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有媒體稱OPPO 內部員工爆料該公司 CEO 陳明永密集調研智能汽車產業鏈,正籌備造車。消息稱,陳明永已經在產業鏈資源和人才方面摸底、調研。而且陳明永已會見寧德時代中國乘用車事業部總裁,自動駕駛、座艙方面人選也開始招募。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發諸多媒體關注,熱度頗高。OPPO官方對此不做評論。最近一段時間,互聯網公司,硬件公司紛紛造車,百度、小米、滴滴、華為紛紛入場,如今OPPO也傳出風聲,OPPO真的會下場造車嗎?我們來看一下。
OPPO手機的天花板
雖然現在OPPO是以手機知名,但是在OPPO起家的時候它并不是一家手機企業,而是一家MP3企業。
當年手機行業的老大是諾基亞、愛立信、三星,中國企業造手機的是海爾、TCL等家電企業,OPPO和魅族一樣,是制造MP3播放器的企業。
OPPO起家是憑借不錯的品質和一流的廣告,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獨立的MP3市場很快萎縮,產品進化到可以看視頻的MP4。之后是MTK方案手機的出現,可以直接聽MP3,看MP4,這個時候OPPO推出音樂手機,視頻手機,正式進入了手機市場。
OPPO的手機品質一直不錯,在魚龍混雜的市場中很快脫穎而出,而且OPPO的品牌廣告都很強大,享自由的廣告讓很多小女孩辭職旅游。
后來,手機從功能手機發展到智能手機,OPPO在初期Find失敗之后,很快找到節奏,Finder和Find5之后,在R系列上崛起,成為中國的手機行業巨頭之一,延續至今。
但是,手機也是有天花板的,全球智能手機人手一部也就是這么多,在大家都有智能手機之后,升級速度會變慢,這個時候天花板就有了。
蘋果遇到這個問題,小米遇到這個問題,OPPO也遇到這個問題。
OPPO的求變
從智能手機擴散出去,小米找到的是平板、電視,進而是智能家電產品,在這方面小米成績不錯,小米電視等產品已經占據了相當的市場份額。
蘋果不掙小錢,而是把目光盯著高利潤產品,無線耳機、手表這些東西都是成本低售價高的展示品。蘋果也很成功。
華為是很好的跟隨者,蘋果造什么華為造什么,小米造什么,華為造什么,華為依靠其強大的實力,也有相當的市場份額。
OPPO的路線和華為差不多,但是入場比較晚,沒有先發優勢。在產品上,受制于上游產業鏈,OPPO也很難作出明顯的差異化。這樣OPPO還是以主業為主,出了與手機直接關聯的耳機、手表,其他產品的營收比例不太高。
在這種態勢下,OPPO把目光放到汽車上是可以理解的。電動車目前還在高速增長階段,而且產業鏈成熟,造車難度有所下降,而汽車行業的市場很大,單價很高。
同時,在資本市場,電動車有特斯拉這個流量明星,資本估值很高。蔚來和小鵬的市值都不錯。
所以,各家都紛紛入場造車,OPPO自然也要調研調研。
OPPO會真的下場造車嗎?
小米能入場干很多事情,這是因為小米有性價比定位。小米一入場,總是能用比較便宜的價格帶動銷量,產品品質至少可以保證能用。
而OPPO的品牌定位要高一些,入場的價格會高一些,這決定了OPPO進入一個新領域的時候,定位不會太低,而產業鏈不一定能支持OPPO造出高人一等的產品,所以OPPO要下場會謹慎一下。
但是,OPPO有一個子品牌Realme,還有一個一加,這些品牌,是可以與小米直接競爭的,所以OPPO即使造車,很可能用子品牌去造,隔離主品牌,與小米開展競爭。
電動車行業,華為是準備做核心技術2B,小米和OPPO會更傾向于2C。如果小米造車,OPPO很有可能用子品牌去跟進。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