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九九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美资源在线_精品国产自在久精品国产_成人午夜黄色影院

  • 首頁 > 產經新聞頻道 > 創投報道

    扼住新能源車的咽喉

    2021年04月06日 09:26:10 來源:格隆匯

      百年汽車業,但凡能屹立到現在的造車巨頭,無不沒有兩把刷子,比如自研自造的發動機和變速箱。

      但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巨頭們猛然發現,電動車根本不需要發動機和變速箱,更要命的是,新的刷子,不管硬件還是軟件,好像都不在自己手里。

      手里沒兩把刷子,心容易慌。做生意,一子錯,滿盤皆落索,難不成真的會成為諾基亞,被時代拋棄?

    1.jpg

      絕對不是,實際上傳統車企們已經在電池領域發起了反攻。

      1

      不做電池,行嗎?

      汽車涉及到的學科非常多,但主線只有一條,就是動力學,從能源轉化的角度理解,無非是各種能量轉化為動能的過程。燃油車時代是化石能源轉化為動能,電動車時代是電能轉化為動能,未來還有可能是氫能轉化為動能。

      如今如火如荼的電動車,其中的核心零部件,就是電池,它不僅是汽車動力的最終來源,也是智能化系統運轉的最終來源,占到整車成本的30-50%,未來即便成本下降,預計也會定格在25%左右,比發動機的成本占比(15%)要高出很多。

      一言以蔽之,一塊電池,事關汽車跑不跑得動、跑不跑得遠、智能化能不能啟動的大事,它是新能源車核心的核心,重要性比發動機對于燃油車,有過之而無不及。

      電池要是掌握在他人手里,就別扯什么產業鏈安全了,而且全球叫得上名的電池供應商,就那么幾家,車廠哪來的議價能力?

      記得當年新能源汽車火爆的時候,寧德時代門外排了長長拿貨隊伍,可人家寧德時代可以牛逼轟轟地說,拿電池要先交定金,還得等候排期,小車廠就忍了,一向高高在上的大車廠,哪里受得了這般對待,要是電池廠關鍵時刻再掉個鏈子什么的,那不等于給人扼住咽喉了?

      以前,燃油車之所以花大力氣也要做發動機,除了產業鏈安全、保留議價能力、成本控制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發動機代表著汽車的核心技術數據,這些數據要是外泄,那汽車廠就真的被扒光了。

      到了電動車,電池就變成跟發動機一樣擁有核心技術數據的零部件。所以,不把電池握在自己手里,大車廠的老板們根本睡不著覺。

      2

      想做,怎么做?

      一家企業介入一個新領域,無非就兩個辦法,要么自己親自落場做,要么去外面買現成的。

      半個月前,大眾在自己的 Power Day 上, 宣布將變成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布局遍布動力電池的研發和生產的全流程。

      在電池研發上,大眾在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和固態電池方面都做了布局;在裝配技術上,大眾提出了 CTC 技術(電芯直接集成到底盤);在后端,大眾建立了動力電池回收系統。

      更重要的是,大眾將會在2030年前在歐洲建立6個年產能40GWh的動力電池工廠,屆時年產能將會達到240GWh,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和激進的自造相比,大眾的外延投資上也一點不馬虎。截止目前,大眾已經投資動力電池供應商QuantumScape、QSV、Northvolt AB、Northvolt Zwei,以及中國排名第三的國軒高科。

      值得一提的,是大熱的固態電池研發公司QuantumScape,去年11月通過SPAC殼公司上市后,市值一路崛起,短短1個月,該股已飆漲13倍,達到477億美元,大幅超出福特(350億美元),比爾蓋茨也投資了這個公司。

      大眾是內生外延兩不誤,把能做的都做了,很明顯在向世人宣告,自己不僅不會受制于所謂的電池供應商,還要完全把電池握在自己手里,這是迄今為止在電池領域最激進的傳統巨頭。

      而大眾的激進,一是為自己,二是為德國,要知道,德國到現在還沒看到什么像樣的動力電池企業。

      另一家傳統巨頭豐田,因為身處日本這個鋰電池鼻祖,國內有像松下這樣全球頂級的動力電池公司,布局電池的聲調貌似沒有大眾高調,但實際上豐田也一點不低調。早在2018年,豐田便宣布將投資130億美元,開發和制造動力電池。

      2020年4月,豐田和松下成立合資電池公司—泰星能源,豐田持股51%,松下持股49%,松下將除北美特斯拉電池工廠外的日本兵庫縣、德島縣及中國大連等動力電池廠控制權移交給新公司,這意味著豐田控股了一家擁有5100人、4座工廠的頂級動力電池公司。

      其他的汽車巨頭,也陸續部署自己的電池工廠。奔馳在全球3大洲,7個基地部署了9座動力電池工廠,寶馬則在全球三大洲 ,4個國家部署了4大生產基地。

      3

      玩得轉嗎?

      盡管傳統巨頭拿出了All in電池的氣勢,但他們玩得轉嗎?

      作為資本、技術和生產都密集的行業,要玩轉動力電池,也需要在三塊下功夫。

      首先,資本對于傳統巨頭,那都不是事,最新的財報顯示,大眾和豐田手握約400億美元現金,是寧德時代的4倍,比亞迪的20倍。

      其次,技術,由于松下、LG化學、寧德時代、比亞迪這樣的公司已經在動力電池領域深耕很久,取得了很多相關的技術專利,后來者要想趕上,技術專利是一個壁壘,但細看巨頭們的研發布局,你會發現,雖然有涉及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但他們的重心,顯然已經押注到下一代電池技術,比如大眾和豐田都很強調固態電池,豐田甚至在花大力氣研究更遠的氫燃料電池。

      如大眾重點押注的QuantumScape,已于去年年底公布其固態電池的測試結果,15分鐘就能充電80%,比傳統電池或其他固態電池路線的速度更快,在零下30攝氏度也能運行。固態電池的技術難點,包括充電時間、循環壽命、安全和運行溫度,在QuantumScape的測試結果中都得到很好的解決。

      該項成果受到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Stan Whittingham的肯定,并指出如果QuantumScape成功量產,有可能顛覆現有的動力電池。

      同期,豐田向外界展示他的固態電池技術,僅需15分鐘便可從零電量充至滿電,續航達到500公里,豐田在固態電池的專利儲備超過1000件,在車企中排名第一,并計劃在2025年實現量產。

      相比之下,不管是寧德時代,還是比亞迪,亦或是LG化學,其固態電池還甚少傳出什么突破性的進展。很明顯,大眾豐田們并沒有過多地在現有動力電池上糾結,而是早已把目光投向未來,通過大力投資下一代電池技術,以實現彎道超車,更重要的是,這種布局正在收獲成效。

      最后,是生產,正如前文所述,豐田通過和松下合資,已經有自己的工廠,產能在全球都是數一數二,大眾、奔馳、寶馬,則是自己建廠,總產能可能未必跟得上頭部供應商,但是實現產業鏈安全和自給自足,完全沒有問題,至于說規模效應如何,成本能不能比供應商還低,就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了,這種布局更像是戰略性的,至少保證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還可以在和供應商議價談判時,保留了翻桌子的權力。

      4

      未來的格局,會是咋樣?

      從傳統造車巨頭布局電池的時間軸上看,要真正實現量產,特別是固態電池,基本是2025年之后的事了,而新能源車銷量高增長才剛剛開始,而且會一直延續下去。

      國務院去年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據此預測,2025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大概在500-600萬輛,是現在2.5-3倍,CAGR20%-25%。

      換句話說,像寧德時代這樣的頭部公司在未來3-5年,仍將享受賽道紅利的釋放,增長的確定性仍然很大,而且不用太擔心傳統造車巨頭的沖擊。

      但是,2025年之后,競爭格局就可能有一個大變化,即使新能源車整體市場仍然在增長,但是分蛋糕的人多了,勢必會對參與者起到稀釋作用,進而影響廠商的市占率、排名、業務增速、客戶結構、毛利率、凈利潤等等。

      這種影響投射到資本市場,就是估值要下一個臺階,又或者說是修正。

      過去兩年,特斯拉掀起的新能源汽車風暴,席卷了全球資本市場,幾乎所有的券商、機構,都極度地看好新能源車以及產業鏈,估值也是極度地樂觀,傳統造車在他們眼里,常常被比喻為“諾基亞”的翻版,股民就更不用說了,傻子才看估值,直接滿倉干。

      但是,傳統巨頭都已是百年老店,他們更像一只只灰犀牛,不來則已,一來,可能翻云覆雨。

      現在,寧德時代的PE仍然超過170,市值7743億,超過絕大多數的傳統車企,要知道,電池始終是制造業,不管故事多美好,最終都需要均值回歸制造業本來的模樣,而這種回歸,會在兩股力量的作用下實現,一個是業績的增長和兌現,另一個則是市場自身的修正力量。

      未來電池行業會呈現什么樣的格局?

      簡單地講,就是傳統巨頭占比一片天,專業供應商也會占據一片天,因為雙方都有優勢,都有需求,實際上,傳統巨頭本身也是專業供應商的客戶,也有很多的戰略合作、共同研發項目,只是現在格局還說不上穩定,大家明面上合作,暗地里也在各自發力,最后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點,將格局穩定下來。

      5

      結語

      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會遵循孕育、生長、爆發、飽和和衰退的過程,資本市場則將這一個過程演繹得更加神奇,尤其是在爆發期,資本的瘋狂足以把未來透支掉。

      但是,盛宴總是要落幕,早早地透支未來,不過是“爽在當代”的事情而已。

      未來還會不會有資本追捧電池?

      答案是肯定的。

      但同時,去年的急漲,很難再出現,除非再來一次大放水,裹挾各方勢力去抬升估值,當潮水褪去,股票的上漲更多依靠公司自身的增長,依靠業績的兌現,這將成為未來投資電池領域最需要重點關注的東西,也是股價上漲最根本、最持久的動力。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最新新聞

    熱門新聞

    即時

    全球頂級AI創作社區回歸!海藝AI國內首發“全民娛樂化創作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新聞

    市場占比高達35.8%,阿里云引領中國AI云增長

    9月9日,國際權威市場調研機構英富曼(Omdia)發布了《中國AI云市場,1H25》報告。中國AI云市場阿里云占比8%位列第一。

    企業IT

    華為坤靈發布IdeaHub千行百業體驗官計劃,助力中小企

    9月24日,華為坤靈召開“智能體驗,一屏到位”華為IdeaHub千行百業體驗官計劃發布會。

    3C消費

    雅馬哈推出兩款高端頭戴耳機YH-4000與YH-C3000

    雅馬哈昨日宣布推出兩款頭戴式耳機,分別是平板振膜的YH-4000和動圈原理的YH-C3000。

    研究

    IDC:2025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出貨量同比暴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

    国产九九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美资源在线_精品国产自在久精品国产_成人午夜黄色影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