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銀行零售轉型需要什么樣的金融科技能力?連接能力、數據處理能力、數據應用能力……”
2019年6月27日,由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中國互聯網金融三十人論壇(CIF30)與國培機構聯合主辦的“第三屆金融科技與金融安全峰會”在北京舉行,康旗股份(300061.sz)應邀出席本次峰會,新任總裁廖石堅以“金融科技賦能銀行零售轉型”為主題發表主旨演講。
此次金融峰會匯聚了金融科技領域的領軍者、先行者、創新者、開拓者,共同探討金融科技安全問題,為金融科技的深耕細作、戰略轉型和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前沿分析,讓金融更貼近產業,踐行產融結合。
廖石堅解讀金融科技賦能零售銀行轉型
當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推動金融行業發展到一個全新階段,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成為繼互聯網技術之后變革金融行業的全新力量,如何利用這股力量完成金融行業落地轉型,成為當下的重點課題。

作為國內少數擁有成功落地經驗的金融科技公司,康旗股份總裁廖石堅以金融科技賦能零售銀行轉型作為切入點,重點講述了三大關鍵點。
數字化轉型是必然趨勢
所謂數字化,廖石堅指出,第一是量化決策管理,以數據驅動為基礎,對關鍵決策實施科學的量化決策;第二是自動化流程管理,通過大數據及自動化技術,快速從海量數據中挖掘價值,實現流程自動化和流程優化;第三是智能化,以“智”提“效”,不斷提升業務流程的效能。
零售銀行數字化轉型要牢記抓住三大核心競爭能力,數據、風控與IT。金融機構通過機制和組織重構、風險重構、IT重構等舉措,完全有可能推動零售銀行轉型成功。城商行的零售銀行以數字化轉型為核心,可以快速成為某個細分市場領域的有力競爭者。
開放連接是高效基石
隨著金融科技發展的深入,開放、共享、無界、生態成為金融科技機構競相角逐的焦點。2018年9月,浦發銀行成立了國內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無界開放銀行,因此很多人將2018年稱之為開放銀行的元年。從目前國內銀行的實踐看,開放銀行建設的模式可分為四類:自建、投資、合作、聯盟。
廖石堅表示,開放連接是一次雙贏合作:對于資源能力有限但又急需對接互聯網商業生態的中小型銀行的零售銀行而言,可以借助金融科技公司建立開放式API,打造第三方開放銀行平臺,可以有效地幫助銀行第三方場景獲客導流;反過來金融科技公司又可以利用銀行的數據及能力,為客戶提供切合需求的金融服務。
打破重構是首要前提
廖石堅指出,目前金融科技主要聚焦在A(人工智能)+B(大數據)+C(云計算)。關于金融科技賦能零售銀行,“打破重構”是前提,金融機構必須打破過去傳統的零售銀行發展方法,重構全新數字化零售銀行,包括重構組織運營模式、產品和業務體系、市場和營銷體系、風控體系和IT體系等,“節外生枝”、主動出擊、全面創新。
現階段,不管是大型國有銀行,還是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等零售銀行,都已著手進行金融科技轉型。對銀行而言,最大的挑戰不是來自另一家銀行,而是金融科技,尤其是零售銀行,更需要通過破而后立,搶占賽道,煥發新生。
康旗股份主要與銀行、保險、健康等民生行業的企業機構合作,通過科技、數據、業務能力綜合建設,構建智能營銷、智能風控、智能獲客能力,向企業機構及其個人客戶提供智能化的數據分析、決策支持、營銷促進、客戶獲取、流量分發、風險判斷等總體解決方案,并進而向個人客戶提供商品、權益、分期、保險等增值服務。
目前康旗股份的主營業務包括信用卡客戶交叉營銷業務、金融科技服務業務、保險中介服務業務、互聯網流量增值分發業務、航旅消費特征模型服務業務等。在穩步推進成熟業務的同時,康旗股份也在積極拓寬和深挖新賽道,全力推動創新發展領域突破萌芽期進入成長期。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