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回歸OPPO,可以說是繼華為被制裁丟掉榮耀之后中國手機市場又一新的變局。
牽手成為一家人的OPPO和一加,是否會動搖現有的國內手機格局呢?
目前手機市場已經形成華為、小米、藍綠兩廠并存的局面,要想打破目前局面只有其中一家的力量變大,對其他品牌將會形成壓倒性的優勢,而一加和OPPO的合并就導致了這個局面。
1+1等于幾?
劉作虎剛開始也在OPPO任職,七年前發了一條離職微博后,劉作虎出走OPPO走上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去年劉作虎表現出越來越和OPPO親密,隨著一加9系列的發布,一加拋下了自己的氫OS,選擇了OPPO自研的ColorOS。
另一方面,廣東歐加控股作為OPPO母公司的控股公司,同時又控股了一加的母公司,可以說OPPO和一加“血緣關系可不淺”。
而獨立運營了七年的一加也成績不菲。一加今年第一季度在歐洲創下了銷量漲幅388%的歷史記錄。
勢不可擋的一加為何要投入OPPO的懷抱?答案是想造車。當然往深了想,OPPO和一加之間的結合,也是大勢所趨。
OPPO更加注重年輕消費者,而一加則更偏向于高端機市場,優勢在于線上營銷,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全球高端市場一加的份額僅次于華為。
如今一加被OPPO收入囊中,不僅意味著業內格局將再次洗牌,也是OPPO進軍高端市場野心的彰顯。但問題是1+1是不是一定大于2,這還是未知數,恐怕合并的效果究竟如何還要等待時間來驗證。
不少分析師認為,OPPO吃掉一加可能會對小米造成很大的威脅。原本小米已經取代華為成為手機市場的龍頭老大。而OV藍綠兩廠雖然在性價比方面具備一定的優勢,但在市場份額上始終無法和小米相提并論。
如今小米已經初步登入高端機市場,OPPO和一加的合并必然會打破小米之前的布局。

一加為什么要賣身
OPPO在吞并一加之后,就可以填補上華為在高端機市場留下的空缺,有消息稱華為今年Mate旗艦手機將會首次“斷更”。
還有一點就是,造車風口之下OPPO創始人陳明永打算讓劉作虎參與部分造車工作。OPPO申請注冊了一個“OCAR”商標,OPPO入局智能汽車制造的意向很明顯了。
但前景尚不明晰的造車局勢,讓大家對OPPO入局互聯網造車的態度抱有懷疑。
互聯網基因十足的一加,身世似乎撲朔迷離,這樣一個小眾手機品牌讓別人以為它是國外品牌。
6 月 18 日,前錘子科技產品經理朱海舟也被一加挖走當手機軟件產品經理。
一加的大動作頻繁。在今年的一加發手機發布會宣布使用 ColorOS 就可看出些端倪。
2014 年一加發布了第一款手機。2015 年一加發布氫 OS 。
氫 OS 貫徹輕體驗,化繁為簡。由于氫 OS 遵循原生安卓設計風格,從而成為審美疲勞的國產 UI 中的一股清流。對極客、發燒友的友好也讓其收獲不少好感。
氫 OS 和一加曾經是極客玩家的象征。小眾的一加似乎找對了自己的定位。
一加 7 Pro 強悍的性能配置、無挖孔劉海的真全面屏、美觀簡約的工業設計。而 2K 分辨率 + 90 Hz 刷新率屏幕在當時更是僅一加一家。
這款產品也使一加手機成功出圈。打出了知名度的同時吸引到大批新用戶。
但由于一加手機過于原生化的系統,功能的缺失顯得水土不服,原本初心是簡約最終變成了簡陋。
而且氫 OS 功能上的更新進展緩慢,軟件體驗差。官方也曾亡羊補牢,發布過新版本系統,但系統更新依舊功能缺少,用戶體驗不佳。
所以一加使用 ColorOS 系統全面替代 氫 OS 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國外還是搭載氫 OS
畢竟一加如果固步自封繼續使用受人詬病的 氫 OS ,就會流失用戶,一加回歸 OPPO 也可以說是意料之內,情理之中。
劉作虎的選擇
華為和榮耀曾經是一家,華為吃掉高端市場份額之后,讓榮耀背靠華為占有中低端市場。
隨著華為被制裁,受到芯片供應不足的影響,榮耀被“趕出家門”。
不同的是,OPPO和一加的關系只不過創始人曾經在OPPO干過。但是現在OPPO卻將和一加整合,一加將成為OPPO的子品牌。
不論是華為和榮耀,還是OPPO和一加。都有一個共同目標,那就是“活下去”。
一加之所以心甘情愿被OPPO整合,可以說為了一加能夠活下去。
這也就是為什么劉作虎在一加發展的關鍵時候,要將自己一手創立的品牌拱手讓人呢?
核心原因是隨著大手機廠商的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其壟斷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小廠手機在競爭中慢慢處于劣勢,包括一加。
舉個例子,華為,小米,OV的市場份額加起來,已經占了總市場的九成。可以說小廠手機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劉作虎只有兩個選擇,要么頑強掙扎下去要么成為OPPO的子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一加和OPPO合并,某種程度上加快了小廠手機的消亡,只有魅族還在單打獨斗負隅頑抗。
劉作虎在接收OPPO手機業務一年后,他就辭去OPPO副總經理并在年底宣布創業,一加正式誕生。
值得注意的是,劉作虎去年就已經作為歐加控股高級副總裁回歸OPPO。
今年以來,一加動作很頻繁。
隨之而來的就是越發明顯的一加與OPPO的融合趨勢。
融合了OPPO、一加、realme三個品牌系列產品的歐加商城取代了OPPO商城,足以見得一加和OPPO的關系已經寫在臉上了。
OPPO今年一季度全球市場出貨量為3760萬臺,10%的市場份額讓OPPO全球排名第四。OPPO的市場地位或許會因為一加的加入而進一步加強。
反其道而行之
一加和OPPO的合并,似乎和目前手機行業的主流方向反其道而行之。
畢竟如今的手機行業里“合并”其實是極為少見的事件,“分家”才是時下的潮流。
小米拆分出了Redmi,vivo分出了iQOO,魅族打算復活魅藍,走上正軌的新榮耀,也宣布將把Play系列打造成互聯網獨立品牌。
手機廠商愛“分家”的原因是,分家后的獨立品牌可以迅速鋪開,覆蓋到更為廣泛的價位。
除此之外,“分家”后還可以根據差異化的品牌定位,從而有針對性的覆蓋到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比如重度游戲愛好者青睞的游戲手機。
成功“分家”的廠商由于有了獨立品牌覆蓋中低價位,原來的主打品牌就能放開手腳,提升產品定位和價格,進而改善品牌形象。比如小米把中低端留給紅米,自己去做高端機,華為把中低端給榮耀來做,自己去做高端旗艦。
一加手機一直和高性能,旗艦,極客這些標簽掛鉤。因為一加的高性能、極客風是一加相比其他廠商的更為明確的“人設”。所以一加定位的獨特性,使得它比其他品牌更難以放開手腳。
另外,一加與OPPO之間多年的“親密關系”讓兩者的合并看起來水到渠成。
一加手機與OPPO手機極高的相似度讓人猜想,或許一加早已在一定程度上與OPPO共享了供應鏈。
這種供應鏈層面的共享,在去年劉作虎回歸OPPO后直接被擺在了明面上。
OPPO“吸收”一加說實在或許不會有任何的違和感。
不管是OPPO用戶還是一加用戶說不定都樂意看到這樣一個結果。
除了手機賽道,這次合并還事關IoT賽道。
一方面手機廠商都知道做IoT生態的必要性,既能為廠商擴充產品線“增產增收”,又能在生活中“綁緊”消費者,增加用戶黏性也就是對品牌的依賴程度。
一直很低調的OPPO最近變得高調起來,除了與一加完成整合,以及造車動作之外,又有消息稱,OPPO正在進軍智能健身賽道。
OPPO的戰略越來越傾向于四面出擊以至于產品遍地開花。OPPO目前已面向芯片研發、智能汽車、智能家居、智能健身等多個領域啟動或者即將布局。
除了FITURE為代表的十幾家智能健身鏡廠商外,華為、蘇寧、海爾等巨頭也試圖分一杯羹。
可以說,當OPPO、華為、小米這樣的科技巨頭瞄準了智能健身,必然會對其他玩家造成威脅。畢竟科技巨頭在技術、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對其他廠商幾乎就是一次降維打擊。
但OPPO的廣撒網策略會不會像格力那樣失敗告終,恐怕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但是作為一家在海外市場口碑影響力都足夠大的品牌,出海的一加早已在海外推出了多款智能電視、智能手表等IoT設備。
通過這樣的一次合并,讓OPPO自己的IoT生態來了個大升級。
這是否會影響到整個市場格局,就需要時間來告訴我們答案了。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