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區域教育公平和優質資源下沉方面,在線教育企業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全球用戶規模最大的K12在線教育企業,作業幫始終認為在線教育的最大價值在于普惠。
自2018年起,作業幫就陸續發起“千帆公益計劃”等一系列活動推進教育扶貧,并依托自己的科技勢能,不斷激發優質教育新供給,使中國教育邁向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新臺階。
因材施教,新興技術賦能精準教育
“拍照搜題是科技助力教育普惠,在線教育發生的第一次供給浪潮,實現了隨時隨地答疑解惑;直播課是第二次供給浪潮,足不出戶可以與名師面對面,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第三次浪潮是要實現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作業幫公共關系副總裁王家耀日前在2020中國教育報校長大會上表示。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深入應用也讓普惠教育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近日,北師大聯合作業幫發布的《河南省中小學生在線學習大數據報告》顯示,河南省內中小學生拍搜使用行為特征明顯:數學的累計拍搜次數最多,其次是物理、化學和生物。在初中和小學學段,數學的拍搜量明顯高于其他學科,但在高中階段,物理的拍搜次數略超過數學,體現出不同學科在各學段學習難度的差異性。

據介紹,作業幫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精準教育”系統能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精準到個人的方式實現橫向教育公平。通過大數據,作業幫能夠根據每一個學生的短板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后臺能夠準確對用戶進行用戶畫像,找到他們的知識薄弱點,形成用戶學情報告,對提升學生成績、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如今,在線教育行業已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要推動教育公平的發展,作業幫不僅要堅持科技賦能,更要著力推動優質資源下沉。
資源下沉,作業幫獻力教育普惠
城市里線上線下優質課程豐富,海量課程源源不斷,相比之下,邊遠地區基礎教育資源差距明顯。作業幫CEO侯建彬說:“線上教學是新手段,但教育的普惠初心不能變。”
不管學生是在一二線城市還是在邊遠鄉村,只要有一部手機、一個ipad或者一部電腦,都可以跟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名師面對面的進行學習。邊遠地區教師也通過作業幫的智能題庫、知識點講解提升教學水平,從教學層面實現教育公平。
目前,作業幫累計激活用戶設備超8億,總日活用戶超5000萬,月活用戶超過1.7億,其中有70%的用戶來自三線及以下地區。作業幫也先后赴內蒙古、甘肅、云南等地的十余所學校進行愛心助學,此外,平臺也相繼和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河北省赤城縣達成教育幫扶合作,進一步為中國教育普惠事業獻力。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