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蔚來劫后重生的一年。

粗略算來,2020年內,蔚來發了三筆可轉債、進行了三次增發、還獲得了來自合肥的70億元戰略投資。一波操作下來,本來很缺錢的蔚來,到2020年底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和短期投資余額達到驚人的425億元。
“兜里有糧”之后,蔚來的年交付量增加到4.37萬輛,同比增長112.6%。股價也從去年1月2日的3.72美元漲到12月30日的48.74美元,一年里漲了13倍。來自NBD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蔚來市值超過4630億人民幣,僅次于比亞迪的5644億排在第二,而老牌車企上汽、廣汽、長安等均被蔚來甩在身后。
在業內看來,蔚來能做到這一切,與其在車主間形成的“飯圈文化”有很大關系。靠著“粉絲”經濟,蔚來走出了與其他車企完全不同的發展路線。
第一部分:向雷軍“取經”
李斌是個傳奇人物。
他的創業經歷十分豐富。1996年,李斌開始了第一次創業,創辦南極科技公司,主營業務是出租服務器、賣域名。一年后,李斌跟隨北大社會學系學長李國慶,創辦了北京科文書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就是后來的當當網。2000年6月,李斌創辦易車,成為中國最早的汽車電商網站,并在2010年11月成功在紐交所上市。
同時,李斌的投資戰績也十分令人驕傲。包括已上市的優信、易鑫金融,未上市的滴答拼車、友友用車、運車管家等等。還有作為天使投資人投入146萬元,在兩年多的時間里翻了近百倍,賣給美團后換回13.4億元回報的摩拜單車。
按理來說,這些成績足夠讓李斌提前退休,但是他偏偏又是個愛折騰的人。2014年11月,李斌創辦蔚來汽車,他的北大同學秦力洪是聯合創始人。
憑借在互聯網領域的多年深耕,李斌對流量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但是對粉絲經濟卻幾乎一竅不通。為了能把蔚來從0開始做好,他帶著秦力洪四處求教。
2014年底,二人來到北京找到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當時的小米如日中天,剛獲得了11億美元的E輪融資,估值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450億美元。雷軍那套“專注、極致、口碑、快”的七字真言在當時被創業者奉為法寶。
這次拜訪,李斌學到了不少,比如全員客服、不做硬廣、不請代言人、給一線員工充分授權、允許粉絲成為員工、年終聚會等等。
后來,就連一年一度的的蔚來NIO Day也是借鑒了小米的“爆米花節”。小米創始人之一黎萬強在《參與感》書里寫道:“爆米花全程讓用戶參與,他們在論壇里投票決定在哪個城市舉辦,現場會有用戶表演節目,表演者是提前在論壇海選出來的,布置會場會有米粉志愿者參與,每一次爆米花結束的晚上,當地資深米粉還會和團隊一起聚餐交流。”去年8月,蔚來NIO Day開始申辦,經過社區內部投票,最終成都拿下2020年NIO Day的舉辦權。據說從策劃開始到大會閉幕,有超過5000名粉絲為之準備了超過半年。
粉絲的熱情回饋,建立在蔚來工作人員的“極致”服務之上。今年2月剛剛成為蔚來車主的太陽對資本星球(ID:zibenxingiqu)表示,在自己下了訂單后,銷售人員就把他拉進了一個超過300人的微信群,群里都是車主和已經下單的準車主。經過他的觀察,這位銷售人員對群里的每位客戶都十分上心,大家在群里反饋的問題和建議都能及時得到回應。
提車后,太陽想給自己的EC6改色貼膜,但是那段時間工作有點忙沒空開車到店里操作,蔚來的服務人員就打電話過來說,可以讓師傅帶著工具和車膜到顧客的車庫里進行操作。“這一點真的十分貼心,我上一輛車是大眾,即便是這樣一個全球品牌也沒法提供這么周到的服務,這讓我感覺自己真的像個‘上帝’”,太陽總結說。
“口碑”的作用也被李斌抓住。據另一位蔚來車主小新介紹,自己試駕了特斯拉、比亞迪、理想等多款新能源車型,在猶豫不定時被自己的領導推薦蔚來ES6,試駕一圈之后發現整體感覺不錯,再加上領導一直說蔚來服務好就下單購買了。在使用了近一年的時間里,他又先后安利了自己的一位同事和一位鄰居,而那位鄰居又帶動了他的同事成為蔚來車主,小新說“算下來,我一個人就幫忙賣了至少4輛蔚來,而且據我接觸像我這樣自發傳播蔚來的人還有很多”。
當然,偷師雷軍之后,李斌沒忘報恩。0-200km/h加速僅需7.1秒,刷新紐北最快量產車圈速紀錄的電動超跑蔚來EP9,首批全球限量僅有6輛,李斌給雷軍老板安排上了一輛。
第二部分:抓住蔚來“粉絲”
在給用戶帶來優質的體驗后,蔚來開辟了新的陣地——蔚來APP。
2016年11月,蔚來APP 1.0版本上線,僅僅具備官方發布新聞、用戶積分簽到、禮品中心等簡單功能,后來功能越來越豐富。2018年蔚來IPO的招股書里,李斌表態稱蔚來旨在將APP打造成一個社區,始于汽車并隨著用戶一同發展,“NIO作為一個社區,會變得愈加流行”。
打開這款APP后我們發現,其包含傳統意義上的車企APP功能,如開鎖、車窗升降、空調調節等,在UI設計和成體呈現上與競爭對手特斯拉、理想、小鵬的差異也不大。

左起: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APP
根據七麥數據顯示,在細分類排名中,蔚來APP排名78,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則在500名開外,這主要得益于蔚來APP擁有更濃郁的社區性質。為了維持社區的高活躍度,每天晚上10點,李斌會花一兩個小時在近200個社群里發紅包,如果哪天實在脫不開身就要求自己的助理代替自己發紅包。在后來的采訪里李斌說“因為我每天太忙了,通過發紅包的形式,跟用戶進行交流,是在有限時間里一種有效的方式。”

圖片來源:七麥數據
除了李斌這種官方人員用紅包刺激,許多車主也在這里分享用車經驗、曬自己愛車、分享節能妙招等等,還有KOL型用戶活躍在其中,使得APP形成一個社區生態循環。這像極了早期的易車網論壇,或者說這根本就是李斌在易車經驗的又一次落地。
在外人看來,蔚來的用戶以及其接近狂熱的“飯圈”。
“飯圈”是一個并不新鮮的詞匯,一般用來指粉絲圈子,后來引申為由追星粉絲自發組成的有組織、專業化的利益圈層。
去年11月22日,一個3分鐘的短視頻在蔚來社區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在一家高檔酒店的宴會廳里,一位東北大哥站在舞臺上唱歌,后邊大屏幕上播著一部精心制作的MV,歌詞里寫道:斌哥啊,想你了,蔚來讓你弄得挺好的;斌哥啊,開心吧,美股已經快到700億了;斌哥啊,別走了,冰城相聚一次不容易啊。
這個斌哥就是指李斌,還沒聽完這首歌,李斌就拿著白酒就走上了臺,當著在場的一百多人的面一飲而盡。
緊接著,今年1月,一則“蔚來深圳車主自費包機到成都參加新品發布會”的視頻刷屏網絡。在這架從深圳飛往成都的航班上,蔚來車主們唱歌、彈琴、蹦迪開起了“機上party”,全然不顧廣東省疫情防控組印發的《廣東省飛機航班中口罩使用指引》中的乘客需佩戴口罩的相關規定。1月11日,國航相關人士對媒體表示,此類行為肯定違規,調查結果將對外公示。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條提問“為什么蔚來的車主好像都被洗腦了?”,底下有超過140條回復。其中獲贊數最高的回答這樣寫道“至于為啥都說蔚來車主被洗腦,我覺得是因為蔚來把已購車的用戶和家庭與App緊密綁在一起。每天簽到給積分(這玩意兒在蔚來車主群里是硬通貨),每周組織各種活動車主可以攜家庭花積分參加,車商城和“驚喜”里有商品可以用積分購買(大部分貴,合作代銷的產品比如便攜無線吸塵器比某寶便宜),車主可以憑借蔚來值參與蔚來發展的一些決策中來(極少量人群)。”
太陽也有同樣的感覺,他明確表示,很多人都覺得蔚來車主群是一個“洗腦組織”,但是據我接觸的這些車主來看,他們普遍受過高等教育、在社會和工作中也獨當一面、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喜歡蔚來完全是因為服務好和體驗好,和洗腦無關。
第三部分:李斌的煩心事
最新財報顯示,2020年Q4蔚來汽車凈虧損13.886億元人民幣,較前一季度擴大32.6%;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14.922億人民幣,與上一季度相比擴大25.6%。
雪上加霜的是,蔚來的競爭對手特斯拉過去30個月里降價了近20次,目前Model 3的起售價為24.99萬元,相比剛上市的時候便宜了將近10萬元。Model Y的價格也來到了34萬左右,隨著該車型的國產化,未來價格仍有下探空間,而Model Y是蔚來ES6和EC6的直接競爭者,二者正面沖突已不可避免。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2020Q4蔚來共交付了17353輛車,較上一季度的12206輛環比上漲42.16%。表面上多賣了5100多輛車是件好事,但是Q4營業利潤為-9.314億,較上一季度的-9.46億幾乎沒有增長,這不禁讓人質疑,多賣出去的這些車為什么沒變成利潤?
今年1月9日,蔚來第三款量產車型蔚來ET7正式發布,搭載70kWh電池版本補貼前售價44.8萬元,100kWh電池版本補貼前售價50.6萬元。在發布會前夕,秦力洪就在官方APP上回應稱,蔚來ET7對標的是寶馬7系。不過,如果從售價來看,蔚來ET7的售價區間僅與寶馬5系重疊,與寶馬7系相差甚遠。
那么為什么蔚來要對標寶馬7系呢?這也是被逼無奈。從蔚來汽車的層面來講,隨著特斯拉國產化不斷深入、價格持續下調,從價格來說蔚來已經很難跟特斯拉競爭,唯一剩下的路線就是往高端走,去搶占高端豪華汽車市場。
雖然ET7的交付時間要等到2022年一季度,但提早將消息放出或許是蔚來的一個“小算盤”。一年的漫長等待,無疑拉高了市場對其產品的期望值,增加了蔚來在市場上的熱度,也為蔚來吸引更多的資本投入。
畢竟資本市場的投資者還是非常喜歡聽故事的。
注:文中太陽、小新為化名。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