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港交所上市今日塵埃落定,據36氪報道,這家中國最大的旅游產業公司已經通過上市聆訊。
再次進入二級市場,梁建章可以稍微輕松一些。綿延一年多的新冠疫情,生生將攜程掌門人 “逼”上了網紅之路。

一年間,梁建章做了37場直播,帶動攜程預售總GMV超50億元。雖然與攜程去年接近4000億元的總GMV相比,梁建章這位“首席直播官”的帶貨成果只是杯水車薪,但在攜程CEO孫潔看來,此舉“給旅游業帶來了極大的信心”。
信心歸信心,主播再紅,帶貨能量畢竟有限,單以梁建章這個“網紅”的一己之力,顯然無法幫助體量龐大的攜程在后疫情時代扭轉乾坤。
在成為主播整整一年后,梁建章終于想明白了攜程的下一步。
3月29日,攜程召開發布會,提出“旅游營銷樞紐”戰略,要以星球號為載體,聚合流量、內容和商品,打造開放的營銷生態循環系統。這家老牌OTA平臺試圖在機酒業務的基本盤之外,啟動營銷服務的收入增長引擎。
旅游垂類的流量和商品向來是攜程的強項;上述戰略能否成功,關鍵取決于內容生態的培育和繁榮。這既包括傳統的圖文游記、攻略、榜單等,更包括梁建章親自下場的直播、短視頻等富媒體形態。
在上市之前,攜程推出以內容為核心的新增長戰略,顯然包含著梁建章講好新的故事、打開新的想象空間的考量。在用戶體量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工具軟件和內容驅動型社區的估值顯然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在過去十多年間,攜程一直是一個“工具人”,用戶行為習慣是“用完即走”,與內容型平臺所看重的沉浸式體驗、盡可能多地增加用戶時長背道而馳。這意味著,攜程這一戰的難度堪比逆天改命。
值得慶幸的是,視頻時代才剛剛到來,攜程還有時間。
誕生于世紀之交的國內第一批互聯網企業,大都或多或少懷抱“內容情結”,攜程也不例外。
基于機票和酒店兩塊核心業務,攜程2000年就做出了國內最早的在線旅游社區之一,號稱聚攏數十萬旅游達人。但在PC和互聯網低滲透率的年代,任何類型的垂直社區都會很快遭遇用戶規模天花板,創作者和內容生態更是無從談起。
彼時,振翅起飛的中國經濟為攜程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新增用戶,足以支撐這家初創公司的高速發展。對于此階段的攜程而言,獲取新用戶的意義要遠遠大于從老用戶中挖潛,自然也不會有動力和需求深耕內容社區。
2003年底,四周歲的攜程登陸納斯達克,當日股價大漲89%。隨后幾年間,攜程業績水漲船高,股價穩步攀升。截至2010年底,攜程股價逼近27美元的歷史高點,市值超過200億美元。
在PC互聯網時代,梁建章的“鼠標+水泥”戰略大獲成功,讓攜程坐上了國內OTA行業的王座。獨孤求敗的同時,攜程的內容戰略再度浮出水面。
2011年2月,攜程把旗下酒店點評、目的地探索和社區服務等業務打包整合,拆分成立驢評網,對標全球旅游點評巨頭TripAdvisor。
按照彼時的設想,驢評網將充當精準信息池,與攜程主營業務互補,是預訂單的入口來源。攜程甚至十分樂觀地考慮,允許驢評網與其他OTA合作,從潛在客源角度進攻對手后院。
從商業邏輯來看,十年前的驢評網與攜程最新提出的“營銷樞紐”戰略頗有神似之處。然而,僅僅兩年后,在梁建章的主導下,攜程又把承載著宏偉構想的驢評網收回帳下,重新融入目的地頻道。
攜程在內容板塊首次戰略試水就此偃旗息鼓。
這一劇變的直接原因是,驢評網運營成本高昂,賺的錢則主要是攜程支付的導流傭金,直接推高后者的獲客成本,拖累上市公司業績。而其余OTA顧慮驢評網與攜程的關聯,并無與其合作的意愿,導致其獨立運營的價值大打折扣。
更深層次的原因則在于,移動互聯網時代剛剛拉開序幕,一波全新紅利即將到來。彼時攜程的頭等大事是如何從“鼠標+水泥”轉變為“拇指+水泥”,全面遷移到移動端,保證自己在去哪兒、藝龍等強敵環伺之下切到最大的蛋糕。
從2013年起,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為幾乎所有商業領域創造了一塊新的增量市場。攜程來自移動端的交易量在一年內從不足10%提升至40%,營收增速也從2012年19%的歷史低點回升至30%,凈利潤增速則達到40%,重回高速增長軌道。
梁建章回歸后的二次創業初見成效。
與此同時,攜程在驢評網折戟沉沙后,并未放棄內容生態的建設,而是通過收購、投資等方式迂回包抄。2015年,攜程收購旅游社區蟬游記;2017年收購美國社交旅游網站Trip.com;2019年又與TripAdvisor成立合資公司,建立內容合作。
而在資本市場,攜程股價一度從約27美元跌至2012年中的10美元以下,又隨著移動戰略的落地以及OTA大戰的終結而逐步回升,2017年7月突破60美元,市值約360億美元。
在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能夠連續吃到PC和移動互聯網兩波歷史紅利的公司屈指可數,而攜程是幸運兒之一。
這種戰略眼光成就了今日的攜程,但也提出了一個必須回答的問題:當自然增長流量日益見頂時,攜程將何去何從?
公開數據顯示,2014~2018年底,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從5.8億猛增至13.1億,年均增長率達22.4%;人口滲透率達到94%,接近飽和。從2019年起,國內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規模停滯不前,2020年底約為11.58億,月均同比增速從2019年的2.3%降到1.7%。
作為一個工具屬性明顯的平臺,攜程的增長前景受到網民增速放緩的拖累,進而傳導到股價上。在經歷五年上漲后,從2017年底起,攜程股價再度震蕩下行,并在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的沖擊下,一度跌至20美元附近。
顯而易見,國內互聯網的存量競爭時代已經到來。各個賽道的頭部玩家都必須把主要精力轉向現有用戶群,通過強內容、強運營來創造需求和消費場景,實現內生性增長。
攜程意識到了風向的變化。
自2018年以來,除了通過投資和并購強化自身的內容生態外,攜程也在以多種方式嘗試自己下場做內容。
2018年4月,攜程發布旅游生活內容聚合分發平臺“氫氣球”;同年底上線旅拍頻道,并為之提供了攜程主APP底部導航欄中間的黃金推廣位。此外,攜程于2019年底投資成立一家MCN機構,招募旅游達人、制作視頻內容。
然而,過去兩年多里,攜程的一系列努力尚未直接反映到業績和股價上。這里面有疫情等外部大環境因素的拖累,但更大的難題是,攜程的“工具人”標簽一時間很難撕掉,用戶使用習慣的轉變絕非朝夕之功。
在成為國內最大OTA的過程中,攜程最關鍵的用戶教育是“訂機票/訂酒店,上攜程”。這為攜程連續幾十個季度的穩健業績,尤其是疫情期間渡過難關、恢復增長奠定基礎。但另一方面,雖然在內容板塊未曾中斷投入,但攜程的工具屬性已經嵌入大眾認知,未能培育屬于自己的社區文化和品牌擁躉。
折射到用戶端,很少會有人去“泡攜程”,而是打開即用、用完就走,單次使用時長較短。在新用戶源源不斷的增量市場中,這種用戶習慣并不會影響增長,反而會提升交易效率;但在需要挖掘現有用戶價值的存量市場中,攜程要想更加主動地觸達消費者、創造更多消費場景和需求,必將面臨更多困難。
此外,攜程還面臨著來自OTA領域之外的新挑戰,野蠻人已經站在門口。
攜程做內容,目的是通過優質游記、攻略、短視頻等讓用戶“種草”,再銜接精準旅游產品,輔以平臺內交易鏈條進行“拔草”。
但在關鍵的“種草”環節,攜程目前的內容生態尚不具備與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內容社區全面抗衡的實力。
一個直觀體現是,梁建章最初的幾場直播并沒有放攜程自己的平臺,而是選擇了抖音進行首秀。
另一方面,抖音們也在悄悄向攜程的腹地進攻。兩大短視頻平臺紛紛把上海、重慶、成都等所謂網紅城市作為經營重點,在疫情復蘇后為當地貢獻了不小的旅游客流,從“種草”到“拔草”的閉環隱然成形。
與十年前相比,在直播、短視頻等新興社區的分化下,旅游內容的碎片化更加明顯,同時也意味著流量和消費的碎片化。雖然攜程經年積累,擁有全行業最豐富的旅游內容供給,但如何有效整合、利用這些內容,將用戶留在平臺內、創造新需求,將是攜程能否再次突圍的勝負手。
攜程將內容戰略提升到空前高度、尋求甩脫“工具人”的刻板印象,除了大勢所趨外,新冠疫情是最重要的催化劑。
長期以來,住宿和交通票務是攜程業績的兩大支柱。2020年,這兩塊業務的營收共占攜程總營收的77.6%。但隨著疫情的全球蔓延,攜程機酒業務遭受重創,去年上半年的住宿預訂營收下降超過60%,商旅營收則下降近50%。第四季度,隨著國內疫情基本結束,上述業務有所恢復,同比降幅分別收縮至24%和17%。
另一方面,疫情爆發之前,攜程曾把國際業務視為下一個戰略增長點。這塊業務的收入占比從2018年第四季度的30%左右,穩步提升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35%。但隨著國際旅游的大范圍關閉,這部分收入遭遇斷崖式下跌。
在3月29日的發布會上,攜程CEO孫潔重點談論了疫情對訂單的影響。她認為,攜程境外訂單量有望于下半年開始恢復,2022年底恢復到2019年水平。
也就是說,攜程至少還有3-6個季度需要依靠國內市場“單輪驅動”。
其實,從國內市場來看,即使疫情結束,業界期待的“報復性消費”并未出現,OTA行業的自然增長時代實際上已經終結。
在二十年未有的大變局中,攜程必須把目光投向平臺內部,從服務傳導者進化為價值創造者,拓展收入渠道和想象空間。
在這場自我變革中,攜程選擇內容為突破口,遲早會與抖音、快手等內容社區短兵相接。與當年的去哪兒、途牛等OTA玩家相比,攜程的新對手更多、更強大。
但攜程也有著后來者難以匹敵的獨特優勢。
目前,攜程的月活躍用戶約為2億,落后于抖音快手,但勝在更加垂直和精準。梁建章認為,幾乎每一個打開攜程APP的用戶,都是為了找酒店、訂機票,目的性明確,消費轉化效率遠高于娛樂社區。
另一方面,攜程在OTA行業沉淀多年,積累了全行業最豐富的旅游產品和供應鏈資源,以服務能力和行業整合能力構建護城河。近年來,圍繞旅游的內容型產品層出不窮,但大部分最終仍要和攜程合作,通過后者完成履約和售后。攜程在“地面戰”中的主導地位可見一斑。
在海量產品的支撐下,攜程的數據算法能夠更加精準地匹配用戶潛在需求,提高轉化率;平臺自帶的預訂和交易功能,能夠讓消費者在平臺內完成訂單閉環,進一步提高變現效率。
在攜程三位一體的“旅游營銷引擎”戰略中,流量和商品是它的長處,而內容是水桶最短的那塊木板。這也是梁建章在去年10月的全球合作伙伴峰會上,將“全面內容化”列為未來5年最大戰略之一的原因。
從那時起,攜程對內容生態的投入大幅增加。攜程CEO孫潔在今年底3月底的財報電話會議中透露,內容頻道的APP流量貢獻占比超兩倍于年初水平。
此外,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攜程社區用戶量已達3億,內容覆蓋200余萬POI以及超過2.4萬個海內外目的地。這將為“星球號”的冷啟動提供重要助推,進而惠及營銷樞紐整體戰略的落地。
梁建章為新的營銷戰略制定了“三步走”策略:首先是豐富內容品類和形式,提升用戶黏性和市場;其次是整合內容分發、精準推薦和產品創新,提升轉化率,形成從內容到產品的良性循環;最后是整合內容、產品、用戶和廣告營銷,打造營銷平臺,獲取增量的廣告收入。
攜程轉戰內容,其難度和價值都不亞于再造一個攜程。在OTA領域征戰二十多年的攜程,正在走出舒適區,步入一個空間更大,同時也更加兇險的新戰場。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