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第二大、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vivo在全球5G市場已經實現領跑。
在全新的5G賽道上,手機廠商沒有雄厚的技術積淀和生產制造能力,是絕無可能在5G時代實現領跑的。但vivo做到了,究其根源,是因其在全球建立了9大研發中心和5G大智能制造基地,在全產業鏈技術創新和全球化布局等優勢的支撐下,得以在5G時代率先實現突圍。
當然,vivo在制造領域的投入和布局并沒有止步。

7月15日,vivo又一智能制造中心正式啟用。這也意味著,vivo的產品制造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可以滿足日益龐大的5G市場需求,從而提高其在5G市場的競爭力及市場占有率。
vivo新制造中心啟用,鞏固5G時代領先身位
東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先進制造業中心,也是世界制造名城,從一句“東莞塞車,全球缺貨”的戲言,就能看出端倪。vivo全球總部,就坐落于東莞長安鎮濱海灣新區。
走進vivo全球總部,腦海里蹦出來的三個詞是——科技感、遼闊感和人性化。抬頭看,有工業化、中國化和設計感的幾何形體大樓;低頭,腳下似乎是丈量不完的園區;遠處,凡目之所及,皆有可休憩之所。
vivo新智能制造中心,便置身于該園區之中。

從2017年正式動工,到如今的正式啟用,vivo智能制造中心建設歷時整整三年時間。官方資料顯示,該制造中心投資20億元,占地面積21.6萬㎡,建筑面積34.5萬㎡,可容納近2萬名員工。
具體來看,vivo新智能制造中心由14棟單體建筑組成,該制造中心強調設計與功能之間的和諧統一。在設計上,建筑外觀摒棄冗雜,精簡灑脫;在功能上,以生產為核心,生產和生活相互呼應交織。

其中,大眾最為關注的生產廠房,占地面積為12萬㎡,配備有行業最頂尖的智能生產流水線,具備月產600萬臺、年產超過7000萬臺智能終端的制造能力。

提起工廠,人們通常會想到枯燥且壓抑的流水線工作,心疼廠哥廠妹。
vivo作為一家以“本分”為價值觀的,致力于處理好消費者、員工、股東和合作伙伴四個關系的企業。在員工層面上,不管是高層還是基層,都會盡心保障他們的利益,關懷他們的身心健康。

因此,制造中心里除了擁有高度自動化的產線,vivo還給員工提供了一系列放松身心、暢快交流的環境及配套設施,包括花園、健身房、活動室等休閑娛樂中心,以及出餐品質直接看齊vivo新總部的食堂。

總體來看,新智能制造中心的啟用,進一步完善了vivo自研自產的閉環體系,使其從研發到生產的整個環節更具高效率與穩定性。
vivo全球化生產基地,促進中國制造業發展
事實上,在此之前,vivo已經在全球建立了5大智能制造中心,分布于東莞、重慶、印度、孟加拉國和印度尼西亞,vivo所有產品組裝以及品質管控全部由自有工廠完成。
放眼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采用自研自產模式的手機廠商少之又少。為壓縮生產成本,絕大多數廠商會直接選擇OEM途徑。而相比代工生產,vivo在制造端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其一,自有制造工廠可以幫助vivo建立更好的品控體系,收獲品質更高的產品。例如,在可靠實驗室里,vivo手機會經歷高低溫、跌落、重壓等一系列殘酷測試,只有成功通過的機型才能獲準發布。
其二,自有工廠能根據自身產品節奏靈活調配產能。更為關鍵的是,能更好應對風云變化莫測的外部環境。年初疫情期間,制造工廠被迫延期復工,導致高度依賴代工廠的手機品牌面臨無貨可賣的窘境,但vivo依托全球化制造工廠可以快速恢復生產,提振市場信心。
那么,自研自產好處那么多的話,為什么大部分廠商還是要選擇OEM模式?

簡單來看這是因為在制造業,產能閑置是吃利潤的黑洞。比如在淡季,人工工資、水電氣費、機器設備大量閑置等,都會急劇增加生產成本。因此,考慮到一些利潤因素,大部分手機品牌會將一些中低端機型交給OEM廠商生產。
總之,自研自產和OEM生產兩種模式,孰好孰壞暫不去研究。但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vivo在研發和制造領域“不計成本”的投入,用堅定的使命感,持續為消費者帶來高精尖產品,并促進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值得所有人肯定和贊揚的。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