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馬斯克也在特斯拉首個投資者日活動也表示,“特斯拉汽車是放在輪子上的機器人。”另外,國內的某家新勢力品牌也提出要圍繞AI機器人構建體系化能力,“具備自動駕駛的智能電動車將會成為最早的人工智能機器人”。
對于未來,智能汽車“機器人”化的發展判斷似乎已成行業共識,而這背后意味著整個汽車產業開始“集化”,“含集量”越來越高。

實際上,汽車機器人的最早提出者卻是集度。早在2021年,國內唯一的汽車機器人創業公司集度在成立之初,就已把“汽車機器人”作為產品定位,并完整定義了汽車機器人“自由移動、自然交流、自我成長”三大產品理念。于是,集度汽車機器人也成為了吉利SEA浩瀚架構下的又一產品力作。
對于智能汽車的發展趨勢,集度CEO夏一平更將其上升到產業發展新高度:“智能汽車3.0時代就是汽車機器人的時代,時代變革起點是汽車駕駛權由人類向AI轉移,AI驅動汽車進化。”
可以看出,無論馬斯克還是夏一平,亦或是國內其他新勢力跟進者,他們所表達的意思始終繞不開“汽車機器人”。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注重AI技術對產品的變革,同時也堅定了全汽車產業對“機器人”化發展的共識。

汽車智能化的內卷已經向集度汽車機器人高度靠攏,車企“集化”或者“含集量”越來越高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長期持續下去。
“汽車機器人”或許有些抽象,簡單翻譯一下,就是將AI看作智能汽車的“靈魂”,而不是說外觀一定要長得像人形一樣的“機器人”。
集度汽車機器人“三自”理念就是以AI為底層驅動,讓汽車具備可進化的高階智能駕駛能力,以滿足各種復雜駕駛場景;同時也能夠通過語音、視覺、觸控等多模交互實現人機自然交流,且全離線語音交互可以不受環境和網絡影響;另外在AI靈魂的賦能下,讓汽車機器人自我進化迭代的能力,能夠通過環境、用戶數據等不斷自學習。

這種從工具到機器人的進化,詮釋了汽車產業變革的關鍵內涵。可以說,集度率先發力打破舊有的早期智能車概念桎梏,為汽車機器人全新品類指明了方向,更為智能汽車產業提供了新范式。
在背后,集度的AI能力其實有著10余年的技術積淀。眾所周知,百度是中國最早開始布局人工智能的公司,已經在AI領域累計投入和研發十余年,AI專利數超過1.3萬件,智能駕駛專利數超過3477件,也是現階段國內AI研究最高水平的代表。
所以說,集度是“集百度AI能力之大成”。

雖然大家可能都朝著“汽車機器人”這一目標前進,但受限于自身AI能力和開發水平限制,不同企業在汽車機器人研發上存在階段性差距。與其他一眾正在“集化”的追隨者相比,作為汽車機器人的開創者,集度已經將AI技術和“三自”理念真正融入到產品基因中。
具體到功能點上,在高階智能駕駛層面,在百度Apollo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賦能下,集度點到點領航輔助PPA將具備覆蓋城市、高速和泊車的高階智能駕駛能力,能滿足日常使用場景下的“自由移動”。
集度率先實現了全域離線語音交互,擺脫了對網絡的依賴,并且做到了500ms的識別速度和700ms內的快速響應。隨著ChatGPT技術的快速發展,集度又是業內第一家宣布類ChatGPT上車的車企。未來,集度將接入百度文心一言,進一步提升汽車機器人“自然交流”能力的上限。

更重要的是,雖然集度的汽車機器人圍繞于軟件定義之下,但其優秀的機械素質同樣不容忽視。為了能更好的承載軟件能力,集度采用了具備高自由度,且能融合更高階智能化能力的吉利SEA浩瀚架構,該架構在空間、三電、智能、自動駕駛、安全、性能等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冗余設計。
汽車機器人已經是吉利浩瀚架構的又一力作,在機械性能和安全性能方面擁有了與沃爾沃、極星、路特斯匹敵的硬件素質。而在規模化生產和品控層面,集度更將在有著“中國制造新樣板”的吉利杭州灣智慧工廠完成,讓汽車機器人的產品品質直接與國際一流水平接軌。

機器人將賦予汽車全新的能力和未來的方向,AI技術對智能汽車的顛覆性作用正在顯現。作為面向未來的智能移動終端,集度汽車機器人不僅向行業展示了聰明的“頭腦”,更秀出了強健的“體魄”。隨著越來越多廠商入局,汽車機器人概念的新風正在席卷行業。未來,汽車將不僅僅局限于汽車二字,而在于“機器人化”。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