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DSCC發文稱,液晶顯示器制造商在第二季度開始增加供應量,過剩的電視面板庫存在近半年內已經基本消耗完,所以面板供應面臨短缺的問題,這也是為什么面板價格一直在陸續上漲的原因之一。
根據數據顯示,從2021年中期開始的價格暴跌至2022年9月創下歷史新低,并在22年第四季度和23年第一季度小幅上升,然后在2023年4月開始更大的幅度上漲。隨著行業開始走出深淵,平均價格在23年第一季度增長了2.9%,但在第二季度平均增長14.3%。
二季度幾乎所有電視面板的價格都在上升,其中65英寸面板的價格上升幅度最大,4月份環比增長11%,5月份環比增長9%,預計6月份再增長4%。其它尺寸價格在4月增長2%~8%,5月份增長3%~8%,預計6月份增長放緩。
該機構預測,隨著第三季度的開始,面板的供應和需求將達到平衡,價格將在下半年穩定下來,但供應或需求的變化可能會改變這種平衡,并引發新一輪的降價。
對整個電視行業來說,面板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了終端市場電視產品的價格,在疫情以及后疫情時代,面板價格經歷了過山車,由最初的價格上漲到價格下跌,后疫情時代的上漲后又面臨下行的預測。
面板價格的不斷波動對電視行業來說是一項挑戰,對產業鏈上游的面板企業也是一場非常大的考驗。特別是對我國來說,面板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了面板企業的盈虧,特別是液晶面板領域,我國一家獨大,面臨的考驗非常多。
隨著國內面板產業的高速發展,我國LCD面板產能在全球不斷增長,逐步打破日本、韓國廠商長期的技術壟斷,成為LCD產品的主要生產和消費國。
根據洛圖科技(RUNTO)數據顯示,2021年,陸系面板廠出貨總量達1.58億片,占比為62%,刷新歷史高值,較2020年提升7個百分點。2022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面板廠商以8400萬片出貨量以及67%市占率成為第一,又創下歷史新高。
另外,有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LCD顯示面板產能達2479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1.0%,預計2023年將增長至26941萬平方米。
從出貨面積來看,2022年,全球大尺寸LCD面板市場中,京東方市場份額占比最高,達26.7%;其次,華星光電、LG、惠科、群創光電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17.6%、11.7%、11.6%、10.2%。
我國在液晶面板上的布局早已成為全球的中心,超過50%的市場份額更是說明了我國在這個領域的實力。但是,這也不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因為經過多年的追趕和發展才有了今天這個局面,另外就是其它品牌已經離開液晶這個低利潤甚至虧損的領域。
所以,雖然我國在液晶領域實力優秀,但是并不代表我國擁有絕對的優勢實力。我國也應該轉變思路,尋求新的發展領域,脫離價格戰嚴峻的液晶面板行業。液晶面板雖然出貨量大,但是利潤薄弱,甚至虧損,還有其它面板技術的虎視眈眈。
所以,筆者認為,液晶面板并是顯示行業的重點,在上半年的電視行業中,以OLED、Mini LED、8K以及激光電視為代表的創新顯示技術產品實現逆勢增長,成為整個電視行業的一股新的驅動力,這也是電視行業能實現翻盤的戰場之一。
總的來說,隨著需求的恢復和產能的供給充足,液晶面板的價格有望在下半年止漲,可能會迎來下降的拐點。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