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由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李書福創辦的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宣布進軍手機領域。此前“吉利造手機”的消息得到了證實。
具體而言,星紀時代的產品將定位高端,市場目標則已直接指向全球,“整合全球技術和資源”的描述或在表明吉利體系對于相關項目的重視程度。
該項目總部落戶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定位高端智能手機,整合全球技術和資源,服務全球市場。
在小米等手機市場主要品牌下場“造車”后,吉利的這番操作看似頗有些你來我往的意味,但“頭腦一熱”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的。
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是物聯網時代重要的兩大智能終端,都具備很大的發展空間。
特別是在萬物互聯趨勢興起、終端廠商追求場景價值更大化的當下,對于巨頭來說,將移動場景和出行場景打通,也可以建立更強大的技術和生態壁壘。
當然,由于拓展了增長想象空間,這也有利于他們提升各自在資本市場的表現。
從這里來看 ,小米“造車”與吉利“造手機”,方向相對,但道理相通。
從可行性來說,吉利一方面資金充足,另一方面吉利多年從事汽車制造在供應鏈管理上并不缺少經驗。當然,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吉利體系在手機品牌認知度、營銷渠道等的建立方面都需要時間,即便涉及制造,手機與汽車也有不同。另外就是,手機市場當前基本固化的格局,很可能并不適合毫無行業經驗的新玩家,除非在產品本身和運營模式上都能較現有品牌形成明顯差異且切中用戶痛點。
考慮到這種情況,吉利“造手機”行動背后的主要意圖,大概率超出手機本身。
吉利近年來的多元化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由汽車制造企業向出行科技綜合體的轉變,從中國汽車企業向全球科技巨頭轉型升級。
如果從吉利的核心業務而言,李書福曾表示,汽車行業變革已經開啟了產業鏈調整、生態圈擴大的時間窗口。考慮到汽車智能化與網聯化的深入發展,手機,作為可以全時在線且緊貼用戶的終端,必然是這個生態圈中的重要一環。
從更宏觀的業務布局來看,吉利的多元化也有內在的邏輯,智能手機、智能汽車、衛星互聯網等全面的布局,可以拉通未來生活、商務、娛樂等智慧場景,構建具備更高維競爭力的產業生態。
當然,至于吉利布局手機未來收效如何,還有待時間檢驗。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