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的家電價格普漲,延續到今年不但仍未有退燒之勢,反而愈演愈烈。在2021年年底,迫于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多家家電廠商宣布對價格進行向上調整,新一輪漲價潮不可避免。
日前,多家家電廠商悄然發布價格向上調整的公告,其中不乏美的、小天鵝等頭部品牌,給出的理由大多出自“原材料漲價”“芯片供貨不足”等理由,讓人明確地感受到,產業鏈上游的供應失衡仍未退卻。
從產業的角度來看,持續長達兩年左右的產業鏈供應失衡,為家電行業帶來了恐慌和焦慮情緒,而其間接導致的家電價格普漲,更為家電廠商的生產、營銷乃至銷售帶來了壓力。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劍鋒對記者表示: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了整條產業鏈,各環節成本均上升,同時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價格戰又收效甚微,企業都在艱難前行,苦尋出路。擴內需、穩房產,將對家電產業的恢復起到帶動作用。不過他預計,2022年原材料價格仍將保持一定的上漲趨勢,家電行業還將在一段時間里繼續承壓。
承壓之下,家電漲價已成常規操作,甚至可能會多番上演。也就是說,多輪漲價潮,或將不斷抬升家電市場均價的水準線。家電廠商幾經漲價操作下,市場和消費者自然有所反應,面對水漲船高的產品售價,消費者的態度也更加謹慎,僅對剛需產品保持購買意向,而即使如此,也要經過精挑細選,確認符合自己的需求才會達成購買。
最令家電廠商發憷的是,價格戰竟然也失靈了。沒錯,即使在促銷活動中,家電廠商可以給出一定的價格折扣和優惠,但大多都難以消減多番價格上調帶來的價格增長,給人帶來的直觀感受仍然“貴”,即使價格達到符合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區間,也要看產品品質是否符合用戶的要求。
這么一看,漲價真是家電行業的大敵。只要原材料價格一直高企,家電市場均價就會居高不下,水位還有不斷上升的危險,這對家電廠商來說,自然是目前最為棘手的“敵人”。
但行業專家有另一番見解:目前家電均價水平的上漲,與用戶對家電產品需求的轉變,都只是市場變化折射出的現象,如果透過現象看本質,就會發現,乃是家電行業進入到新階段的拐點,向新階段過渡的體現。原材料價格高漲,芯片緊缺是來自產業鏈的震蕩,而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則是符合行業升級的體現。
即使是在漲價潮中也能發現,新興家電和品質家電,依然能夠保持良好的,甚至是亮眼的增速。例如,奧維數據顯示,新風空調在除新年月份的時段中,每月份額增長都超過100%,線上擴容速度極快,雙十一中甚至出現線上同比增長590%的好成績,2021年雙十一(44-46W)新興品類增長顯著,其中洗碗機零售額10.8億元,同比提升14%;嵌入式微蒸烤整體零售額6.0億元,同比提升19%;集成灶零售額15.0億元,同比提升55%。
可見,品質和創新已成為家電市場新階段的主題,符合市場趨勢和放心的產品,依然能夠打造產品核心競爭力,而傳統的價格戰策略,也已經不再是一勞永逸的手段。如今,家電行業的大敵不是漲價,而是懈怠。不要沿用老思路,老手段,而是放眼未來發展,把精力放在產品結構的提升,以創新升級為動力,來克服市場變化的風險。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