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蓋著被子,旁邊放著零食,看喜歡的文藝片或者恐怖片,想暫停就暫停,想快進就快進,就很舒服。”裴亞如此描述她的投影儀使用體驗。
投影儀越來越受到年輕消費者追捧。微博和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時不時有人曬出在家看投影的照片,昏暗的房間亮著一塊大大的畫面,溫馨又舒適。僅小紅書單個平臺,以“投影儀”為關鍵詞的筆記數量就達到13萬篇。已經擁有的用戶在測評和分享投影儀觀影體驗,有購買欲望的則到處求推薦。

家用投影是投影機行業的一個細分市場,2013年時的銷量還只有幾萬臺。彼時的投影機大多用于商業和教育,進駐到家庭里的少之又少。但現在,家用攝影機的年銷量已經達到百萬量級。
2021年上半年,國內投影儀市場的銷量超過了231.2萬臺,同比增長43.3%。作為投影儀的挑戰對象,電視機這兩年的日子卻并不好過:上游漲價、下游跌量,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額規模已經連跌四年,市場大幅萎縮。奧維云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彩電銷量為1994.5萬臺,同比下降15.6%。
一個快速上升,一個大幅下降,這樣的趨勢似乎很容易讓人聯想:電視機是不是要涼了?答案是否定的。電視的市場體量仍然巨大,每年四千萬臺的零售量對于智能投影幾百萬臺的數據來說,幾乎是碾壓性的優勢。
可以說,投影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難以超越,甚至永遠都替代不了電視機在家庭中的地位。但不可否認的是,投影產品憑借自身優勢,正在慢慢打開市場,開拓著家庭消費的新視聽場景。
進擊的投影
投影儀自誕生以來,長期以辦公、教育等商用場景為主要應用場景。在會議室或者教室,投影儀這樣的“大件兒”一般都需要專業人員做好調適才能投入使用,設備得擺放在相對固定的位置,正對著投影屏幕。在商用場景下,用戶一般對投影設備智能化和音質畫水平要求不是很高,能投、能看、能聽就夠了。
所以,投影儀雖存在多年,但易用性、畫質、音效等各項性能仍不成熟,家用投影在前些年一直處于極其窄眾和“效果不理想”的狀態,存在著調試難度高、音畫質水平差等諸多痛點,難以得到普及性的應用。
直到智能投影產品的出現,打破了商用和家用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
智能投影儀與傳統投影儀最大的區別在于,智能投影將曾經只在商用領域的技術運用到家用領域,并將投影、音響及智能電視相互融合,通過算法和軟件系統,將投影變得更加智能,像手機一樣開機即用,可以鏈接網絡并獲取資源,讓用戶隨時隨地享受沉浸式的大屏。
隨著智能投影的技術升級,現在的投影產品基本都帶有自動梯形校正、光學變焦、自動對焦及失焦補償等功能,開機后可以自動調節成端正的畫面,不再需要人為手動調焦,畫質也不會因為投射的畫面放大或縮小受到損害。
此外,原來的投影儀大多沒有內置音響,如果需要播放聲音就得外接音響設備,但現在的智能投影已經配備了音響裝置,具備了獨立的音視頻播放能力。
極米科技董事長鐘波向我們介紹,現在的不少投影設備已經在智能化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提升,不僅能夠在復雜的空間環境下自動避開墻面障礙物,迅速定位合適的區域并投射出方正清晰的畫面,還能根據當前環境的光線明暗和投射內容,對畫面的亮度、色彩進行實時智能分析調節,提供更好的視聽效果。
有了智能化操作系統的加持,視頻網站上的資源也可以輕松接入。目前,國內主要內容商都已經在智能投影領域發力,與投影設備商建立合作關系,包括愛奇藝、騰訊視頻、芒果TV、優酷、嗶哩嗶哩等。換個角度來看,現在的投影儀已經成為重要的內容入口,成為物聯網時代的重要終端。
投影儀的易用性和功能性在不斷提升,價格卻仍然非常友好。
淘寶上按價位排序,最便宜的一款家用投影儀售價僅為168元,可以與手機連接,投射出20英寸-60英寸的畫面。可以搭載智能系統、實現wifi上網的智能投影儀,300塊左右也能入手。當然,低端產品在品質和性能上肯定會有所缺失,但這樣的價位就能帶來大屏體驗,還要什么自行車呢。
根據行業媒體“投影時代”的報道,在智能投影創新進步的過程中,高品質產品的價格也在降低。例如,上半年長虹將采用500ANSI流明(該數值越高,屏幕的顯示亮度越高)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數字光線處理,指利用數字微反射鏡陣列進行光線調制的投影方案)技術的智能投影機帶入了2000元以下的價格區間。1000ANSI流明的產品價格也已經從5000元檔位下降到3000元檔位。
投影儀就這樣憑借親民的價格和進步的品質逐漸打開市場。洛圖科技最新的《中國智能投影儀市場追蹤報告》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投影儀累計銷量達到231.2萬臺,同比增長43.3%;銷售額達到53.9億元,同比增長41.5%;上半年每月銷量均實現同比增長。預計2021年中國智能投影儀市場銷量將達到450萬臺。
真香的投影
鄭欣在北京漂了三年多,在她看來,電視機對于北漂的出租屋來說就像是一件奢侈品。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被安排進狹小的空間,這里已經難以容下電視機前的休閑。可鄭欣偏偏是個喜歡看劇、看電影的人,手機和電腦的小屏并不能給她帶來盡興的觀影體驗,于是她購入了一臺投影儀,千元左右。
像鄭欣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居無定所,投影儀方便搬家。再說了,電視也沒地方放。”林磊是個重度游戲玩家,住的小出租屋里連個大點的顯示屏都放不下。對于林磊來說,投影儀是一個低成本的萬金油,哪里需要往哪搬,能夠簡單滿足他看直播和玩游戲的需求就足夠了。
除了輕巧方便,氛圍和幸福感成為年輕人十分看重的附加值,這也是在電商平臺的投影儀產品評價中出現頻率極高的字眼。
“擁有投影儀之后,就有那種置身電影院包廂的感覺,拉上窗簾,感覺整個世界都只剩下這個屬于自己的角落。”裴亞說。而且,這一切的成本只有400多元:投影儀300多、幕布40、投影支架30多。
用了五年投影的小張接觸過很多產品,甚至自己買回家好幾臺做測評。他喜歡投影儀的畫面質感和屏幕體驗。“屏幕更大,視覺更開闊,畫面質感也不同于手機、平板或者電視。我給一些朋友推薦之后,他們普遍的反饋是,用過投影看劇打游戲就不想再用回電視或者平板了。”
在周成看來,投影儀的“香”則體現在個性和酷上。身邊人裝修千篇一律換了大屏電視,周成不想隨波逐流,于是便花5000多元入手了一臺某品牌旗艦產品,搭配80寸的抗光幕布,放在剛裝修好的房子里,看起來十分簡潔大氣。
簡單、便捷、裝飾、低成本打造觀影氛圍……投影儀在不同的消費者眼中散發著不同的光輝,可是投影儀都這么香了,為什么還是干不過家里的“老大哥”電視機?是投影儀做的不夠,還是電視的地位難以撼動?
為什么還是打不過電視?
眾所周知,電視是一個家庭靈魂般的存在,數十年來霸占客廳的中心位置,已經成為家庭必備的幾大件之一。在不少長輩看來,哪怕買回去不怎么看,家里也要有這么個東西,周成的父母就對他不買電視一直耿耿于懷。
第一家電網此前曾撰文提到,投影儀雖然市場規模不斷增大,但取代電視仍然是偽命題。
首先,電視在國內的覆蓋率仍遠高于網絡。在廣大農村和偏遠地區,有線電視絕對是影響力最大的媒介。依托互聯網發展的家用投影產品基本上觸達不了這類人群,也自然難以收割這部分市場。
其次,電視機進入到家庭的幾十年里,用戶已經養成了回家看電視的固定習慣,而智能投影儀產品近幾年開始才正式邁向家用市場。與電視相比,投影儀還是個“新人”,短時期內恐怕很難改變用戶傳統的習慣。
此外,電視機的性能和成像質量是普遍優于投影儀的。同樣的光照條件下,電視屏幕可以被清楚看到,投影儀投射出來的畫面卻白茫茫一片,只能在關燈、關窗簾的情況下才能有比較好的觀影效果。梅靈千元左右的小投影儀流明值有限,在白天有光照的情況下觀影效果是不太好的。“我有次白天在家看劇,得時不時地拿手去拉一下窗簾,被光線照到的那部分畫面,泛白到讓人看不清楚。”
從存量市場來看,有業內人士估計,目前家用投影儀行業存量市場規模也就在千萬臺上下,而電視機的存量差不多在4億臺左右。雖然投影儀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熱度較高,但對于整個國內的消費市場而言,投影儀入戶還比較陌生。
顯然,投影儀不是一個剛需產品,更多地是為消費者帶來區別于電視的休閑感與品質感。不少家庭在客廳里擺著電視,臥室里放著投影,二者互為補充,成為家庭休閑場景里的重要構成部分。
在家電的新興賽道上,投影儀的滲透率做的還遠遠不夠,未來市場有著較大的增長空間。“目前家用投影市場仍然處于飛速發展和普及的階段。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認識和了解到智能投影在大屏沉浸式視聽體驗上的優勢。”鐘波表示。同時他也坦言,年輕一代消費者是他們的主要目標客戶群,“他們對于電子產品和新技術的接受度更高,只要產品能夠解決他們的需求和痛點,他們就愿意為產品買單。”
在投影儀的供給市場,入局者們仍然摩拳擦掌,搶奪快速擴張的市場。極米方面表示,他們會積極投入研發資源,探索行業前沿技術,鞏固極米在圖像自動校正、畫質優化等領域的技術壁壘,使公司產品的使用體驗不斷優化;當貝也在不斷研發新品,今年新推出的當貝X3配備聯發科的高性能芯片,3200ANSI流明打破行業壁壘,成為行業旗艦代表之作;堅果則在力推超短焦LED投影產品,舉起了場景升級的大旗,號稱要擺脫抗光幕布的束縛。
可能在電視機面前,投影儀永遠都是“弟弟”,但現在這個“弟弟”也已經能夠獨當一面,撐起一片自己的天空了。
來源于微信公眾號“ 半熟財經”,作者:李瑩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