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當前我國的近視患者高達6億人,其中初高中生近視率更是高達80%。數字智能化時代,學校教育教學和學生學習方式的電子化趨勢又是一個不可逆的事實。因此,護眼產品以及學習產品對護眼化模式的加入,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那么,這些電子學習產品的護眼功能是否只是噱頭呢?
以護眼技術中被廣泛應用的防藍光技術為例,近日中科院發布的一份權威報告稱,415~455nm波段藍光屬于有害波段,長期接觸確實會對眼睛產生不可逆傷害,F在市面上很多兒童平板都宣稱防藍光,經中科院測試發現,只有小度平板、科大訊飛、讀書郎3家符合防有害藍光標準(有害藍光占比低于15%)。

而主打護眼功能的小天才護眼平板,報告顯示其甚至沒有護眼模式,開屏模式下經檢測的藍光占比達到23%,明顯超出防藍光標準。小天才護眼平板也因此受到了不少網友的公開質疑。

報告顯示,在打開護眼模式后,依次為小度、訊飛、讀書郎符合標準。防藍光功能合格的三款產品中,市場新秀小度平板采用的是除藍光波峰技術;作為行業標桿性產品的科大訊飛學習機采用的是芯片級護眼防藍光屏幕,在時間、技術以及教育領域深耕投入上都更有優勢,擁有穩定的市場認可度;讀書郎也是防藍光專利屏幕。但是要注意的是,讀書郎必須開啟護眼模式才能符合標準,而在護眼模式關閉的情況下,只有小度和科大訊飛符合標準。

不難看出,中科院的權威報告已經指出,防藍光技術的應用對保護視力是具有直接作用的,絕非噱頭。報告也從側面反應了一個問題,當前市場上的電子學習機中,有不少存在虛假宣傳的產品,被產品應用于護眼功能設計的防藍光技術,很多都只是商家噱頭。因此提醒廣大家長們再給孩子選購相關產時,注意檢查相關產品參數。如同明星眼科醫生陶勇呼吁的一樣,在如今電子產品橫飛的時代,我們需要更要注重每一個細節,來守護心靈的窗戶。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