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網(iimedia.cn)獲悉,8月12日至15日,多個部門接連發布了三份文件,部署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場景應用。8月15日,科技部發布《關于支持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的通知》(下稱《通知》),還與財政部聯合發布《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3年)》(下稱《方案》);8月12日,科技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
《通知》要求,圍繞構建全鏈條、全過程的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生態,支持一批基礎較好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加強研發上下游配合與新技術集成,打造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桿型示范應用場景。
《意見》提出,首批支持建設10個示范應用場景:智慧農場、智能港口、智能礦山、智能工廠、智慧家居、智能教育、自動駕駛、智能診療、智慧法院、智能供應鏈。
《方案》提出,支持建設一批重大示范應用場景,鼓勵創新型城市、國家自創區、國家高新區、國家農高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等發布一批應用場景清單,向企業釋放更多場景合作機會。
中關村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表示,這意味著人工智能技術已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場景應用的普及將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迭代發展。
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迅猛發展
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取得積極成效,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00年以后,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進入快速增長期,預計2025年可以達到4000億元。未來呈現爆發式發展趨勢。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在政策、經濟、社會、技術等方面共同推動下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從場景落地層面上來說,目前,人工智能應用較為成熟的行業是金融和安防領域,這些行業本身有大量的數據積累,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環境的發展,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已經逐漸向智慧醫療、智能家居、娛樂等領域拓寬,尤其是智能家居這一塊已經開始普及。
國家政策環境的利好,加之人工智能商業化發展的經濟環境近年基本處于穩定狀態,伴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和社會發展,企業的用工成本逐漸攀升,企業正在尋求數字化轉型,希望通過應用人工智能降低用工成本,這些都為人工智能的商業化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社會環境。
在技術不斷成熟、政策持續推動、企業用工成本不斷提高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迅速。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已是大勢所趨。未來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范圍將持續擴大,深度滲透到各個領域,引領產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同時也為改善民生起到重要作用。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