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reme 死于2020年!
11月9日,Supreme以21億美元的價格賣身給Vans的爸爸VF,至高無上的Supreme 一夜之間被資本收購。

消息一出,大批Supreme的鐵粉崩潰了,直接殺上了熱搜。
無數網友表示“爺青結”,骨灰級收藏家@ericwhiteback甚至直接宣讀了Supreme的訃告。
為什么一個品牌被收購能夠引起這么強烈的反應?
因為supreme在時尚圈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
這個品牌曾經創下一張報紙賣200元,一塊板磚賣1萬元的消費神話。
即使這樣還一件難求,粉絲們在門口排隊2三天都是常事,狂熱程度不亞于AJ。
如今被賣的supreme還能延續之前的神話嗎?
一塊磚頭賣一萬,比AJ還瘋狂
不是我去迎合你們,而是你們來追逐我。
這是supreme的品牌態度。
并非狂傲,而是它確實有這樣的底氣。
在時尚圈里,Supreme幾乎已經成了一種流通貨幣,粉絲們為之瘋狂。
2018年8月13日的《紐約郵報》頭版20萬份卻被搶購一空,而上面除了Supreme紅色Box Logo空無一字。
最后原本1美元的報紙在黃牛手中的價格一路瘋漲至100美元。
更有狂熱的粉絲,直接拿相框裝裱起來收藏。
這個logo還可以讓一塊20美元的磚頭翻到2277美元。
每當supreme發售新品的時候,店門口的長隊和搶購AJ時也不相上下。
無論是哪個國家,supreme所到之處,無不是以“秒光”收尾。
從線下店走出來,甚至連購物袋都有人愿意收購。
想要得到一件出自supreme品牌的心儀單品甚至需要拍賣。
18年,在法國拍賣行Arterial舉辦的拍賣會上,145件Supreme限量藏品僅有13件流拍,其余全部成交,總金額超過637萬人民。
更瘋狂的是,曾經有粉絲把Supreme倫敦店的紅色招牌撬了,被店長懸賞一件Supreme Box Logo Crewneck全城通緝。
這個看上去平平無奇的logo,到底這么能讓這么多人瘋狂呢?
首先,supreme代表的著一種酷文化。
1994年,James Jabbia在紐約創立Supreme時瞄準的是18至24歲的滑板愛好者。
在建立之初,這個品牌就對酷有著深深的執著,并不斷做出些很酷的事情。
例如,在紐約街頭直接拿著酒瓶喝酒,是會被罰25美金的。
為了對抗這條法律,2007年,Supreme推出了一款牛皮紙酒袋,并在袋子底部印了F.T.P(FUCK THE POLICE)來表明自己的立場。
這種潮酷”的態度,讓全球的粉絲為之瘋狂。
其次supreme就有強大的爆款復制能力。
這個品牌無論出什么離譜至極的東西,都有人蜂擁而上。
Supreme自成立以來在潮流圈推出的一次又一次的現象級單品。
無論是口紅、牙膏、魚缸、游戲機、指南針上只要印上其醒目的logo,就能爆賣。
萬物皆可Xsupreme成了潮流圈不成文的定律。
而且任何品牌只要和Supreme出個聯名系列,印上Supreme的LOGO,潮流屬性立馬倍增。
無論是曝光度、關注度還是話題性也會大幅度提升。
本來小眾的街頭文化,在supreme的帶領下成為一種潮流。
史上最貴的logo,快沒人買單了
supreme有2條“很酷”的規定。
1.售罄的款式一定不補貨
每件單品都是限量發售,想要買到一件supreme,你要先上官網搶排隊資格,提前一天連夜排隊,不亂摸不試穿,還剩什么買什么。
有粉絲說,supreme比槍還要難買。
Supreme的限時限量發售使得熱門單品不斷被搶,并在二手交易中價格翻倍。
2.店員有挑選顧客的權力
Supreme店員貫徹著奢侈品店員的“尊享”服務精神,讓你感覺到絕對的冷酷,而且一旦店員覺得你不夠酷,還有權利不賣你東西。
當supreme還是一種態度的時候,這種行為粉絲理解為酷。
但是當supreme開始走向大眾和商業化,這種模式就會成一種原罪。
這幾年supreme仿佛變成了一個知名貼牌企業,所做的只是把logo印上,至于產品和設計都很敷衍。
在Supreme的產品基本沒有所謂的原創,名為“supreme_copies”的Instagram賬號曾一一列舉往年間的Supreme單品的原始出處。
從中可以發現該品牌的借鑒素材途徑是如何廣泛且不同尋常:雜志內頁、古董廣告,甚至是電視劇中的角色戲服無奇不有。
甚至有些產品連二度創作都算不上,和原作的唯一的區別只是換了一個Logo。
Supreme推出過一款棒球帽,設計完全抄襲了一款豬肉廠的標志。
不僅是設計上的不走心,supreme的質量也被人詬病已久。
有網友買的Supreme和Hanes合作的內褲,600元4條,但穿在身上堪比鋼鐵內褲,每走一步都是折磨。
還有價值480元3件的Hanes合作款短袖,印度產的打底衫,薄到露點,而且洗一水就廢了。
還有價值1000元的施華洛世奇聯名襯衫,一下水鉆石全掉了,只能供在家里。
這么多年,supreme就這樣用“一流的價格,二流的logo,三流的質量”引領高街時尚。
有人說Supreme已經不再街頭了,此次被收購更是加劇了大家這兩年對于Supreme的不滿。
在它還是小眾文化的時候還有人愿意買單,但被收購后走向大眾,還能有多少人愿意買單呢?
supreme的瘋狂,是種悲哀
Supreme一直用有限的供應不停制造消費欲望。
磚頭、筷子、打氣筒、撬棍、滅火器……只有想不到,沒有Supreme不會聯名的品類。
雖然總能出爆款,但歸根結底,supreme目前做的還只是瘋狂的復制logo。
隨著 Supreme 越來越火爆,人們的審美開始出現疲勞,品牌的靈感越來越枯竭。
從2020年秋冬季的Supreme產品系列來看,Supreme 本季許多產品,要么與之前推出的系列有所相似,要么早就有山寨廠家推出了類似款式。
據網絡營銷公司SEMRush的數據,Supreme連續三年成為仿冒產品和真品對比搜索次數最多的品牌,每月平均搜索量為29000次。
僅僅靠logo講情懷,卻沒有產品護城河,人們山寨起來不費吹灰之力。
甚至當人們忘記supreme背后所代表的街頭文化后,會更愿意選擇高質量的仿制品。
畢竟復制粘貼一個logo不僅僅supreme會做,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事,也總有商家搶破頭去干。
如果有一天,14億中國人可能有1億會穿上山寨Supreme,想想就覺得可怕。
像美國的Champion因個性化的LOGO和明星的不斷“帶貨”而在中國市場火爆起來,成為年輕人的潮流必備單品。
如今Champion在中國幾乎是“爛大街”,夏天一件Champion基礎款,冬天一件Champion連帽衛衣,隨處可見。
當潮牌開始爛大街的時候,絕對是潮流時尚的噩夢。
當稀缺不再稀缺,其溢價必將回歸,對品牌而言就像竭澤而漁。
結語:
像supreme這種用稀缺性和個性標榜的時尚和潮流,對于整個時尚圈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
抖音還炒紅了平民鞋匡威,價格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原本300多就能買到的匡威鞋,炒到了近千元。
不少人隨大潮瘋狂囤積,不少地方甚至搶到斷貨。
國人硬生生把一款學生平價鞋捧上了天,這讓某些地方的匡威商店變本加厲,饑餓營銷。
甚至提出無理要求,沒有買過匡威產品的人,就沒資格來搶匡威的鞋。
經過短暫的潮流,當消費者理智回籠,等待品牌的會是什么呢?
像supreme一樣,以營銷手段發家,當快速擴張到一定程度時,原本附著在它身上的神奇魅力也就會消失。
最終等待這個品牌的,可能條不歸路。
靠情懷和營銷賺快錢容易,但性價比才是商業的本質。
參考資料:
公路商店:Supreme已死,葬禮開始
三聯生活周刊:潮牌Supreme被Vans母公司收購,它還能“酷”嗎?
知乎博主賀公子:Supreme:你的錢這么好騙,一定是中國人吧?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