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老虎證券舉辦七周年Open Day,F場多位來自一二級市場的投資大咖和業界人士,針對當前的市場行情和未來前景做出分析和預測。針對當前資本市場上最熱的上市方式之一SPAC IPO,真成投資管理合伙人李劍威向觀眾分享了對SPAC市場的觀察和對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

李劍威表示,SPAC并不是剛出現市場上的新鮮事物,但從2020年下半年起,SPAC在資本市場上已經變成一種重要的融資方式,2021年第一季度有超過79%的公司選擇SPAC的方式上市。新冠疫情是SPAC走向風口的催化劑之一——疫情之后多輪刺激措施,讓市場上的流動性更加充足,散戶和和新晉股民也對于這種新的投資方式持開放態度。在風口之下,越來越多的知名人士成為SPAC的發起人,如軟銀集團孫正義、NBA巨星奧尼爾和來自中國的李寧等。

針對為何越來越多的公司希望通過SPAC上市,李劍威表示,“對于有上市計劃的公司而言,SPAC是一個非常有效率的通道。”傳統的IPO通常需要一年左右,需要通過很多審計師、投行、律所,定價過程也十分繁瑣,之中需要很多籌備工作。但在SPAC結構下,計劃上市企業只需要與SPAC發起人進行溝通,通常三至四個月即可完成,過程簡單且確定性高,對于標的公司來說或者計劃IPO的CEO而言,SPAC提供了更快且明確的上市路徑。東南亞的“滴滴+美團”Grab,就已宣布通過SPAC上市。

對于投資者而言,早期參與SPAC是一個相對比較安全的方式。如果SPAC募集或沒有找到合適標的,也可進行贖回,甚至還能得到利息。SPAC的風險處在并購階段,此時估價會出現巨大波動。并購之后如何通過SPAC獲得收益,李劍威表示,“投資人要關注并購標的所處的行業賽道和商業模式,同時要關注公司的基本面。”

盡管SPAC投資火熱,但很多主流的聲音認為SPAC是泡沫。巴菲特和芒格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指出,SPAC不僅是毒藥,還在并購市場上分流了他們的潛在標的。SEC也開始對華爾街的SPAC狂熱進行調查并發布新規。“公司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無法證明盈利能力,中國過去有SPAC有三、四家上市,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可以證明自己。”
針對SPAC將如何挑選并購標的,李劍威坦言,操盤SPAC項目與VC/PE項目有很高的相似度,真成投資會把所有的投資機會分成四個象限,橫軸定義基本面的增長質量,包括市場大小和發展速度、產品差異化、產品后期的路線圖、團隊的愿景和執行能力、現金流情況,縱軸則是投資人的共識程度。投資人普遍希望投資處在第一象限價基本面良好且有合理估值的企業。“如果標的的基本面增長質量高過投資者的共識程度的話,我們有機會取得超額收益。”

對于SPAC未來的發展,李劍威認為,SPAC是公開發行股票的合法途徑,它將持續存在并繼續在IPO市場中發揮重要作用。盡管SPAC IPO和合并會進一步受到監管,但因其經濟性和高效性,更多營收上尚處于相對早期但具有巨大增長潛力的高科技好公司會通過SPAC上市。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成功SPAC會由知名且項目資源豐富的風投和私募機構發起,使得SPAC成為專業選手的競技場。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