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平臺 Twitter 和軟件服務公司 Salesforce 的創始人都發生了職位變動,Twitter 聯合創始人 Jack Dorsey 卸任 CEO,Salesforce 創始人 Marc Benioff 成為聯合 CEO。
谷歌、亞馬遜、Netflix 等大型科技公司對他們的用戶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也為他們自己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價值。但這些公司的另一個共同點是,它們的創始人都退出了歷史舞臺。
外媒沿著時間線進行了梳理,發現近幾年來,微軟、蘋果、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要么下臺,任命新 CEO,要么開始與他人分享權力,擔任聯合 CEO。

十大科技巨頭創始人的退出史
微軟 —— 從 2000 年開始,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的離職經歷了多個階段。在 2000 年比爾蓋茨卸任 CEO,2008 年正式宣布辭去微軟執行董事長的全職工作,不再管理微軟的日常事務,2020 年辭去董事會職務,自此告一段落。微軟目前由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掌管,他兼任 CEO 和董事會主席。
比爾蓋茨離職后將更多的時間放在了慈善事業上,包括全球健康、發展、教育和氣候變化上。應納德拉的請求,比爾蓋茨將繼續擔任納德拉和公司其他領導人的技術顧問。
蘋果公司 ——2009 年 1 月蘋果前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Steven Jobs)發出聲明,將接受治療,由蒂姆・庫克(Tim Cook)負責蘋果的日常運營。2009 年 6 月,喬布斯休假近 6 個月后重返蘋果,隨后在 2011 年永久任命蒂姆庫克為首席執行官。但大約在擔任蘋果 CEO 10 周年之際,蒂姆庫克表示,十年后他可能就會離開蘋果了。
2011 年 8 月 24 日,喬布斯辭去 CEO 的職務,將蘋果留給了他的繼任者庫克,僅僅六周后,喬布斯就去世了。這十年來,蘋果的市值已經超過了最賺錢的石油公司。在庫克的領導下,蘋果的 Apple Watch、AirPods 大受歡迎,AirPods 也被認為是整個庫克時代的象征。
阿里巴巴 —— 國內知名的電子商務企業,在 2013 年馬云宣布卸任 CEO,并于 2019 年辭去執行董事長一職,阿里巴巴 CEO 張勇接替馬云擔任董事長一職。今年馬云所負責的螞蟻集團 IPO 上市計劃也被擱置。
20 年,馬云將阿里巴巴打造為一家價值 4600 億美元的企業,和比爾蓋茨相似,馬云準備全心投入慈善事業。巧合的是,他于 2014 年創立了馬云基金會,并表示靈感來源是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
谷歌 ——2015 年 8 月,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轉向負責監管谷歌不同資產的控股公司 Alphabet,任命桑達・皮采(Sundar Pichai)為谷歌 CEO。在 2019 年,桑達・皮采(Sundar Pichai)接任了 Alphabet 的首席執行官。
自從重組公司以創建谷歌母公司 Alphabet,在過去五年左右的時間里幾乎沒有人見過或聽到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的消息。但從 2015 年以來,這家搜索巨頭也面臨著員工、媒體組織、監管機構和立法者越來越多的審查。
Instagram——2018 年 9 月,Instagram 的聯合創始人凱文・西斯特羅姆(Kevin Systrom)和邁克・克里格 (Mike Krieger) 宣布將辭職。
The Verge 報道,Instagram 創始人的辭職原因是與 Facebook 和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存在重大分歧。Facebook 的一些高官對 Instagram 的迅速崛起表示不滿,他們認為 Instagram 正在吸走 Facebook 核心應用程序的市場份額。
Netflix——2020 年 7 月,泰德・薩蘭多斯(Ted Sarandos)加入 Netflix,擔任 CEO,與 Netflix 聯合創始人里德・黑斯廷斯(Reed Hastings)合作。
Netflix 表示,薩蘭多斯已經在 Netflix 工作了 20 年,并負責其原始編程,此次加入 Netflix 擔任 CEO 只是他角色的正式化。
字節跳動 ——2021 年 5 月,字節跳動的創始人張一鳴宣布將辭去 CEO 一職,另一位聯合創始人梁如波接任,成為新任 CEO。張一鳴的新角色將側重于“長期戰略、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
在一封內部信件中,張一鳴表示辭職是因為擔心“過分依賴我在創辦公司之前的想法,我認為其他人可以通過改進日常管理等方面更好地推動字節跳動的進步”。
亞馬遜 ——2021 年 7 月,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正式將亞馬遜的 CEO 職位移交給了前亞馬遜網絡服務負責人安迪・賈西(Andy Jassy)。
此前,亞馬遜從創立到杰夫・貝索斯離職,都只有這一位 CEO。而其繼任者安迪・賈西此前擔任谷歌 AWS 部門的 CEO。亞馬遜目前主導著美國和歐洲部分地區的在線商務,并且這也引起了世界各地反壟斷監管機構的審查。
Salesforce—— 據 CNBC 報道,11 月 30 日,Salesforce 將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提升為聯合首席執行官,與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一起擔任聯合首席執行官。41 歲的 Taylor 于 2016 年加入 Salesforce,曾經還參與了谷歌地圖的創建。
這不是創始人馬克貝尼奧夫第一次分享權力。在 2018 年,貝尼奧夫任命甲骨文前高管基思・布洛克(Keith Block)成為聯合首席執行官,但布洛克在不到兩年后卸任。
Twitter——11 月 29 日也就是本周一,杰克・多爾西(Jack Dorsey)宣布他將離開 Twitter,并表示“我決定離開 Twitter,因為我相信該公司已準備好從其創始人那里繼續前進。”由帕拉格・阿格拉瓦爾(Parag Agrawal)接任。
多爾西在給員工的一封信中表示,一家公司能夠獨立于其創始人的影響或方向而獨立是至關重要的。新任 CEO 阿格拉瓦爾于 2011 年加入 Twitter 擔任廣告工程師,并于 2018 年擔任首席技術官。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列出的所有創始人都是男性,并且繼任者也是男性,這并不是一個大趨勢。目前,在這些科技公司中,也不乏女性掌權的案例,如 Meta(原 Facebook)的 COO 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和 YouTube 的 CEO 蘇珊・沃西基。但她們并沒有表明是否有離職的計劃。
與眾多創始人離職或分散權利不同的是,此前改名 Meta 的 Facebook。其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獲得對 Meta 的完全控制。在接受外媒 The Verge 采訪時表示,扎克伯格沒有放棄工作的計劃,而且由于公司的股票結構,股東幾乎不可能強迫他離開。
除了扎克伯格,還有很多 CEO 也仍然在職。例如:黃仁勛仍然負責英偉達,但之后他是否會被數字 AI 化身取代呢?騰訊聯合創始人馬化騰仍然擔任公司 CEO 和董事長,以及 Snapchat 仍然由伊萬・斯皮格(Evan Spiegel)掌舵。
結語:科技公司的創始人開始讓步
創始人對于一家公司而言意義重大,尤其是成功的企業。現在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的創始人逐漸退至幕后,例如微軟和阿里巴巴的創始人比爾・蓋茨、馬云,他們選擇退休專心慈善事業;蘋果、谷歌、Instagram、字節跳動、亞馬遜、Twitter 也都選擇任命新的 CEO;或者像 Salesforce、Neflix 的創始人一樣,選擇分攤權力給副手。
創始人的離開對公司的發展會帶來一定影響,但微軟和蘋果也向市場證明,在沒有創始人的情況下它們也可以生存和發展。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