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紀英
版式/夏天
美團走出了二元背離的詭異曲線。
Q1季度,疫情沖擊之下,美團的營收曲線陡然下行,同比下跌12.6%;連續三季度盈利后,本季度再陷虧損,經營虧損17億元,凈虧損則超過2億元。
業績下跌,但市值大漲。
財報發布當天,美團股價大漲8%,最新市值為7883.57億港幣,對應美元市值為1017.79億美元,成為繼騰訊、阿里之后,中國第三家千億美金的互聯網公司。
但“錦上添花”,不是耿直BOSS王興的人設。
財報發布以后的電話會議上,王興首先表明,美團不急于盈利,并提示2020年酒店業務,可能全年負增長。不過,王興也重提了長期目標——美團2025年日訂單超過1億,每單能賺到1塊錢。
美團市值和業績為何反向而行?
1
業績雙下跌,也比大盤好
乍一看,美團交出了上市以來最差財報。
Q1季度168億人民幣的營收,同比下滑了12.6%,環比去年第四季度282億的營收,更是大跌了四成左右。
其中,餐飲外賣一季度收入同比減少11.4%至95億元,日均訂單量同比下跌18.2%至1510萬筆;到店、酒旅業務收入更是同比下降三成。
去年第二季度首次盈利的美團,也重回虧損通道。2019年,美團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凈利潤漲幅徘徊在100%上下,尤其是第四季度,同比更是大漲1.4倍,如今掉頭向下,再陷虧損。
但不管是王興還是資本市場,都沒有為下跌擔憂。
4月中旬,王興還在飯否“云淡風輕”,“我好像還不曾站在隕石坑里體驗過人生”。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看起來也相當買賬,美團股價去年3月底的53港幣一路大漲,截止5月26日收盤,已逼近140港元。

業績和市值表面背離之后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雖然業績下跌,但好于預期。
財報發布前,彭博預計美團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18.7%;預計凈虧損為11.11億元。而美團Q1的實際營收高于預期,凈虧損額則低于預期。
在疫情因素充分消化之后,好于預期的財報,算是加分因素。
其二,疫情逐漸消散,美團業務開始恢復。
2月,美團外賣訂單下降了一半左右,但到了3月底最后一周,美團活躍外賣商家數量達到了疫前9成,已有超7成商戶外賣單量恢復至疫情前的60%以上,另有3成商戶,外賣單量完全超過疫情前。
到了5月11日那周,美團點評每日訂單量已恢復到了疫前9成左右。王興預計,如果6月管控措施取消,Q2季度外賣業務將同比止跌回升。
此外,平臺“安心住”酒店商戶間夜量3月底同比已恢復約九成。
而縱觀美團活躍商家以及4.5億交易用戶,相比于疫情前的2019年Q4季度,并未明顯減少,這意味著疫情未能撼動美團的基本盤。
其三,疫情加速了在線化趨勢,新業務趁勢崛起。
雖然外賣訂單量在下行,但客單均價在上漲。
一方面,來自于消費升級,辦公室的一人簡餐變成了居家的團圓大餐,美團每筆外賣業務的訂單均價,同比增長14.4%。
也來自于高端商家的結構性上升。疫情之下,到店業務幾乎全部停擺,不少過去對外賣業務不屑的商超門店、高端餐飲、品牌商家,也開始轉道線上求生,于美團是長期利好。
其次,線下零售全面停擺后,用戶不得不在線采買續命,美團買菜等新業務實現了低成本獲客,表現亮眼,春節期間,北京地區的日均訂單量增長至節前的2-3倍,也推動美團創新業務板整體同比增長4.9%。
其四,橫向類比,相比餐飲、旅游行業大盤,美團跌幅處于行業低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Q1季度餐飲行業收入同比大幅下跌44.3%,同期,美團餐飲外賣業務僅減少11.4%,遠遠好于大盤。
再看酒旅業務,攜程預計Q1營收下跌45-50%,途牛預計Q1下跌6成,而美團的到店、酒旅業務同比下跌31%,也好于大盤和友商。
因此,疫情之下的下跌是天命,但相對來說,因為美團的下跌幅度要遠低于大盤,遠好于預期,反而展示了其抗風險的韌性以及逆天改命的實力。
總之,疫情于美團業績是減分項,但于市值卻是加分項,也就不足為怪了。
2
與其說無邊界,不如說營收多元化
九勝一敗的王興,玩的是一場無限游戲,而美團的業務也在無邊界擴展。
在美團的兩大主營業務中,外賣餐飲營收占比更高,但到家酒旅毛利潤更為豐潤,堪稱美團的“利潤奶牛”。
從2019年Q1季度至今,到店酒旅業務的毛利、經營利潤,持續高于餐飲外賣業務。

此外,包括單車、網約車、B2B餐飲供應鏈在內的新業務,雖然環比下跌了三成左右,但同比增長4.9%,對于整體營收的貢獻率,也從去年同期的21%提升到了25%。
總體來看,美團營收和利潤的多元化趨勢越發明顯。
而在業務層面,美團也以餐飲外賣留存的高粘性用戶為基石,開始了無邊界擴展。
目前來看,業務擴展主要基于三大邏輯:
第一,上下游延伸。
比如美團快驢——B2B餐飲采購平臺,以及疫情期間上線的菜大全——賦能傳統農產品市場數字化等,這些業務的擴張,除了增加營收來源和變現渠道,也能實現商家和美團的高度捆綁。
第二,高關聯業務,比如美團買菜業務,美團閃購等。
外賣成為了美團的基礎能力,一切皆可外賣,不論是生鮮、食雜、還是日用品。
目前,美團平臺的399萬活躍騎手,覆蓋中國2800個縣級以上的城市,涵蓋餐飲、生鮮、商超、書店、鮮花等620萬多品類商戶。
美團啟動的“春風行動”百萬小店計劃,通過數字化助力小店實現復蘇,其中5月首周平臺上小店訂單量相比2月首周就增長了28倍。
如王興所說,“相信外賣服務將成為中國人的基礎設施服務,因此從長遠來看,美團還有足夠的增長空間。”
第三,從高頻切入低頻的泛生活服務,比如單車業務、網約車業務、酒旅業務、共享充電寶業務等等。
對于低頻業務來說,高頻次的餐飲外賣業務,打造了高粘性的流量入口,實現降維打擊,其他新興業務可以“手到擒來”,低成本獲客。
如今,在線旅游行業的獲客成本高達千元,某生鮮到家平臺一季度的獲客成本也達到200元左右,但美團的酒旅業務、買菜業務,依托平臺流量池漫灌,成本遠遠低于垂直平臺。

而在商家端,也能實現低成本入駐,比如共享充電寶業務等。
多元業務的無邊界擴展,意味著美團戰略上的騰挪空間增加,可以在某一項,甚至某幾項業務虧損的前提下,實現整體長期盈利,安全系數更高,抗風險能力更強。
在上述業務中,一旦單項業務需要通過降傭、補貼、優惠等武器,攻城略地,美團就可以靈活調整,拆東補西,轉圜空間大大提升。
這一點,美團和阿里、亞馬遜極為類似,亞馬遜電商業務連續虧損20年,但靠著云計算業務,實現了整體盈利;而在阿里的諸多王牌新興業務中,不少都是靠盈利業務去支撐、孵化,比如高速增長的阿里云、菜鳥就是通過電商業務輸血力撐。
早在2015年,王興就說過:“服務業互聯網化是幾十萬億的巨大市場。”
要吃下這幾十萬億的紅利,美團始于外賣,但要超越外賣,一站式的生活服務零售平臺,才是美團歸途,看似不相關的單車、網約車,都在這個大盤子里。
3
搭平臺建生態,美團為何不怕虧?
Q1季度再陷虧損,不過王興似乎并不著急。
他在財報會議中聲稱,“今年剩余時間里工作重點是幫助商家恢復經營并推動訂單量恢復,而非短期盈利,將保持投入大量資源投入。我們本身是一家以長期為主的一家企業,我們現在會進一步投資技術,來實現我們的使命。”
從長期來看,通過免傭、返傭、低息融資等幫扶措施,吸引商戶上線、留存美團,比暫時賺錢更重要。
2月初,美團推出“商家上線綠色通道”,提升店鋪審核效率,最快6小時之內完成資質審核,當日即可營業;隨后,針對經營困難的商家,攜手十余家銀行,提供不少于100億額度規模的優惠利率貸款;3月起又推出返傭計劃,按3-5%比例返還傭金,上線一周,25萬商家獲得扶持,受益商家營業額平均增幅80%以上;等等。
在疫情之前,很多高星酒店以及高端餐飲品牌,并不重視外賣平臺,或者說,僅把外賣當作補充性業務。但疫情以來,客流驟降,整個2月,國內四星以上酒店入住人次下降了87%。
斷流斷收的高星酒店,開始轉道線上,香格里拉,希爾頓酒店、天堂洲際酒店、萬豪酒店等紛紛登陸美團。
不僅高星酒店,許多以往并無提供,或者提供少量有限外賣服務的高級餐廳、高分餐廳、連鎖餐廳、黑珍珠餐廳等,也集體上線外賣。
高端商戶占比的提升,呼應了用戶消費升級的需求,有望長期助力美團GMV的提升,本季度,美團外賣餐飲的客單均價首次超過50元大關,達到52元;
同時,高端商戶的入駐,形成的行業標桿效應,也能加速美團在商家側的滲透;當外賣成為主要甚至唯一營收來源后,無論是頭部商家,還是中長尾商家,都更有動力注重外賣運營,提高產品服務品質,最終實現供給側的質量提升。
對于身為平臺的美團來說,只要商戶和用戶絡繹不絕,生態穩固之后,賺錢并非難事。王興定義的長期主義,于美團就是犧牲眼前利益,獲得長期紅利。
未來幾年內,美團的營收支柱和利潤奶牛到底有哪些呢?
餐飲外賣作為基本盤的地位不會動搖,同時,多元業務推動大盤增長。

單車等創新業務還有潛力可深挖。
王興透露,美團計劃在今年內完成剩余300萬輛舊自行車的更換,一半以上的替換將在第二季度完成,同期還將上線數十萬輛電動自行車,未來幾年內有望貢獻利潤。
而從營收構成來看,廣告很可能成為美團的利潤奶牛。
在美團Q1財報中,有一塊業務收入增速不菲——餐飲外賣在線營銷營收同比增長20.9%,達到9.19億元,大漲主要受益于活躍商家增長
2020年第一季度,整個廣告大盤同比下跌,為何美團餐飲外賣的在線營銷服務同比大漲?
原因在于,商家越發注重營銷廣告的轉化率,而美團在餐飲外賣領域具有絕對優勢,成為了餐飲商家營銷的首選平臺。
同期,美團到店酒旅類在線營銷服務收入為18.8億元,本季度一舉超過11.97億的傭金收入,而去年同期,在線營銷收入不到傭金收入的二分之一。
未來,在線營銷服務,很可能會成為美團營收的最主要增長點和利潤奶牛之一。
可以類比的是阿里,其廣告費(財報中列為客戶管理)收入,已是傭金2倍多。
盡管美團的在線營銷營收大盤還低于傭金,但增速更高,整個2019年,在線營銷同比增長率一直維持在60%以上,相反,傭金2019年的同比增長率僅為40%左右;其次,相比于更苦更累的傭金業務,在線營銷的毛利率更高,賺起來更輕省。

盡管Q1業績大跌,但也展示了美團抗風險的韌度、無邊界擴展的廣度、搭平臺建生態的深度,以三把尺子重估美團,其市值盡管背離了短期業績,但呼應的是長期價值。
千億美團,不看眼前。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