓一起推出了天貓讀書,努力填平了嚴肅文學與網絡文學的鴻溝。
可以說,因為有雄厚的實力和獨有的資源,以及文娛產業鏈端口的支撐,阿里文學和愛奇藝文學才能在短期內實現了彎道超車,迅速進入了行業第一梯隊陣營。這是很多網絡文學平臺無法達到的。
用戶群龐大,如何分杯羹?
“網絡文學,沒錢、沒資源你就只能下牌桌。”劉士奇這句話雖然很糙,但理不糙。
如今,網絡文學的市場規模雖然在緩慢爬行,但用戶對網絡文學的興趣卻持續在增高。2017年3月有數據表明,網絡文學用戶已達3.33億,占網民總數的45.6%,手機上網讀文學的網民有3.04億;截至2018年6月,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4.06億,占網民總體的50.6%;其中,手機網絡文學用戶規模為3.81億,占手機網民的48.3%。

有人預測,未來網文的用戶群體還將持續增長,盤子也將變大。而面對這個市場,誰都想分一杯羹,但能不下牌桌的只能是劉士奇口中的有錢、有實力的玩家——閱文集團就是其中最大的玩家、贏家。
縱觀起點中文網、盛大文學,乃至整合后的閱文集團,其在每一個階段都一直保持行業領先水平。截止2018年6月,網絡文學作家規模已達到784萬,網絡文學作品規模已達到1647萬部。而閱文截至2018年6月底,月活躍用戶為2.135億,共有730萬名作家以及1070萬部文學作品,市場份額第一。

圖片出自2018中國網絡文學作者報告行業分析報告
財報方面,2018年上半年閱文集團總收入同比增長18.6%,達人民幣22.829億元。其中在線閱讀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3%至人民幣18.509億元;版權運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3.6%至人民幣3.170億元。
擴充內容品類、拓展內容分發渠道、優化產品功能和閱讀體驗
對于這份成績,閱文方面表示:“閱文主要通過等,實現持續穩步增長。同時“IP共營合伙人”“IP全鏈服務”等多個創新模式協同發力,版權運營正逐步與在線閱讀構成集團發展的兩大引擎。”
而且我們也看到,閱文集團為了拓寬IP鏈路,在2018年也加深此前的一些策略,一是在戰略投資喜馬拉雅后,又發布了全新的有聲閱讀品牌“閱文聽書”;二是繼續投資影視公司,100%收購了新麗傳媒。這些布局在閱文看來“有助于釋放閱文高質量原創IP的全部價值潛力,使閱文IP業務結構進一步完善,有助于閱文全面掌控IP改編過程以推動影視、網絡劇、網游動漫的全方位開發,并加強我們作家與用戶的參與度。”
一是加大對優質內容的培育力度
因為這些打法的輸出,才讓閱文集團于2018穩步向前。而對于接下來的2019,閱文也提前做好了規劃,“,尤其是在女頻、二次元、現實主義等垂直題材領域;二是,更深入地參與到網文IP的影視、動漫、游戲等多領域開發中去;三是,包括與更多海外內容、渠道平臺合作。”
大玩家排兵布陣的同時,一些后起之秀網絡文學平臺也打著差異化戰略,搶奪到了一定的蛋糕。就如上文所言,依靠生態起家的愛奇藝文學和阿里文學——“2019年我們的目標更大,吸引更多用戶,生產更多好的內容,再做一些大IP的開發。”就在采訪愛奇藝文學總經理凍千秋的時候,云騰計劃開發的《時光教會我愛你》開始熱播,截止目前,該劇口碑與收益實現雙豐收。
至于阿里文學,周運透露,“我們正致力于將更多技術資源投入到優質內容的評價和生產機制中去,變革過去傳統的內容生產和甄選方式,幫助編輯和作者提升優質內容的產出效率,同時也將繼續在通俗閱讀、嚴肅閱讀、高效閱讀等方面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而在IP開發方面,我們會進一步打通大文娛的資源,運用大文娛的合力去完成IP產業鏈的構建和開發,找到屬于文娛自己的一套IP方法論。”
生態玩家有自己的路,純平臺玩家也有所屬的道,如收購老牌平臺逐浪的連尚文學和老玩家侯小強創辦的火星小說——收購逐浪形成的連尚文學,它依托WiFi萬能鑰匙的資源、流量、用戶基礎,以“免費”吸引用戶,到2018年7月用戶量已經過億,截止目前,整個連尚文學的月活躍用戶已經達到3000萬,日活躍用戶是8月的3倍左右。
“我們一直認為自己的競爭對手不是閱文、掌閱,作為網絡文學行業的一分子,連尚文學的優勢很明顯,在于對下沉用戶的滲透挖掘,我們面對的更多的是邊際用戶,是新用戶。所以,對于下沉用戶,我們利用數據挖掘了解他們的喜好,用免費吸引他們開始使用并喜歡上網絡文學,喜歡上閱讀,然后培養他們的付費意識和付費習慣。”雖然連尚文學CEO王小書向我們細說了連尚文學的運營思路,但免費這條路能否走通,還需時間和實踐來驗證。
不過,王小書也解釋道:“免費模式有效地降低網絡文學的門檻,讓更多讀者可以通過看廣告實現免費閱讀,在擴大用戶群的同時,將實現平臺與作者的收益。”
而在2019年,連尚文學也將深耕此路,“我們將繼續推進和完善免費為基礎的商業模式,提高廣告變現能力,讓作品發揮出更大價值,讓作者和連尚文學一起獲得更多的收入!”
同時,在變現上,連尚文學也在積極擴大IP開發價值,從此前以改編漫畫、有聲小說為主,向影視和網絡大電影方面拓展。
爆款=廣譜情緒+超級人設+經典敘事模型+迭代審美
連尚文學以“免費”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而火星小說也以獨有的"方法論"來吸引用戶,從而找到了破局的關鍵點,“我們曾經提了一個公式,‘’。這個公式在于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制作的審美,做出優質內容去市場PK,去接受用戶的審閱”。面對同質化的內容市場,以及用戶對內容評判越來越專業的現狀,火星小說副總裁王晶的所言恰好對癥下藥。
也是基于這個方法論,火星小說才在短短三年多時間另辟蹊徑成為黑馬。簽約作者5000+,囊括了藤萍、米蘭Lady、施定柔、月斜影清等諸多名家;版權方面出版紙質圖書100余部,售出影視版權40余部,“算了算大概平均每天都有兩個版權的合作達成。”王晶介紹道。
至于接下來和未來,王晶表示:“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我們要更加的努力。一是以方法論為基礎,悶頭做內容,做好內容,同時在類型小說上的深耕,以此吸引更多用戶;二是用我們自有的作者培養體系,保證作者在良性的生長體系中成長;三是版權多元化開發。”
綜述,頭部玩家閱文集團繼續高舉高打,背靠大山的愛奇藝文學、阿里文學等則持續鞏固生態,至于平臺玩家連尚文學與火星小說等,走的依然是那條屬于他們自己的道——殊途同歸,相信他們都能在尚處于發展期的網絡文學行業中找到可持續發展之路。
不過,也有行業人士推測,隨著盤子的加大,以及BAT的搶奪,先有的格局還將被打破,從新洗牌、整合。那么,下一個會是誰?是17k小說?還是默默努力的黑巖網等呢?
挑戰和頑疾,需作持久戰
都說往事清零,行業繼續。但網絡文學卻不能如此,在2019乃至未來的發展,它都要與挑戰和頑疾作持久戰。
盜版
一是,從第一次洗牌到如今,盜版的猖獗和對行業的長期吸血,一直是困擾行業發展的重大阻礙。據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泛娛樂版權保護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盜版損失達74.4億元,占市場規模的58.3%。
盜版的存在是不勞而獲,所以平臺被打了一般都會死灰復燃。如2016年被相關部門打掉的頂點網,如今又有了新的重生了;還有筆趣閣等一直是行業的毒瘤。
大學生周正曾經就間接成為了網文盜版產業鏈上的一員,因為在國外攻讀計算機碩士學位,所以經常在外接一些編程的活。
在2015年年初的時候,周正的一位師哥讓他幫忙做一個盜版的采集軟件,“當時沒想太多,看著客戶的需求不是很高,客戶出資又闊所以就接了。”
周正從與客戶對接開始,才發現他們是一個嚴密的組織,“我原以為盜版是手打,但他們卻顛覆了我的認知,擁有技術部、文學編輯部,運營部以及商務部等,人員高達50多人。”
周正對接的是技術部,需求是只要完成實時監測幾個網站,然后填充賬號自動下載作品就行。而后下載下來的內容經文學編輯部編撰,然后經有運營部包裝,對外進行推廣。至于商務部賺錢,周正是后來才知道,“他們除了廣告彈窗外,還有會員服務,包月、包年等價格不論。”
找周正辦事兒的客戶總部是在越南,所以網站的服務器也在越南,“我想他們設在國外是為了躲避監管。”周正所言正確,目前一些盜版文學網站的服務器幾乎都在越南、泰國等境外。因為在境外,所以要打掉或者打官司都很難,一是要花費時間收集證據,二是很難找到責任主體,三則是在國外幾乎無法被追責。
因為自己的技術不錯,周正給客戶編的軟件獲得了客戶的大贊,并獲得了額外的資金獎勵。同時,客戶期望和周正長期合作,以月工資的形式幫他們維護、更新等。但有一件事兒改變了周正,“當客戶給我8000一月工資的時候,我并沒有拒絕。直到我追的歷史小說作家賊道三癡去世,我才最終決定遠離盜版。因為我覺得盜版對這些原創作家而言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周正的態度只能決定他不參與盜版,但改變不了這個行業。慶幸的是,對于盜版如今全行業的版權保護意識正在不斷提升,政府機構和包括閱文等在內的眾多行業參與者已經對盜版發起了強力沖擊。
抄襲
二是,如今市場上依然是屢禁不止、官司不斷……不僅對讀者、粉絲們有莫大的傷害,也會損害作者的聲譽和原作者的合法權益,更會對網絡創作生態的良性化構成威脅。
而對此,各大平臺的態度都是長期治理,以閱文集團為例,堅持推進網絡文學“正版化”,不斷強化網絡文學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形成了一套版權管理規范體系。
通過新媒體傳播
三是,如微信公眾號、貼吧等發布的擦邊球小說,俗稱小黃文,不斷侵襲這個行業,給整個行業帶來了不良風氣。雖然國家打擊力度很大,但這塊也是層出不窮。
網絡文學IP改編模式仍顯粗放
四是,如何通過創新模式來提升IP改編的精品率,是網絡文學發展面臨的第四大挑戰——此前有人曾言IP即將失靈,而在讀娛君采訪完之后,發現很多文學平臺高管和影視公司高管均認為,2019年IP改變會繼續,頭部的依然是頭部,只是更注重類別和改編了。
對于此,閱文集團、愛奇藝文學、阿里文學這三家的操作幾乎一致,均是全程參與設定制作、發布及推廣改編產品,探索更深入參加娛樂產品開發過程的方法,與上下游全產業鏈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動IP泛娛樂開發不斷優化升級,提升開發的精品率。相信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網絡文學定能打破瓶頸,獲得更好的發展。
尾聲:2018IP歷險,網文行業觸到天花板......2019年必將也是一個寒冬,但寒冬中也孕育著新的希望,那么,誰又能在希望中勝出呢?一起期待吧!
注:文中劉士奇與周正乃化名。
來源:XXX(非中文科技資訊)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請尊重版權保留出處,一切法律責任自負。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問題,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news@citnews.com.cn。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