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雷軍在最新的發布會上高調宣布,小米要做智能電動汽車,并且預計未來十年要投資100億美元。
發布會上,51歲的雷軍用他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擲地有聲地說出:“這將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我愿意用我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
小米汽車是雷軍最后的創業夢想,對此雷軍志在必得,助他圓夢的是小米集團2020年現金余額達到1080億元,雷軍宣稱“虧得起”。
此話一出,米粉們一片沸騰,紛紛表示年輕人的第一臺新能源汽車,就是小米了。
小米出盡了風頭,雷軍也被戲稱為下一個“雷斯克”。

而另一邊,華為低調地拿下了一張支付牌照,華為支付來了。幾乎同一時間,華為發布了2020年年報,情況并不樂觀。華為的消費者業務增速驟降,僅為3.3%,在2019年,這項指標為42%,而手機業務是消費者業務的主力。
曾經在2016年Huawei Pay的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BG云服務部總裁蘇杰表示,華為不會申請移動支付牌照,但現在華為打臉了。
外界紛紛猜測,華為拿下這張支付牌照,下一步想要進軍金融和消費領域,甚至還有人說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地位懸了。
近一年來身陷囫圇的華為,做起金融來真的會有那么大本事嗎?
事實上,華為早就開始試水金融領域了。
早已試水金融
華為上線金融服務,比大家想象得都稍早,但由于打法保守,所以并未掀起什么浪花。
2016年8月,華為上線Huawei Pay功能,此舉被認為是對標同年2月上線的Apple Pay。不過此時華為并不打算拿下支付牌照,而是選擇和銀聯合作,為其提供手機NFC支付技術支持。
兩年后,華為好像開了點竅,為新手機預裝華為錢包APP,且不可卸載,在華為錢包的內部,還上線了理財、零錢、保險、借錢、信用卡等業務。
金融中最賺錢的借貸,華為也并不打算出手,而是上線貸款超市為其他產品導流,目前合作了度小滿金融、蘇寧金融、南京銀行、平安銀行等機構。
要知道,華為此前還拿下了一張小額貸款牌照——深圳市華宜貸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宜貸小貸”),具備了放貸資質。華宜貸小貸成立于2017年3月,起始注冊資本為10億,而后增資為30億,任正非之女孟晚舟還曾任董事一職。
但華宜貸小貸一直是一張棄牌,華為沒有利用這張小貸牌照放貸。這和華為的內部戰略有關聯,而且小額貸款公司就目前政策來看只能在本地展業,無法在全國放貸,那么這張小貸牌照也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了。
2020年,華為聯合中信銀行推出Huawei Card,用戶可通過華為錢包進行在線申請、額度管理、賬單查詢、消費分類和在線還款等功能。據悉,華為信用卡為邀請制,僅部分用戶有申請入口。
此前的一系列金融服務,華為并未深度參與,反而更像是順勢而為,為了控制風險走得也頗為穩妥,可以說是冷啟動。
這次,華為收購了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簡稱迅聯智付),獲得了這張支付牌照。值得注意的是,訊聯智付原先是華為老對頭中興的全資子公司,中興曾推出自己的“中興付”,但一年后出現虧損,中興將這張支付牌照出售給了被譽為證券版“銀聯”的證通公司。五年后,證通公司正式賣掉這一紙支付牌照,2021年,迅聯智付終于輾轉來到了華為手中。
早在2016年華為就開始做Huawei Pay了,為何5年后不惜打臉都想拿下這張支付牌照?
就在Huawei Pay上線的兩年后,華為曾經交出一份成績單:2018年Huawei Pay發卡量同比增長300%,交易流水同比增長350%,交易筆數同比增長400%。
從2018年后,華為的手機出貨量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也意味著Huawei Pay的增長潛力巨大,如果還不自建支付渠道,那么一直要向機構繳納通道費用,這筆賬明顯不劃算。而且擁有支付牌照能夠使展業更加合規,規避監管風險。
進一步講,自建支付渠道也是歷來各巨頭的兵家必爭之地,為的就是能在自身形成一個金融生態閉環。支付是底層的金融設施,拿下一張支付牌照,通常被認為是企業進軍金融的第一步,即打通業務與金融的隔斷,實現業務用戶到金融用戶的鏈接和跨越。
例如美團近兩年來一直在狂推自己的美團月付,近期拼多多、快手等互聯網流量巨頭也相繼拿下了支付牌照,顯然它們并不會止步于支付業務。
截止2018年底,華為在國內就有近3億智能手機用戶,華為錢包具有天然的流量入口,可以將支付作為支點,撬動背后整個金融服務產業。
為什么專注于技術的華為開始重視金融?或許財報中可以透露出一些蛛絲馬跡。
財報顯示,華為2020年消費者業務營收增長3.3%,增速達到新低。過去五年來,由于手機業務大獲成功,華為消費者業務實現了飛速增長,是集團營收貢獻的主力,2016-2019年,消費者業務營收增速分別為36.2%、45%、31.9%和42%。
制裁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據權威機構Canalys報告顯示,2020年大陸市場華為的手機出貨量為1.23億臺,出貨量和市場占有率迎來雙降,年度出貨量下降13%,四季度的市場占有率也從2019年的38%降至22%。
以上的統計數據還包括榮耀手機的出貨量,但去年華為不得不斷臂求生,忍痛將榮耀手機售出,獨立后的榮耀手機與華為再無瓜葛。
手機業務是華為消費者業務的收入支柱,但隨著芯片庫存的消耗,這種下滑趨勢在2021年可能會更加嚴重。運營商業務也陷入了停滯狀態,增長率為0.3%。有分析稱疫情使得多數通信工程無法繼續,英國等國家也宣布與華為停止在5G領域的建設。
兩大業務受挫,華為不得不尋找新的營收增長點,而流量變現的方式無非那么幾種——電商、游戲、直播、廣告和金融,但華為作為設備廠商沒有類似抖音那樣的巨型流量入口,而游戲等內容也需要較長的投入周期,金融是較為容易的變現方式之一。
華為已擁有近3億手機終端用戶,未來打造金融增值服務的潛力是無限的,因此拿下支付牌照,增強用戶粘性,其實是迫不得已又順勢而為的舉動。
不過這條路,早就有人替華為走過了。
慢一步的華為
在手機廠商系的金融布局中,小米可謂是先行者。
2014年,國內互聯網金融剛剛興起時,雷軍就成立了小米金融,隨后小米的金融版圖逐步擴大。目前,小米已將第三方支付、網絡小貸、銀行、虛擬銀行、保險經紀、融資擔保、保理等牌照收入囊中。去年,小米集團還率先拿到了一張消費金融牌照。
2018年,小米金融從集團中拆分出來,成為了獨立運行的機構,如今已更名為天星數科。近年來,天星數科發力小微金融和個人信貸業務,如今天星數科的to B業務已累計放貸超千億元。
小米一馬當先,OPPO和vivo也緊隨其后,開始積極地籌備金融部門,尋求相關金融牌照。2019年,OPPO還找來了原小米金融信貸業務負責人擔任OPPO金融CEO,被認為是劍指小米。
從上圖中可看出,在四大手機廠商中小米的金融牌照數量和業務規模都名列第一。
但另外兩家卻沒有這樣的好運氣。從去年起,OV兩家的金融事業掌門人相繼被曝離職。2020年9月,OPPO金融CEO陳曦被爆離職,陳曦此前一直擔任小米金融信貸負責人;而今年3月,vivo數字金服中心的總經理王磊也告別了vivo,王磊此前是網易金融的總裁。
難看的業績或許是兩位掌門人離開的原因,OPPO金融發展至今,自營業務的信貸余額超過5億,而vivo并未公布相關數據。
另一方面,來自頂層的監管更讓OV兩大手機廠商的金融業務處于尷尬地位。
2020年11月2日,一紙《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橫空出世(下稱《新規》),要求網絡小貸公司的注冊資本不得低于50億元,并且與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開展聯合貸業務不得少于30%的出資比例。
除了網絡小貸牌照,OPPO和vivo手中并沒有其他金融牌照,但這手上張牌照已然失去含金量,它們不像小米那樣進可攻退可守。
缺少牌照,是OPPO和vivo金融事業前進的攔路虎,而如果不拿下含金量更高的牌照,除非加大資本注入,那么又將成為一把絕命刀。
如果華為想要盤活手中的3億用戶,那么橫亙在華為面前的,也有牌照門檻這一難題,但憑借華為的資本和背景,拿下消費金融牌照或者銀行牌照或許也不是難事。
華為并不缺少消費場景,華為的手機、智能家居以及智能汽車等業務,都可以將金融服務嵌入其中,未來的增長空間巨大。
不過更大的難度在于華為自身的金融造血能力,從一個硬件大廠到軟件的搭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流量、場景以及相關金融配套的落地,這都離不開高層對于金融業務的重視,但手機廠商通常缺乏這樣的意識與基因。
此外,近幾年監管對于金融行業的收緊也使得金融的盈利能力逐漸走低,互聯網金融已經沒有什么故事可講了,就在去年年底,全國的P2P機構已從高峰值5000多家,逐漸清退到了0家。
雷軍能高調地說出要all in造車,但任正非顯然不可能向世界宣布要去放貸。
顯然,華為的屬性以及監管環境決定了它可能并不會大舉進軍金融領域,但上億的自生態內部流量如果運營得當,仍然有利可圖。
尾聲
有不少分析認為,華為支付將挑戰現有的支付格局,但是曾經蘋果Apple Pay在國內市場的失敗卻印證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難以被撼動的事實。
同蘋果一樣,華為的Huawei Pay正好也屬于NFC支付,五年前蘋果尚未攻下支付這座城池,雖然手握支付牌照,但如今身為“泥菩薩”的華為又如何能重磅出擊呢?
況且華為是一家專注技術型的公司,金融基因并不強,難以在支付領域向巨頭們發起挑戰,當用戶更換手機品牌后,也會流失一部分支付用戶。
但未來一定沒有市場嗎,并不。
我們可以將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去年央行數字人民幣在小范圍實驗成功了。
屆時,可能會形成一個繞過支付寶和微信的新的數字支付體系,但身為第一移動終端的手機廠商是不可或缺的,到那時候,小米、華為、OV等手機廠商系支付的春天或許將來臨。
你在第一層,巨頭們已經在第五層了。
參考資料:
1.界面新聞——華為的2020:營收凈利在夾縫中增長,消費者業務增速驟降
2.經濟觀察網——Huawei Pay成立兩年后:發卡量增長300%,交易流水增長350%
3.新流財經——華為打開“錢包”搞金融,嚴卡入圍白名單,誰能拿下華為3億月活?
4.新流財經——vivo金融掌門人出走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