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節卡機器人正式向科創板遞交招股書。如若成功過會,節卡機器人將成為國內“協作機器人第一股”。
據悉,節卡機器人此番上市共計募資7.5億元。其中,公司建設年產5萬臺的智能機器人項目擬投入4.2億元,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擬投入3.06億元,剩下0.24億元用作補充流動資金。
此前,公司曾融資六輪,背后投資方包括軟銀集團、CPE源峰等國內外知名創投機構,也包括國投招商等國有資本,以及淡馬錫這類海外國家主權基金,甚至在投資方名單中還能看到施耐德電氣這樣的產業資本。自去年7月完成D輪10億融資后,節卡機器人的估值來到35億元左右。
成立于2014年,節卡機器人聚焦細分領域為協作機器人整機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產品包括JAKA Zu系列、JAKA Zu s系列、All-in-one共融系列在內的7大系列供給20余款產品。這些協作機器人將用于3C電子、精密制造、汽車、化工、新能源、醫療、電力設備等應用場景中。
近年來,在工業機器人細分賽道中,協作機器人受到不少資本關注。這類機器人具有輕量化、柔性及安全協作性的特性,能夠與人類共同在流水線上工作,極大提升工作效率。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人工成本將急劇增長,而協作機器人的出現則將降低企業的用工成本。加之國內一些低端制造業轉移至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協作機器人的需求也得到快速增長。
GGII(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協作機器人銷量達到18623臺,較上年同期增長87.62%。市場規模則達到20.39億元,增速達到76.84%。2016年至2021年,這一市場規模的年均復合增速則達到了41.46%。協作機器人國產品牌率也得到較大幅度提升。2021年,這一數據較上年提升9.58%至78.98%。
目前,節卡機器人在全球協作機器人市場中占據約6%的市場份額,為國內協作機器人企業第一。
招股書顯示,過去三年,節卡機器人實現營收分別為0.48億元、1.76億元、2.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395.78萬元、-723.3萬元、573.57萬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612.9萬元、-1846.38萬元、4.4萬元。公司順利于2022年扭虧為盈。
不過,當前的協作機器人領域尚處藍海,節卡機器人也正處于市場拓展階段。在營銷與研發費用上,節卡機器人的開支壓力較大。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238.78 萬元、-3,559.42 萬元及-10,463.92萬元,呈持續凈流出狀態。過去三年公司累計研發費用約為9237.61萬元,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8.30%;銷售費用為2005萬元、4996萬元、8624萬元。
作者/一燈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