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鋒
2016年,人工智能機器人AlphaGo戰勝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之后,AI開始真正進入公眾視野。
從那時至今,在商業世界里,無論是那些被外界熟知的商業巨頭,還是層出不窮的創業公司,都試圖加快AI的落地進程,踩中下一個時代風口。
但直到去年底Open AI憑借著ChatGPT爆火出圈、帶火大模型以前,無論是在B端還是C端,AI所帶來的智能化落地成果都較為有限。
一個典型的場景是,大多數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中,業務側的智能化都進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而那些真正在業務側落地了智能化的公司,又往往是為數不多的、有技術積淀且不被成本所累的頭部企業。
基于此,如何幫助更多的企業更快、更高效地提升業務側的智能化水平、更好地實現數智化營銷及服務,成了當前大模型落地探索中,最為火熱的一個命題。
12月19日,容聯云正式發布了基于其自研的赤兔大模型的全新產品品牌“容犀智能”,涵蓋了“容犀AICC”“容犀Desk”“諸葛IO/CDP/CEP”“容犀Copilot”這四大模塊。
其中,容犀Copilot是這次發布會的重頭戲。據容聯云產業數字云事業群副總經理孔淼介紹,容犀Copilot集“全鏈路數據+大小模型+分析洞察”于一體,旨在幫助客戶在每一次的服務與營銷場景中,都能產出更佳的溝通策略。
以容聯云為觀察切口,不難發現,大模型在營銷領域的應用正逐漸深化到幾乎每一個營銷環節和場景,而這背后所對應的,正是企業們越來越迫切的智能化需求。
1、企業數智化營銷,痛點是什么?
某種程度上,一家企業整體的數智化水平,與營銷側的數智化水平緊密相關——對任何一家企業而言,營銷向來都是最關鍵的業務場景之一,直接影響企業營收。
企業們在營銷上的智能化需求,近幾年也在加速釋放出來。CTR《2023年廣告主營銷趨勢調查報告》顯示,廣告主對AIGC技術的應用持較為積極的態度,已經有36%的廣告主開始在營銷活動中使用AIGC技術,且62%的廣告主認為,未來1-3年,AIGC技術在企業的營銷活動中是有力輔助。
在這一層面,近幾年眾多第三方代理商、SaaS服務商和機構都加速了對AI技術的探索,也陸續落地到實際的產品或解決方案中。
但一來當前市面上的很多AI工具都是單點式的,二來此前AI的能力較為有限,通用性并不高,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更偏向于“辨別”而非“生成”。這就導致,盡管業界對營銷的智能化探索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但在實際落地過程中,企業仍然面臨著不少痛點。
其中最核心的一個痛點在于,在實際的落地過程中,在很多行業,AI工具對企業數字化的賦能,并沒有離業務更近。
一方面,近幾年AI與營銷的融合,整體上遵循著從“易”到“難”的場景拓寬路線在走。根據TE智庫,AIGC+營銷服務商的布局方向中,聚焦內容生產的約占60%、聚焦創新運營的約占25%,而聚焦到客服、銷售、策略與洞察這三個場景的,分別只有10%、5%、5%。
再加上很多的AI工具都是單點式的,實際賦能到的營銷場景不夠豐富,這就導致,那些對內容營銷依賴性較弱,而對客服、銷售等營銷場景依賴性較強的行業,比如金融行業,AI的賦能力度不夠深,一線業務的智能化水平也就很難提上來。
而在當前眾多行業開始從過去的以渠道、產品為中心轉向以用戶為中心的前提下,前端一線業務場景智能化水平的不足,也會影響到企業在服務用戶全流程中的數據打通,也就是“數據煙囪”的問題本質上并未解決。
另一方面,很多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IT部門所能提供的技術支持,和業務上復雜、多變的需求存在錯配。
TE智庫數據顯示,有42.6%的受訪企業中IT部門在數字化轉型中起主導作用,41.2%的是企業管理部門,只有11.8%為業務部門。
這對企業而言會帶來另一個難題,即企業的數智化轉型更多依賴于IT部門,但業務部門源源不斷、不斷變化的需求,又對企業的IT人才資源提出了挑戰。在某種程度上,這與當下企業們降本增效的普遍訴求相悖。
最后,即便一家企業想要搭建起覆蓋整個營銷鏈條的智能化生態,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著它可能要同時引入好幾款工具,而這其中所涉及到的成本上的挑戰、工具間適配層面的挑戰、營銷全鏈條數據打通層面的挑戰,都不小。
2、一線業務場景的智能化,是關鍵破局點
大模型的出現,帶來了新的機會。
孔淼指出,“大部分公司每天面對的業務場景都處在動態變化中,這種情況下,所謂的AI智能化任重而道遠,但如今大模型技術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打破現狀的可能性。”
這種可能性,來源于兩方面:
一來,隨著大模型的語言理解能力、生成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記憶能力越來越強,它潛在的應用價值在加速釋放;二來,基于大模型的上層AI應用,也能夠在客服、銷售等落地難度較高的業務場景下,發揮出實際作用。
容聯云新發布的生成式應用“容犀Copilot”,是一個直觀的觀察窗口。
“容犀Copilot”主要面向金融行業提供解決方案,重點落地場景是金融企業在銷售、客服這兩個關鍵業務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孔淼指出,他們在過去的實踐中發現,在銷售和客服這兩個場景下,企業要想真正做到“千人千面”難度很大,關鍵的影響因素有兩個。
“首先是話術,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客戶畫像、用戶的需求一直處在動態變化中,因此往往好的話術是來自于一線的銷售或者客戶總結和提煉出來的;其次,即使有一些公司能把這些話術提煉出來,但怎么用也是個難題,因為銷售人員跟客戶的溝通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客戶的提問往往是更隨機、靈活的。”他如此說道。
企業破局的關鍵在于,在銷售和客服的管理過程中,如何讓一線的業務人員能找到最佳的溝通時機、最佳的溝通內容,來提升會話效果。
“容犀Copilot”的解法是,將智能語音、人物、客服、企微在線會話、業務等數據統一接入,做全鏈路的數據洞察和優化,從而幫助企業更好、更高效地構建出知識話術、QA和策略,再通過前端的實時推薦賦能給客服坐席和客戶經理等。
進一步拆解來看,“容犀Copilot”的能力分為三層:
首先是大模型話術挖掘,企業可以一鍵快速對海量的歷史會話數據進行核對篩選,挑選出更佳話術并生成金牌話術;
其次是智能知識庫。它可以幫助企業從零開始構建知識庫,包括理解文檔知識、知識快搜、智能問答等,并將內部的知識做統一的收納和管理,不僅降低了對專業訓練師的依賴(普通的業務人員就可以),而且所需時間也從此前的幾個月縮短到了分鐘級;
最后是會話洞察,能夠幫助企業高效、便捷地洞察每一次會話的溝通情況,分析客戶訴求,精準診斷問題并進行優化。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金融行業細分場景,“容犀Copilot”還打造了場景化客服助手,比如分期挽留助手、薦卡挽留助手、投訴安撫助手等,實時幫助客戶快速洞察客戶需求,推薦更佳應答話術,診斷客戶情緒變化,提醒措辭及注意事項等。
舉個例子,某家銀行總行信用卡中心高度重視數字化與AI的投入,在電話客服、公眾號客服以及App渠道等所有客戶交互的入口,都有智能化需求,也在加大投入。
在與容聯云的合作中,該銀行基于容聯云自研的赤兔大模型,在客服場景中,基于生成式AI輔助,整體提升了10%的服務效率,通過準確的意圖識別,生成式AI幫助該銀行提升了1%的營銷轉化率(千萬級的營收增長)。
3、深入營銷場景背后,大模型如何幫助客戶創造新的價值?
當大模型以及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應用不斷在實際的業務場景落地,是不是意味著,能否為企業帶來實際業務層面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成了衡量大模型價值的唯一標準?
答案并非如此。
“我們一直在思考,我們的大模型到底應該做成什么樣子?應該抓住哪些關鍵的核心點?后來在做大模型的過程中,我們覺得應該著重注意三個核心點,分別是智能性、可控性和投產比。”容聯云AI研究院院長劉杰如此說道。
容聯云的這一思考,也是當前大模型賽道面臨的兩個挑戰:
一方面是如何保證大模型落地過程中的安全性,尤其是在金融行業此類較為嚴肅的To B場景中。
劉杰就提到了一個場景——大模型的通用能力越來越強,但它在解決某一個業務角色的問題時,它的知識、回答內容應該是有所限定的,要在業務范圍內,不應該是一個開放或者非常自由的對話,不然既可能帶來安全風險,也會帶來無謂的資源消耗。
容聯云的解法是,在赤兔大模型從訓練到上線再到應用的過程中,對業務數據進行了模塊化,明確各個知識模塊的范圍界定,讓大模型只處理業務角色相關問題。
另一個挑戰則在于,怎么幫客戶把成本降下來,真正實現降本增效。
容聯云的思考是,不完全摒棄小模型,而是采取大小模型打配合的機制來完成能力輸出。
“我們更多在考慮的是怎么達成更合理、更實際的大模型調度和分配機制,在特定的一些場景,任務其實相對簡單,那么我們就可以讓小模型來完成。”劉杰如此表示。
與此同時,基于多年服務金融行業客戶的實踐,容聯云發現,只有這一套機制還遠遠不夠。
原因在于,不少頭部金融行業客戶在信息安全風險上的要求更高,而依托公有云平臺的大模型、小模型,很難滿足這類型客戶的需求,但對他們而言,私有化部署又會帶來在時間、人力、資源等維度的高成本投入。此外,很多客戶也有讓大模型適配信創體系的要求。
針對這類需求,容聯云透露,公司內部正在研發“容犀赤兔一體機”,旨在更高效地滿足頭部金融客戶在安全和信創適配上的需求,同時為中腰部的客戶也提供“開箱即用”的服務。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的是,從赤兔大模型到此次發布“容犀Copilot”以及“容犀智能”品牌,容聯云在金融行業的大模型競速賽中,已經率先加速了探索步伐。
容聯云還在加速布局海外市場。容聯云透露,旗下子公司容聯七陌計劃在未來推出更多AIGC的智能交互應用。今年3月,容聯七陌在日本市場推出了AIGC智能交互應用,是較早一批擁有AIGC落地應用的企業之一。
此外,容聯云還將推出基于AIOT平臺的金融銀行場景解決方案,涵蓋安防風控、合規運營、重資管理等多個方面。
布局速度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對于大模型該如何落地到業務場景、如何幫客戶規避風險、如何真正幫客戶降本增效上,提升數智化水平上,容聯云都有著自己的思考,并且正一步一步落到實處。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