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一手打造了平安好醫生。”
5月15日晚間, 平安好醫生(01833.HK)發布公告稱,“由于王濤先生的個人原因,董事會決定免去其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職務。同日,董事會委任方蔚豪先生出任執行董事、臨時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
2013年加入平安的王濤一手打造了平安好醫生——市值從0到1200億,平安好醫生用了五年,單就市值而言,公司已經成為中國互聯網醫療的龍頭。營收50億,注冊用戶3.15億,支撐平安好醫生的是市場對行業看好。
但股價短時間內的飆升往往離不開“泡沫”的影子,互聯網醫療會不會是“互聯網估值狂潮”的終章?我們通過分析來一探究竟。

業績高增速的原因
從行業來看,公司發展至今,在線醫療的鏈條基本是完善的,在線掛號和在線問診已經相對成熟,而隨著各大醫療機構的接入,處方聯網、線上支付、藥品配送等也將很快成型。除去主鏈條外,在線醫療的衍生鏈也發展出醫療咨詢、醫療保險、在線體檢預約等等。
回過頭來看平安好醫生,其有四大業務板塊:在線醫療、消費醫療、健康商城和健康管理和互動。簡言之,其核心支撐有兩項業務:在線問診和網上藥店。
在這里我將平安的在線醫療和消費醫療統一劃分至“在線問診”類型。為什么平安會將兩者區分?原因在于,在線醫療主要對于C端用戶,其策略是提供24小時在線咨詢、轉診、掛號、遠程復診;而消費醫療主要作用于B端,策略是利用公司渠道優勢,同各大體檢、醫美、口腔、基因檢測等合作,檔案成為數據存于線上,引流到店。但本質上,平安好醫生提供的仍舊是“問診“類服務。
兩項業務的合并表現從2015年的2.74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9.7億元,其中消費醫療更是貢獻了高達11.1億元。消費醫療的復合增速達到63.59%,在線醫療的復合增速達到63.96%。
高增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政策的扶持,如果我們從2015平安好醫生誕生的時間作為起始,可以梳理如下互聯網醫療典型政策匯總:
![]()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煉金研究所
從這張表里,也能發現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更大力度的扶持,這樣的利好也在近期平安好醫生的股價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高增速原因其二,是接診壓力的問題。優質醫療機構集中在省會城市和發達地區,僅占全國醫院數量7.63%的三甲醫院便接待了超過50%的問診患者,無論是病患還是醫院對于互聯網醫療的需求都是迫切的。
![]()
來源:國家統計局,煉金研究所
醫療版點評+網上藥店
當增長得到解釋,我們再看平安好醫生的業務結構。2015年,在線門診類業務占公司收入超過98%。而到了2019年,網上藥店業務則后來居上,收入占比高達57.29%。這便是平安好醫生在前期積累的規模效應發生了作用,因為隨著行業內在線問診業務的成熟,鏈條開始后移,目前的行業的重心已經來到了網上藥店,平安好醫生實則是在享受著行業紅利。
但是有趣的一點是,平安好醫生的在線問診類兩大業務,消費醫療和在線醫療的毛利率分別為35.99%和44.16%,均遠遠超過網上藥店的8.09%的毛利率表現。即使我們考慮進收入規模,占比超過一半的網上藥店貢獻的毛利也僅有整體的20%,消費醫療和在線醫療的毛利貢獻分別為32%和34%。
換而言之,隨著產業鏈中業務后移,雖然平安好醫生各項業務的增速可觀,但毛利正在隱性倒退。即使平安好醫生的過去是收入不斷增長、虧損不斷收窄。
如果我們將互聯網醫療對資源利用效率優化的特性放在一邊,其商業邏輯無非是提升用戶數、提升轉化率、提升客單價,那么理論上隨著市場越來越多人接受互聯網醫療的概念,公司的市值自然也就會一路飆升。
但是這樣的思維邏輯存在最大的問題是,到底互聯網醫療會是怎樣的產品?
我們看到的現狀是,偏遠地區的患者可以得到更高水平專家問診;患者不再需要排隊幾小時等待掛號;患者每次轉院要不再花冤枉錢重新做檢測、重新走一遍繁瑣的程序。這些方面來看,它像是一個“醫院助手”,是簡化過程的工具。
那么一項工具類產品,它的客單價是有瓶頸的。也即是說平安好醫生的利潤天花板遠比市場的預期低得多。隨著我所做分析的深入,數據的欺騙性往往會被市場放大。消費醫療、在線醫療和健康商城目前貢獻了最多的收入,其中消費醫療與健康商城規模最大。
因此,平安好醫生目前可以被理解為“醫療版點評+阿里健康或京東健康一類網上藥店”,這樣其實已經是不錯的故事了,單這兩點撐起百億市值不是問題。但平安顯然是不滿足于此的,財報中將公司的核心戰略定義為在線醫療,是想要擺脫到店+商城這樣的概念,附加更多價值。
許多分析提及“AI+醫療”使誤診率降低這個結論,但如何得出我持懷疑態度。因為即使我曾使用互聯網醫療平臺并被誤診,我也并不認為會有調查問卷來采集我這個“數據”。
因此,再去使用整個社會多少人每年在醫療花多少錢,多少人買多少藥這些“大數據”去衡量估值,是否有失偏頗呢?我不否認互聯網醫療對就醫帶來效率的提升與優化,但我不同意對公司可能帶來的社會價值給予過高的預期和估值。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