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過去三年海外風頭無兩,它是全球最快達至10億MAU(月度活躍用戶)的公司,Facebook、YouTube、WhatsApp和Instagram用時7-8年,TikTok用時4年。
它是互聯網公司出海的一面旗幟,廣告、短視頻和直播等帶貨場景也讓其成為國貨出海的一面旗幟。當前其商業化還比較克制,可以說撐起了國貨出海的面子。
另一家公司菜鳥物流,已實現季度日均跨境包裹超500萬單,成為比肩UPS、FedEx、DHL的國際物流前四強。而且趨勢強勁,依托速賣通的菜鳥過去三年出口包裹數量的CRGA(年復合增長率)為63%,同期中國出口包裹增速為29%,而三大國際物流公司的增速僅4%。菜鳥讓國貨以極致性價比、更高的效率、更可靠的服務流向全球,可以說正在成為國貨出海的里子。
TikTok的成功之道,過去幾年我們已多有了解,推薦算法,本地化運營等。可菜鳥是怎么不聲不響的躋身跨境物流四強,迅速與UPS、FedEx和DHL縮小差距的呢?
其一,聚焦產業化,扎根物流產業,自建自營國際物流能力,天生的供應鏈物流屬性,以全托管等能力作為支撐讓商家獲得高性價比服務。
其二,全球化的物流布局,富有成效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國際快遞成本超級性價比,成本降低需求上升是最為樸素的經濟學道理。
其三,引領數智化,將互聯網技術和產業高度融合,持續為全球產業創造價值。
菜鳥物流能力的成型,打開了國貨出海的想象空間。而這對母公司阿里巴巴而言,也打開了國際零售加速度的想象空間。
![]()
圖:“國貨”出海的面子和里子,來源:錦緞
01
“你只需要做好產品”
最近浙江省非常豪橫的宣布:大學生想創業,可貸款10萬到50萬。如果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的由政府代償;貸款10萬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償80%!
此舉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大學生創業的啟動資金問題,贏得一片喝彩。但即使如此,創業也并不是件容易事兒。好在對于創業的“配套”并不止于啟動資金,創業者只需具備做好產品的能力,就有很大的機會實現從0到1的突破。
為什么只需具備做好產品的能力就有很大的機會從0到1?因為創業過程中的供應鏈痛點,像菜鳥這樣的產業互聯網公司已經解決了很多。
例如你去創業,以做玩具為例,定價10-15美元,市場在西歐和北美,“懷揣夢想+啟動資金+玩具產品”就想成為潮玩界的泡泡瑪特,那是遠遠不夠的,至少還需要解決三個核心問題。
1)玩具的市場接受度如何評估?不同地域和信仰的消費者,對同一件產品(或同一件產品的不同SKU)的接受度可能南轅北轍。最基礎的,千萬別在價格、logo等地方出現13這個數據。若不能有效評估,啟動資金可能會變成無人問津的玩具庫存。
2)國際物流如何解決,或者說如何在物流成本和時效之間達成平衡?即使找了代理商渠道,DHL等巨頭首重(0.5KG)20美元以上的物流服務讓人望而生嘆,而三五十天物流時長的萬國郵聯雖便宜,但它將存貨周轉率拉低了幾個檔次。
![]()
圖:代理商渠道里的國際物流巨頭郵遞價格,來源:騰時同行
3)在產品引爆市場的時候如何高實效的跟上供給?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沒需求有庫存,有需求沒庫存,有需求有庫存沒法及時交付。
通過菜鳥的智能銷量預測,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判斷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創業者只需發揮專業度做好產品,剩下的物流可以全托管給菜鳥,其物流成本與時效比之傳統解決方案是降維打擊(后文我們會展開)。產品引爆市場之后,通過菜鳥包含海外倉等基礎設施的全球物流能力,能保證有需求就有庫存,還能及時交付。
致力于國貨出海的品牌和商家,應該最大程度的與外部進行專業分工協作,有句話說的好:極致的長板永遠不缺少資源的追逐,而平庸的短板只能享受孤獨。
對于品牌/商家來說,極致的長板是具備超強競爭力的產品。
對于菜鳥來說,極致的長板是數字化時代的“供應鏈物流”。
02
時代背景下的供應鏈物流3.0
平庸的物流公司,只能以平庸價格將貨物從A點運到B點。而所謂供應鏈物流,通常指面向B端客戶提供包含物流在內的多種服務組合。于客戶而言,供應鏈服務提供了一體化的解決方案,為企業降本增效;于物流企業而言,開展供應鏈業務,則能對各業務形成串聯、導流,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物流公司開展供應鏈服務并非天方夜譚,以物流巨頭DHL為例:
2019年它的供應鏈業務收入占22.47%,與其它的快遞、郵政(經濟件)、貨代零擔業務在同一個量級。Neilson Journals Publishing發表的《Emerson Network Power》中,有DHL的一個供應鏈案例,它為艾默生提供交叉對接服務和供應商管理庫存(VMI)服務,實現了加快國際物流、供應商生產計劃可預測、原材料運輸信息化的效果。
![]()
圖:DHL向艾默生交付的供應鏈產品,來源:安信證券
從供應鏈角度深化物流服務的價值,這是歐美的物流成本那么低的原因之一。2020年,中國的物流支出占GDP比重為14.6%,而美國約8%,差距很大。事實上,我國電子商務的發達,使得快遞領域的效率非常高;中美物流的差距就在于供應鏈層面,中國物流公司的崛起,達到發達國家物流水平,必然是供應鏈物流的崛起。
舉個例子,大的品牌往往有很多經銷分銷層級,按層級進行運輸以及倉儲會造成嚴重的浪費:品牌的工廠在東莞,江西省的一級經銷商在南昌,分銷商遍布全省各地市縣市。極端情況下,商品從東莞-南昌-贛州-崇義-終端門店,運輸距離為1264km,而從東莞到崇義縣的距離僅424km,極端距離的1/3。這與當年業界嘲笑IBM大公司病用的“搬箱子”案例其實是異曲同工,無效重復的行為會帶來最低的效率。
菜鳥智慧供應鏈有項物流能力叫“一盤貨”,品牌的產品從工廠到消費者終端門店只用一套倉配體系發貨,杜絕了各自為戰造成的重復運輸。為什么我們看好菜鳥呢,因為脫胎于阿里集團并集成優秀互聯網和科技的它是天生的供應鏈物流,數字化水平的領先決定了它能達到超出市場認知的高度。
可以這么講,如果DHL的供應鏈物流是1.0版本,京東的供應鏈物流是2.0版本,菜鳥的供應鏈物流則是3.0版本——3.0與2.0版本相比主要是數字化能力更強。
大家可能會好奇,菜鳥的數字化強在哪兒。我們細數下來,發現菜鳥的數字化創新體現在:
1)構建數智化物流基礎。成立之初,菜鳥推出電子面單成為標準,可以說打通了物流的“任督二脈”,使得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成為可能。繼物流面單電子化后,菜鳥通過開發智能供應鏈、建造智能物流骨干網等措施打造了安全、高效的智慧物流基礎設施,讓行業效率大幅提升。
2)數智化技術驅動供應鏈升級。菜鳥將人工智能、物聯網、自動化等技術為傳統物流服務,驅動全鏈路轉型升級,從而實現降本增效。時至今日,菜鳥為國內商家企業重新構建了全套數智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智能算法、數字空間、數字供應鏈中心、智能機器人、智能外呼——顯著提高了客戶的競爭力,實現數字化技術優勢+實體物流運營的雙輪驅動。
3)數智開源引領產業價值升維。作為引領者的菜鳥已經將技術普惠至行業,形成完整數智化產品矩陣——數據服務、AI、通信服務、物聯網、自動化。截至目前,菜鳥服務了雀巢、韓束等多個領域的龍頭企業。
03
國際快遞成本降維打擊
目前國際郵遞模式主要有5種:
國際快遞巨頭,UPS、Fedex、DHL等,即使通過代理商發貨,20美元也只是個起步價。
專線小包,國內的賣家訂單通過干線航空運到境外清關,再整合最后1km,為賣家提供門到門服務。價格比代理渠道下的國際快遞巨頭低30%以上,時效差不了太多。
海外倉,賣家把貨物備貨到海外倉。訂單來了之后直接把指令給海外倉企業,由它出貨打包,業內把它叫電商倉物流,好處是交付快,壞處是資金周轉需要90天左右,還得備1-3個月的貨。
FBA物流,這是亞馬遜平臺商家的選擇,把貨從中國送到亞馬遜平臺指定的倉庫之外,還要給亞馬遜交取倉儲費和傭金。
萬國郵聯平郵,好處是非常便宜,劣勢是得三五十天的時效,過于緩慢。
回頭來看菜鳥的物流服務和產品。
菜鳥直接運營的跨境物流倉庫超過300萬平米,在歐洲建有海外倉,所在國家一般1-2天到達。菜鳥有對標專線小包的跨境快速物流,在主流的歐洲市場,買家下單到收貨平均7天時間,西班牙最快5天能收貨,拉美最快也是5天。
除此之外的“跨境普惠型物流產品”是其最大的創新與未來增量,也是我們所謂的降維打擊,它包括:5美元10日達,以及超級經濟的2美元20日達。
5美元10日達產品,價格遠遠低于UPS等巨頭和專線小包,時效性也差不了太多。2美元20日達產品在價格上不虛萬國郵聯平郵,時效性大幅提高。兩款跨境普惠性產品在價格和時效性平衡的過程中,重新定位了一個中間地帶,它是對舊有解決方案的降維打擊,所以才有從Tik Tok和YouTube買國貨的神奇快速收獲體驗。
同類公司在5美元這個價位上,包裹郵遞時間往往需要二十天。菜鳥的效率來自它的基礎設施以及數智化技術:
關于基礎設施,我們按包裹從國內工廠到國外消費者手中的幾個階段看:
a是國內攬收和分撥,菜鳥在國內大概有50個攬收倉,在主要出口口岸有大興分撥中心;
b是國際干線,北美、歐洲、拉美等重點市場都有包機執行任務,每周都有包機飛往全球各地;
c是海外清關,菜鳥在全球有六大eHub(智慧物流樞紐),包機落地后通過自己的網絡把貨品分撥到目的地國家,注入自己分撥中心,有效縮短從航班落地到客戶收貨時效,
d是末端配送,主要是落地國的配送和自提柜。
關于智能合單技術,以速賣通平臺為例,很多海外買家不只買一件產品,若其于幾天內購買多個輕小物件,可進行智能合單,直接降低物流壓力和成本,提升時效性和購物體驗,如果日均合單包裹約80萬,不合單可就就要處理兩三百萬個包裹。此外,攬收分撥環節使用了很多內部的科技產品,比如基本沒有人工的分撥中心,以及分撥和攬收中心的lemo設備。
基礎設施和技術的加持之下,才有國際快遞效率的提升,菜鳥才能晉級四大國際快遞。
多說一句,關于技術其實應該跳脫出來看看具體的應用場景。就像自動駕駛場景之一的RoboTaxi,百度的蘿卜快跑訂單已經超過Google的Waymo,誰還能說百度的自動駕駛不行。菜鳥在雙十一期間在校園部署350臺無人車,進行自動駕駛配送200w+包裹,這在全世界的物流無人車進展上都是領先的。所以菜鳥被評為中國智能物流十強之首,技術對于效率的提升不應忽視。
![]()
圖:中國只能物流十強,來源:銀河證券
04
菜鳥物流的想象空間
剛剛阿里巴巴發布財報,其中菜鳥2021年三季度(9-12月)收入達到196億元,同比增加23%。從體量上看,菜鳥與京東物流的差距已經不大,后者2021中報收入485億元,單個季度兩百多億元。此外,菜鳥有自己獨特的亮點:
一是更多的外部認可。常言道,背靠大樹好乘涼,但在大樹之外如果還有成片的陰涼地,才是一家公司成熟的標志,市場還是比較關注這一點的,比如平安好醫生來自母公司壽險業務收入占家庭醫生收入比例過高,導致市場對其有一些觀望。
目前,來自外部收入已占菜鳥營收的67%,品牌和商家對菜鳥自建物流還是比較認可的。相對而言,菜鳥比京東物流做的好一些。2021H1,京東物流來自集團的關聯交易金額為45.3%,也就是說外部收入占比一半出頭。
![]()
圖:京東的關聯交易金額占比,來源:銀河證券
二是更加的國際化。2021年12月的阿里投資者日,CFO武衛分享過一個數據,菜鳥國際業務占到57%。2021年中報,順豐控股在港澳臺及海外的收入為20.5億元,占比為2.3%。京東物流的業務則基本上全部在中國境內開展。
國際化業務占比高意味著增長的勢能更強,你知道在物流賽道,子版塊國內快遞的集中度已經很高,2022年1月全國快遞業務量87.7億件,其中韻達15.12億件、圓通13.29億件、收購了百世的極兔大約11.8億件、申通9.89億件、順豐9.89億件,CR5總計60億件,市占率為68.4%,且平均增速已經是個位數。
也就是說,唯有供應鏈業務和國外市場才是物流賽道新的增量,這兩塊都處于頭部地位的菜鳥物流可以說具備更大的想象空間。
成立八年多時間,一個備受市場認可且國際化的菜鳥是值得肯定的。作為阿里巴巴物流基礎設施,在多引擎格局下,菜鳥已成為驅動增長的新引擎之一。
在國內,阿里巴巴正在探索自營業務,天貓推出了一個叫“貓享”的探索項目來承載自營業務更大的謀局,而這離不開強有力的物流能力支撐。在國外,則有降維打擊的國際快遞效率支撐阿里更大的商業版圖,畢竟國貨出海的高度景氣,也是阿里巴巴作為綜合服務商的高景氣度。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