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還剩下不到一個月,各種爆炸性的社會新聞、科技熱點卻依舊層出不窮。尤其是科技巨頭,仿佛在拼命抓住2020年最后的尾巴,為自己書寫一個更美好的未來而奠定基調。其中,早就陷入瓶頸的智能手機就有望在巨頭的引領下迎來突破。
一個巨頭,自然是蘋果。身為頭部終端廠商,蘋果的折疊屏iPhone不僅從傳言提上日程,還有加速跑的跡象。另一個巨頭,則是主打柔性屏技術的上游廠商柔宇科技,準備沖刺科創板并募集海量資金。一上一下兩家巨頭不約而同地押寶折疊屏,或許預示著新的行業風暴將再次出現。
蘋果折疊屏iPhone、柔宇欲IPO,行業再起風云
折疊屏iPhone的傳言,已流傳多年。早在2016年就有消息稱,LG在為蘋果研發可折疊顯示的屏幕。而且第一份折疊屏專利,也在2016年曝光于大眾視野中。在隨后的時間中,有關折疊屏iPhone的信息層出不窮。比如蘋果于2018年3月申請了一項可折疊手機專利,且美國專利商標局于予以公布,這表明蘋果在想方設法打造折疊屏iPhone。
而在今年6月,據爆料大神Jon Prosser的說法,蘋果正在研發一款折疊的屏iPhone 原型機——兩個獨立的顯示屏通過鉸鏈連起來。可惜的是,折疊屏iPhone雖然每次都渲染得頭頭是道,但都是專利或業內人的說法,站不住腳。
不過,現在情況又有了變化。外媒爆料顯示,蘋果正在測試一款擁有折疊屏幕的 iPhone 產品,并準備在 2022 年 9 月推出。其已開始要求合作伙伴送測折疊屏手機的測試部件,屏幕仍然是由三星提供,在由富士康進行整合后生產出折疊屏iPhone樣機。甚至蘋果還在進行開合強度測試,看看折疊屏iPhone能否經受住 10 萬次以上的操作。近乎板上釘釘的消息,表明折疊屏iPhone的確已經不遠。
除了蘋果在發力外,柔宇科技也按捺不住狂奔的急迫心態。據彭博社報道稱,柔宇科技計劃在12月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籌資額高達120億元人民幣。據了解,柔宇科技的估值在上市時可能會達到525億元以上!一旦柔宇科技沖刺科創板最終如愿實現,巨額資金將有望令其產品線實現全面升級。看來,折疊屏手機行業風云再起。
百家爭鳴,行業標準尚未建立
蘋果、柔宇、三星、華為、摩托羅拉,乃至小米、OPPO等聚焦折疊屏手機,背后有著深刻原因。就目前來看,手機行業已經陷入瓶頸中。百倍變焦、百瓦快充、不斷增加攝像頭數量、超大電池、120Hz高刷新率、2K 分辨率、屏下攝像頭等,雖然在提升手機的體驗,但卻沒有帶來質的變化。
即使5nm芯片已成為高端旗艦機型的標配,卻也只是性能過剩而已。技術提升的邊際效應愈發不明顯,消費者換新的動力嚴重不足。在這樣的態勢下,折疊屏手機無疑以創新形態成為突破口。更重要的是,折疊屏手機的行業標準尚未建立。如果能夠率先搶占高地,不僅可以迅速掘金,還能掌握未來行業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為此,我們看到,折疊屏手機行業正呈現百家爭鳴的格局。當下,折疊屏手機主要有四種形態。第一種是以三星Galaxy X Fold 2為代表的橫向內折疊,第二種是以華為Mate Xs為代表的橫向外折疊,第三種是以摩托羅拉刀鋒5G折疊屏手為代表的豎向內折疊,最后一種則是以 Surface Duo為代表的雙屏折疊。
這些折疊屏手機各有優勢,也各有不足。而為了能搶占市場,哪怕科技巨頭知道自家的折疊屏手機尚未成熟,也硬著頭皮推向市場,以試探業界和消費者的反應。
道阻且艱,折疊屏手機仍在路上
雖然折疊屏手機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亦有蘋果、柔宇等科技巨頭在押注,但我們不能過于樂觀。很明顯的一點是,折疊屏手機的價格仍然高高在上。此前業內曾預言,折疊屏手機的價格會很快下降。但事實證明折疊屏手機限于成本、工藝、消費者接受度等,出貨量較低,價格依然居高不下。動輒過萬元的價格,是常態——蘋果折疊屏iPhone可能會更貴。
從另一個角度看,影響折疊屏手機普及的重要原因,還在于體驗不佳。容易產生折痕、易受摩擦和磕碰、維修成本高等,讓消費者對其望而遠之。同時,折疊屏手機只是屏幕大小在變化,卻沒有與之相配的生態系統,體驗并未實現跨越。
總得來說,折疊屏手機的發展道阻且艱。仍在路上的折疊屏手機,短時間內還不會成為一股席卷消費市場的洪流。(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