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值得銘記的,從城市到山鄉,從醫院到社區,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譜寫了一首首挽救生命的贊歌。而科技企業此時發揮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比如,科大訊飛智慧醫療從人群排查到防控再到宣教等多個方面,為基層構建了強大的疫情防線,體現了科技企業的強大社會責任感。同時,科大訊飛于近日還發布了2019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預計2019年營業收入將突破100億元,較2018年的79.17億元同比增長約26.3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15億元,再創歷史最好水平。

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科大訊飛這份“預計2019年營業收入將突破100億元”的業績預告,實屬亮眼。筆者認為,這離不開人工智能產業的不斷發展及科大訊飛基于“平臺+賽道”戰略下的To B+To C雙輪驅動戰略,其不斷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落地化應用,在B端持續為醫療、教育等普惠行業賦能。
以智慧醫療為例,2017年科大訊飛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發的人工智能機器人“智醫助理”,以456分的優異成績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綜合筆試評測,這也是全球首個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測試筆試的AI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襲擊攻堅戰中,科大訊飛醫療業務迅速成立攻關團隊,輔助構建基層疫情防線,協助基層醫生進行疫情篩查防控和防疫知識宣教。目前,訊飛智醫助理已隨訪了安徽、湖北、浙江、北京等15個省市387萬人,分析了242萬份基層門診病歷,并向公共防疫部門提供分析報告,還通過語音合成技術賦能國家基層醫療培訓。
同時在疫情期間,面向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省市地區,科大訊飛“智能語音外呼助手”免費協助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點人群篩查、防控和宣教。

以北京市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例,借助智慧家醫APP和智能語音回訪中心,社區利用信息化手段向居民發布新型肺炎的知識、自我防護策略和隔離政策,簽約居民可以通過APP和家庭醫生交流,也可以直接打電話、微信咨詢,接受防護指導和心理疏導。在疫情高峰的期間,回訪中心對簽約的上千名居民分批分次、及時快速發送了多條語音及短信通知。
截至2月2日,科大訊飛“智能語音外呼助手”已經累計服務661.4萬人次,其中電話通知221.1萬人次,短信通知440.3萬人次;與新冠肺炎防控治療相關的累計服務625萬人次,其中電話208.2萬人次(針對重點人群隨訪27萬人次),短信416.8萬人次。據統計,相比于傳統的排查方式,智能語音可提升效率5倍以上,有效減輕基層醫務工作者的隨訪負擔。
沒有熱鬧的聚會,沒有往年的走親訪友,這個春節顯得格外冷清。而隨著抗擊“疫情”的持續深入,有理由相信,最終勝利的一定是堅強、樂觀的中國人民。未來,希望有更多的像科大訊飛這樣的負責任的人工智能企業,用科技力量改變醫療行業形態,助力全國人民更健康!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