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4日凌晨,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的一條朋友圈首次對外透露:“科技向善”將成為騰訊公司新的愿景與使命。
科技是一種能力,向善是一種選擇。如何在各個領域中實現科技向善?日前,騰訊高級副總裁、集團市場與全球品牌主席劉勝義在2019年戛納國際創意節上,介紹了科技向善的中國實踐。他談到,騰訊實踐“科技向善”的路程,正是以科技的力量,從“個人、社區、民生、世界”四個層面,持續助力社會向“善”的邁進過程。

圖1: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集團市場與全球品牌主席劉勝義
以騰訊教育為例,劉勝義談到,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是長期阻礙全球發展的一大難題,也是貧富差距不斷加劇的重要原因之一,“互聯網+教育”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并以騰訊教育旗下K12產品企鵝輔導為例,解讀科技如何助力教育公平化問題。
教育領域如何做到“科技向善”?早在5月22日的騰訊全球生態數字大會智慧教育分論壇上,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也已做出了闡釋。湯道生表示“騰訊將用科技的力量,以3個C,即連接(Connection)、內容(Content)、社會責任(Commonweal)作為出發點,助力教育的公平化、個性化、智慧化目標的實現。”
這其中,社會責任是指通過技術,打破時間和地域限制,把好的教學資源輸送給各地的孩子,讓教育公平化成為可能,從而推動了公平教學的實施,促進科學素養的普及和教育的發展。這是騰訊在教育領域對科技向善的一個闡釋。
據了解,騰訊教育目前的業務版圖涉及騰訊教育云、智慧校園、騰訊微校、騰訊新工科、騰訊課堂、企鵝輔導、騰訊英語君等多個版塊。涵蓋從學前教育到成人教育全流程的技術、服務和內容支持。這其中多個板塊的產品、規劃、布局都在不同程度上踐行著“科技向善”的愿景。
打破時間、空間、身體限制 “科技向善”助力個人成長
誠如劉勝義所言,“互聯網+教育”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騰訊教育旗下騰訊課堂、企鵝輔導、ABCmouse等在線教育平臺和產品的出現,打破了時間,空間和身體的障礙,使得個人的學習成長有了無限可能。
以騰訊課堂為例,作為國內最大的在線職業教育平臺,已累計服務3億用戶,每周有超過百萬的用戶在線學習,在架課程超10萬門,幫助眾多學員實現了個人突破性成長。
盲人學員小韓是突破身體束縛的一個例子。小韓10歲的時候,眼睛被鄰居小孩打傷,只能從事按摩工作。得知國外正規針灸診所收入很高,小韓也想去國外發展,但因身體原因,沒法外出學習。在線教育給了他新的希望——利用騰訊課堂的線上課程,以及盲文雅思教材,小韓一年就掌握了基本的英語對話,并成為明星學員。浙江杭州的吳亞峰只有初中學歷,原本是機修廠工人,和機器打交道,他感覺自己“活得也像一臺機器”。但在騰訊課程學習IT課程后,成功跳槽到互聯網公司,如今已經是一線互聯網高級工程師。

圖2:騰訊課堂
作為針對K12領域的產品,騰訊企鵝輔導目前已通過數字網絡連接以及AI輔助教學技術,讓優質的教育資源高效地覆蓋270座城市,數據顯示目前56%的企鵝輔導用戶都是來自三四線城市,這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教育的公平化。
來自黑龍江雞西的房子(化名),學習一直很努力,在初中的時候一直保持在學校前三,但一場意外的醫療事故,無法在校園內上課,很多課程都是在醫院伴隨著輔導書和消毒水一起度過的,剛剛進入高中的她成績也落到了學校300多名。“在很多個沒有晚自習的夜晚,都是企鵝輔導陪伴著我。”房子如此說她與企鵝輔導之間的相處。還有很多企鵝輔導上的老師主動與房子溝通,幫助她學習一些系統課程。最終,通過在企鵝輔導的學習,房子的成績最終重回學校前三,整個人也重新自信起來。

圖3:騰訊企鵝輔導
此外,從美國引進,針對中國兒童改造定制內容的騰訊ABCmouse是一款兒童英語學習軟件。產品結合了騰訊優圖實驗室和Ai lab的最新人工智能技術,語音識別技術和AR科技,讓孩子學習英語更有效、更有趣。該產品可通過電腦、平板、手機等多平臺和終端隨時隨地使用,打破兒童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限制。

圖4:騰訊ABCmouse
助力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 騰訊教育推動偏遠地區教育信息化
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智能信息技術下,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日漸成為常態。除了在線教育領域的應用,騰訊教育在智慧校園建設、教育云應用等方面同樣踐行科技向善的愿景。
智慧校園的建設,能夠利用資源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并且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針對化教學。
江西省上饒市是國家重點扶貧地區,師資力量嚴重短缺。騰訊通過智慧校園建設,以雙師教學模式實現遠程授課,將優質的師資力量作用發揮更大。上饒市石人鄉中心小學的智慧教學系統通過平臺對接了北京海淀區、上海等地名校優質的教育資源,學校應用這些資源進行雙師教學,讓鄉村的孩子也能享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石人鄉中心小學也搭建了智慧管理系統,包括教師、學生檔案管理平臺和資產管理平臺。
2018年4月教育部頒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石人鄉中心小學成為全國2.0行動先行者;目前,騰訊教育云以智慧校園助力上饒市各大中小學幾件,與教育部共同打造“上饒模式”, “上饒模式”也體現出了其可復制性對教育公平化起到積極作用,成為行業的一個示范。

圖5:石人鄉中心小學師生們通過互聯網實時課堂上音樂課
四川省九寨溝縣與騰訊教育的合作同樣進展迅速。2018年11月14日,九寨溝縣與騰訊簽約,共同創建“互聯網+教育”移動教育信息化應用平臺,推進學校教育現代化發展。經過7個月的推廣應用,九寨溝縣在數據管理、積極幫扶、家校共建、資源共享等方面均有提高。
這其中包括為了方便藏族學生和家長與學校的溝通交流,騰訊智慧校園平臺開發了有關漢藏轉換的交流小程序。利用互加計劃網絡公益課程中豐富的課程資源、簡單的學習模式、高效的雙師合作,助力九寨溝縣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等。這種“互聯網+教育”縣域綜合平臺建設,為少數民族集中地區的智慧教育探索出一條低成本、可持續、易復制的建設新范式。
今年4月初,騰訊教育向云南省滄源縣捐贈了“騰訊扣叮”——一個面向9-18歲青少年的編程軟件教育平臺。滄源地處我國西南邊陲,2019年5月1日,滄源縣政府才正式宣布全縣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騰訊扣叮”的到來,讓5000余名邊境山區的孩子們開始享受編程帶來樂趣的同時,也讓滄源縣在編程教育方面實現了“彎道超車“超車。目前,騰訊扣叮已在滄源縣5個鄉(鎮)10所中心校近百所中小學得到應用。
對此,云南滄源佤族自治縣副縣長楊金勇說:“人工智能時代到來之際,我們邊疆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不應再落后于時代。”

圖6:滄源縣中小學生正在學習使用扣叮編程
在《關于騰訊“科技向善”的五個核心問題》一文中,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談到:“未來,在科技向善的理念下,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同時,騰訊會更注重讓自己的產品服務與技術能力服務于公共利益與社會價值。”
更加注重公共利益與社會價值,這是科技向善的核心。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于騰訊教育而言,定位于教育行業智慧升級“數字助手”,聚焦連接、內容、社會責任,就是踐行“科技向善“最好的寫照。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