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市場研究公司BCG(波士頓咨詢)近日發布報告指出,量子計算正在為商業化做好準備。BCG將其描述為,企業級量子計算市場正在形成。
BCG介紹了一些量子計算的產業進展:
IBM改進了用于欺詐檢測的機器學習,與僅有的經典模型的結果相比,錯誤的否定結果減少了5%;
QC Ware和高盛在蒙特卡羅模擬中的表現超過了經典計算機,這是期權定價和風險管理中廣泛使用的技術;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與Pasqal和Multiverse Computing公司合作,以與該銀行的經典隨機森林模型相同的精度和召回率來預測惡化的信用分數,等等。
上述項目均在實驗室完成,但清楚地指向了真正的商業用途。假設量子計算硬件廠商持續推進其技術開發路線圖,并且軟件繼續更好地利用硬件,這些標桿式案例將表明,企業級量子計算可以在2025年前產生商業價值。
BCG統計,在過去的三年里,量子計算領域的風險資本投資翻了一番,到2022年達到近16億美元。企業用例活動在同一時期增加了兩倍,在2022年有超過100個企業活躍在汽車、能源、醫療保健和金融等行業。
根據Hyperion Research的數據,2022年全球量子計算市場總額約為6.14億美元,預計將繼續以每年超過25%的速度增長,在2025年達到約12億美元。在BCG最近調查的公司中,有一半的公司每年花費超過100萬美元,其中70%的企業已經投資了三年以上。
BCG還為公司投資量子計算給出了很多具體建議,例如獲得量子計算人才和資源。據業界普遍的看法,當前已經推出的量子計算機,擁有數百個量子比特,而大規模的量子計算商用,需要100萬量子比特。
從公司角度看,IBM處在量子計算領域的領先地位,預計在今年底突破1000量子比特大關。國內則有多家公司在這兩年集中推出了量子計算機(原型機),例如天工量子大腦、九章光量子計算機、天算1號等等。
從國別來看,美國和中國處于量子計算雙領先位置,加拿大、歐盟、日本、韓國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也大力布局量子計算產業。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