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報制度在誕生之初,被當作先進的管理模式被大廠引進,現在卻成為員工“內卷”的重災區。
在近日舉行的飛書大會上,“得到”APP聯合創始人脫不花提到,得到正在實行上級給下級寫周報制度,而且該周報默認發送給下屬,不發給上級。
很多人認為這是“向上管理、向下負責”的一種逆向思維方式。高管作為占有更多資源和信息的核心層,要向下輸出自己的視野和心得,目的是為了提升員工視角,還能排查“摸魚”偽高管。

關于此項舉措,在職場社區平臺脈脈上引起了廣泛熱議。前搜狗員工發帖稱:現在大廠經過了野蠻生長階段,很多“拔苗助長”的管理者需要進行一波淘汰,通過上級寫周報的方式,間接管理leader是種不錯的辦法。

法大大一位員工表示,下級員工通過瀏覽領導周報,可以學習領導的決策方式,了解公司目前的情況。對于領導的決定和指示,員工也更愿意配合,團隊協作也自然更加高效。

有已認證的字節跳動員工在脈脈發帖稱,“自打看了飛書發布會之后,老板決定向我們寫周報”。但從某種意義上,這也和大家拉近了距離,并呼吁老板們都可以試試。

但也有脈友認為,周報如果只是形式主義,則沒有寫的意義。有些領導的周報都是由下屬完成,或者只是對各員工的周報進行機械匯總,并沒有學習價值。還可能會導致下屬更頻繁地提供信息材料,降低工作效率。

周報制度起初是為了公司了解下級工作進展,獲知員工需求并提供支持而創立的。卻在互聯網行業野蠻生長的環境下逐漸變了味,成了員工“內卷”的重災區:把周報寫成上千字的小論文,互相攀比,只追求字數不注重實際工作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京東員工在脈脈發帖直呼扛不住:日報1000字起,周報3-5千字。

上級向下級寫周報,其本質是在探索什么是健康的上下級關系。在工作中要有自下而上的反饋,也要有自上而下的反饋。職場關系隨著市場變化也在動態變化,經過時間和思想的變革洗禮,雙向管理、企業思想同步會使公司進一步提升,而不是照葫蘆畫瓢,過度追求形式主義。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