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家電企業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基本出齊,大部分家電行業業績呈下行趨勢,格力、美的、海爾三巨頭營收普遍下滑,就連格力董事長董明珠都進入直播界,開啟自己的“帶貨首秀”。不過,并不是整個家電行業都不景氣,生活家電產品就憑借著快速迭代的新產品使整體規模維持了增長趨勢,小家電尤其出位,美的、蘇泊爾、九陽、小熊電器等品牌很好地詮釋了它們在疫情下的抗壓性。
小家電是指除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之外體積較小的家電產品,應用于人們家居生活的各個方面。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小家電產品開始進入普通消費者家庭,初期產品包含電風扇、電飯鍋等;20世紀90年代,一些新興小家電作為時尚、高收入、現代化的象征走進部分城市居民的生活;21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民眾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對小家電的需求有所轉變,從基本的生活所需轉變為對健康、節能、智能和養生的需求,小家電正式邁入發展的黃金階段。

發展到現在,小家電企業的數量已經頗為壯觀。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共有近60萬家小家電相關企業,其中在業存續的企業有40萬余家。近幾年,小家電相關企業注冊量逐年增長,于2017年達到頂峰,年注冊量達到6.5萬家,隨后年注冊量增速出現放緩跡象。

疫情之下,各行各業的企業注冊量均大幅下跌,小家電行業也不例外,2020年1-2月份小家電企業總注冊量為3233家,僅為2019年12月的一半。不過,小家電行業的抗壓性也在疫情期間很好地體現出來,2020年3-4月份疫情進入尾聲時,小家電企業注冊量出現短期井噴,3月份注冊量達4874家,較上月環比上升了546%,4月份較3月份則環比上升了20%。

目前,我國已具備龐大的小家電生產能力,產品除了滿足國內需求,還遠銷海外,是全球小家電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1.5萬余家小家電制造企業,有進出口信用的企業有1644家,占據總量的11%。這些小家電制造企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江浙沿海地區,浙江和廣東是小家電制造企業數量最多的兩個省份,數量均超過3500家,遠超其他省份。

內銷方面,小家電批發和零售業則呈現出與制造業完全不同的分布形態,山東省小家電批發零售企業數量最多,為3.7萬家,占據了批發零售小家電企業總量的12%,在偏遠地區,小家電滲透率仍處在較低水平。

現在中國家庭的小家電以廚房小家電和生活小家電為主,這兩者是小家電中普及度最高的子行業,不過廚房小家電企業數量仍高于生活小家電。企查查分別選取了部分市面上較為常見的小家電,數據顯示在廚房小家電方面,電磁爐相關企業數量最多,電熱水器、電飯煲、豆漿機次之,這幾個品類皆為進入市場較早的小家電,普及率相對較高;在生活小家電方面,美容儀、電暖器、加濕器、電風扇等品類市場占有率則不相上下,一部分為新興出現的產品,一部分則被大電器逐漸取代。

在互聯網技術的滲透下,網絡購物行為已經轉變由網絡時尚轉變為大眾消費模式,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小家電產品也較為普遍,各類電商網站也為小家電的垂直銷售實現了扁平化,多數小家電廠商都能實現“線上+線下”的雙重銷售模式。眾多小家電新興品牌衍生出來,如小熊、奧克斯、飛科等,市場上寡頭壟斷格局被打破,百花齊放的局面呈現出來。小家電企業不乏優秀的先行者,企查查分析了部分知名品牌的發展情況,不少品牌已經進行了IPO或者上市,2020年Q1營收也頗為可觀。
市場動向瞬息萬變,消費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細分化,新興小家電市場通過“互聯網+”線上渠道打開市場,產品多樣化也造就了目前較為分散的市場格局,如何在以后的發展中既能保持現有步調,又能打破分散格局積極創新,是小家電行業要面臨的問題。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