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tatista公布了一組最新數據,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國的用戶規模遙遙領先其它國家。中國擁有超過9億智能手機用戶,作為對比,印度有4.39億,美國只有2.7億,加起來還沒有中國的多。

根據Strategic Analytics發布的最新銷量數據,去年第四季度,國內手機市場蘋果占17%、華為占19%、vivo占17.8%、OPPO占17.2%、小米占12.5%,而三星淪為others。
放眼全球,雖然總體銷量大頭基本都在三星和蘋果身上,但是在國內,國產手機占據了整個中國手機市場的大半壁江山,由此可見國人對國產品牌的認可度還是比較高的。
在國內,不管是哪個廠商,在產品線的鋪設以及品牌構建都有著特殊的理解,那就是針對性強。突出手機的某些賣點,其它部分則采用成本較低的硬件。滿足特定消費者的同時,也能適當降低機器成本和售價,形成相對應的產品優勢。
手機廠商想要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獲得更多的利潤,必須要有足夠龐大的用戶基數支撐。在國內多數智能手機用戶在考慮購買手機的時候預算都在兩千到三千以內,這個價位段恰好是國產手機競爭最激烈的前線。
外國的廠商往往著重品牌的調性和質感的打磨,與國產的同價位機器相比,硬件配置失去競爭力,難以在國內市場獲得足夠的用戶群。無法樹立品牌形象,必然加速用戶的流失,影響份額和利潤。
另外,要留住用戶繼續使用或者購買同一品牌的產品,形成粘性是廠商必做的功課。最直接的體現便是操作系統,比如iOS。為了習以為常的iOS,一臺iPhone在用戶手上都能使用很長時間。下一臺繼續購入iPhone的消費者更不在少數,可見iOS強大的用戶粘性。
![]()
從今年的手機市場情況來看,廠商為了保持足夠的熱度,會在同系列的產品線上延伸出更多的配置小改款式,面向更多細分定位的消費者。而且各個廠商最近在操作系統上的大動作也正說明了國產機器從硬件競爭到塑造良好體驗的方向轉變。硬件上的同質化,就用軟件上的差異化彌補。
受到美國制裁的華為,讓出了國內手機市場相當一部分的份額,在今后的一段時間里國產手機的競爭將會進入白熱化階段。除開定位明確的產品,良好的用戶體驗更能留住消費者的心。在這個事情上,除了蘋果以外也很難有其它國外廠商的機會了。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