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足了市場胃口的特斯拉電池日終于來了,但是這次馬斯克似乎沒能實現自己吹的牛。
電池日上,特斯拉發布了全新的“4680”型電池,續航里程提高16%,能量密度提高五倍,動力輸出提高六倍。此外,特斯拉繼續深化無鈷技術,正極將消除鈷的使用。馬斯克稱,新電池已經開始在一家工廠生產,將需要一年時間達到10千兆瓦時的產能。

相較市面上的現有產品來說,特斯拉的4680電池實現了一定的突破——不過,這并沒能滿足外界的期待。今年四月,馬斯克曾經對外宣稱特斯拉將于2020年投產一種新型電池,這種電池能夠驅動特斯拉汽車行駛百萬英里,是普通電池包壽命的2-3倍。
但直至發布會結束,傳聞中“百萬英里電池”也依舊沒能露面。電池產品未能如約帶來驚喜,這直接使得特斯拉股價盤中跳水,發布會進行中曾一度上漲逾5%,又轉為下跌7%。
在電池日一再跳票和馬斯克的種種暗示之下,外界對特斯拉電池日的期待值被拉升至極高點,期待著一場動力電池技術革命的到來。而實際上特斯拉新產品創新不足,市場的失望情緒擴大至對整個動力電池行業,首當其沖的是特斯拉合作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LG化學、松下,發布會后其股價紛紛大跌。
但長期來看,這三家特斯拉的電池合作生產商似乎應該松一口氣——特斯拉的表現說明,其自研產品帶來的威脅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并且,馬斯克在發布會前夕還透露特斯拉將增加從上述廠商手中購買電池的力度,這再次增強了市場對電池廠商的信心。
因為,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標桿,它選擇搭載什么樣的電池、哪家廠商的電池,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動力電池的市場格局。
來自特斯拉的訂單
特斯拉此次推出的4680電池,最大的優勢,是在電池續航能力提高的同時壓縮成本。特斯拉表示,如果實現生產和化工方面的所有創新,電池續航能力將提高54%,成本將下降56%,超級工廠的投資將下降69%。
具體來看,特斯拉在電池上面的創新包括:
采用無極耳電池,簡化制作過程的同時減少電阻,提高穩定性;
負極材料使用硅,成本下降5%;
正極消除鈷的使用,成本下降12%;
電池整車一體化,成本降低7%。
通過一系列技術突破及優化,特斯拉稱在約三年后有信心制造售價2.5萬美元的全自動駕駛汽車。但是,市場顯然對這些創新并不買賬,比起成本的降低,人們更想看到的是能突破現有動力電池續航、壽命限制的技術革命。
更讓人失望的是,特斯拉的新電池還不會太快投入使用。馬斯克稱,此次發布會上展示的部分技術只是“接近可用”,但是目前仍然無法大規模生產,特斯拉已在加州設立了一個試驗工廠,來解決目前依然面臨的問題。
在電池日的前一天,馬斯克就先一步預告了這一情況,在Twitter上透露電池日上宣布的產品要直到2022年才會實現大規模量產。在電池日跳票小半年的情況下,市場終于等到了新產品的問世,但又被告知原來這些產品還并不能投入使用,這難免讓許多人的期待落空。受此消息影響,特斯拉當日盤后跌幅一度擴大至8%。
同時,馬斯克還向現有電池廠商們示好,稱特斯拉將加大而不是減小從松下、LG化學、寧德時代(可能也會有其他合作伙伴)購買電池的力度。盡管特斯拉強調了自己的電池生產計劃——“即使電池供應商以最大速度發展,在2022年及以后還是會出現可預見的嚴重供應短缺”——當下加大電池購買力度的承諾對現有的動力電池廠商來說,無異于一顆維持市場穩定的定心丸。
無論是在交付量還是品牌威望上,特斯拉都處于新能源汽車賽道絕對領先的位置。因此,對動力電池供應商來說,與特斯拉之間的供應關系直接影響著公司的業績、未來空間與市場評價。
目前動力電池市場的三巨頭,分別來自中韓日的寧德時代、LG化學、松下,且都與特斯拉保持著合作關系。在它們的發展過程中,特斯拉都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參與方。
松下是特斯拉最早的伙伴,從2008年開始一路陪伴著特斯拉走過了早期艱苦時期。2014年時,特斯拉遠不如現在這樣如日中天,松下仍選擇斥資16億美元與特斯拉合資建設超級工廠,為特斯拉即將量產的Model 3提供電池電芯,足可見其對特斯拉的信任。
但這似乎是一個“可以共苦,但不能同甘”的故事。隨著特斯拉的市場認可度越來越高,其與松下的關系卻走向惡化。特斯拉指責松下的電池供應不足,拖累了Model 3的產能,松下則表示特斯拉盲目擴充產能,導致松下運營成本急劇增加。松下在巨大的財務壓力下宣布不再配合特斯拉的產能擴充。
特斯拉自然不愿在Model 3大受歡迎的情況下放緩生產速度,它轉而引入第二位合作商LG化學。今年一月份LG化學正式與特斯拉達成合作,為上海工廠的Model 3和Model Y供應電池。部分得益于這一合作,LG化學在今年上半年直接一躍成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動力電池供應商。
此前占據頭把交椅的是寧德時代。面對LG化學的來勢洶洶,寧德時代當然不甘于在自家門口丟掉來自特斯拉的訂單,今年二月,寧德時代也與特斯拉簽署采購協議。根據市場消息,寧德時代的特斯拉訂單將在下半年逐漸釋放。
目前,還無法獨立實現電池量產的特斯拉,依舊是各家電池廠商眼中的香餑餑。來自特斯拉的訂單,已經成為寧德時代、LG化學、松下等電池廠商市場價值的佐證。
排位賽
屬于新能源汽車的未來正在逐步逼近。今年以來,特斯拉漲幅驚人的股價表現側面印證了市場對新能源的期待。伴隨著市場的逐漸升溫、電池技術的革新以及特斯拉自研產品的攪局,動力電池市場正處于激烈的競爭與變革之中。
寧德時代、LG化學、松下這三位最主要的玩家,都各自加速了發展步伐,想要跑贏這場排位賽。
在今年新能源汽車概念股普漲的情況下,寧德時代已逐步成長為市值超過4500億元的龐然大物。目前,寧德時代正在加碼布局產業鏈。
8月份,寧德時代宣布將以證券投資方式,對境內外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上市企業進行總額不超過190.67億元的投資。這一計劃開啟后,寧德時代選擇的第一個標的是鋰電池生產設備制造公司先導智能。此外,在9月19日,寧德時代又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當地構建鋰電池全產業鏈體系。
寧德時代近期的兩起大動作都圍繞鋰電池上下游展開,緊扣動力電池產業鏈。面對激烈的外部競爭,表現出要完善產業鏈布局、鞏固護城河的意圖。
但在寧德時代投入于外部戰略布局的同時,近期幾起起火事故將其推向安全爭議之中:四個月內,搭載寧德時代主力產品811電池的廣汽新能源AionS發生三起起火事故。市場出現傳聞,寧德時代將放棄811電池,將內部研發重心轉向523體系——寧德時代很快辟謠,但仍然沒止住股價大跌之勢,四天之內寧德時代市值縮水400億元。
從寧德時代后續的澄清信息中看,寧德時代依舊認為811電池是現階段續航能力最強、性價比最高的選擇,并且這仍然是寧德時代的主力產品。但是,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似乎都指向了鎳鈷錳電池在安全上的不穩定性。
政策對其態度也更加慎重,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采訪中透露,2.0版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建議“動力電池不再單一的做高能量密度引導,而轉為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兼顧性能、成本與壽命等指標”。政策態度的轉變將進一步影響市場對811電池的信心。
在主力產品面臨危機的情況下,寧德時代或許只能加快產業鏈上下游布局,利用協同優勢,打開更多的業務可能性。
相比起寧德時代,LG化學在今年更為春風得意,以強勁的勢頭超過寧德時代成為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龍頭,并繼續維持著高速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前七個月LG化學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反超寧德時代,拿下全球裝機量第一。而從市占率上看,截止到7月底,LG化學以26.8%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繼續領先寧德時代(25.4%),并拉開了與松下(13%)的差距。
規模擴張同時帶動了盈利,成立以來十年都未曾賺錢的LG化學電池業務,終于開始在二季度實現“結構性盈利”。在一片大好的局勢下,LG化學在特斯拉電池日舉辦前兩天,宣布將在2020年底分拆電池業務。
如無意外,LG分拆電池業務后將讓電池業務獨立上市,從這一決定中也可以窺見LG化學電池業務的良好發展狀況與不可小覷的市場價值。通過讓電池業務獨立上市,LG化學除了能獲得一大筆融資支持電池業務的研發,還將進一步鞏固其在動力電池市場的地位。
而從市占率上看,松下與寧德時代、LG化學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為了扭轉頹勢,松下在經歷過蜜月期和冷戰期后,選擇了繼續深化和特斯拉的合作。
今年六月,松下和特斯拉簽訂了一份長達三年的定價協議,在2023年之前鎖定了價格、產能及購買數量等內容,這代表了雙方進一步長期合作的可能性。九月,松下投資一億美元為特斯拉新增生產線,進一步擴大產能。市場壓力之下,曾經不愿配合特斯拉擴充產能的松下,又重新向特斯拉示好,不過現在,無論是特斯拉的市場地位還是動力電池的市場格局,都已發生了變化。
布局產業鏈、拆分業務上市、抱緊特斯拉大腿,目前動力電池廠商們都處在加速發展、搶奪市場的關鍵階段。而除了現階段的競爭,另一重不可忽視的挑戰是,可能在兩年之后,特斯拉的角色就將從合作伙伴變成一個可怕的對手。特斯拉對電池業務的把控逐漸加強,如果特斯拉電池業務發展成熟、擴大產能,這對現有電池供應商將會是不小的打擊。
此次電池日特斯拉推出了低成本、高密度的新產品,但離實現量產還有一定距離,這正好是為電池供應商們提供的一個窗口期——無論是寧德時代,還是LG化學、松下,都需要抓緊這段時間思考,如何在減少對特斯拉依賴的同時證明自身的價值。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