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員工全員佩戴口罩,在上班前進行安全檢查,并要求顧客對手指進行消毒,這樣的場面已成為不少日本餐廳的就餐要求。受全球疫情的影響,日本的餐飲行業也遭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堅持下來的餐飲企業紛紛尋求轉型,尋找更貼合后疫情時代的經營模式。
“非常感謝您今天的光臨。如果您有需要放置的餐盤或垃圾,請放在我的身上。”最近在日本福岡市內知名的居酒屋“定樂屋天神大名店”,引入了來自中國的擎朗智能配送機器人。它時不時會在店內的桌子周圍走動,幫助店員及時回收餐盤和剩菜。
當然,它最主要的工作還是送餐。作為日本特有的飲食文化之一,居酒屋在日本可以說是遍布大街小巷。居酒屋一般布局較為緊湊,除了提供傳統的各類日式酒品外,還會為顧客提供一些日式招牌菜,深受日本民眾喜愛。
緊湊的餐廳布局、酒水摻雜的多樣化菜品也難不倒這臺智能機器人。據了解,擎朗配送機器人配備了激光雷達、超聲波傳感器、防撞傳感器等,并采用了自主研發的復合型定位導航技術與避障技術,能在餐廳中實時規劃路徑、識別障礙物智能避障,穩定實現精準定位送達,在居酒屋狹窄的過道中也能游刃有余。數據顯示,機器人平均每天可傳菜110趟,運送超300個托盤,且24小時實時待命。
除了顯著提升送餐效率,機器人員工還能通過提供無接觸配送服務,幫助減少病毒人際傳播風險。“我們引入擎朗機器人也是作為病毒感染的預防措施,盡量減少與人接觸。” 定樂屋居酒屋負責人表示,使用配送機器人主要負責訂餐與配送的工作,來減少顧客與員工的接觸,降低感染風險。
除了福岡市的居酒屋,日本已經有愈來愈多的餐廳開始使用擎朗機器人,新加坡海鮮共和國、新丸屋酒店、胡椒廳機器人主題咖啡館等等。今年2月,擎朗智能宣布與軟銀機器人達成戰略合作,面向日本市場推出送餐機器人keenbot,助力推動日本服務行業智能化、數字化升級。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