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作為集各領域前沿技術于一體的產物,已成為衡量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在新一輪科技變革的背景下,乘著AI東風,人形機器人產業快速崛起。
作為我國的首都和科創中心,北京早已將發展人形機器人產業作為優先發展方向,并積極采取舉措加速布局。
近期,北京市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系列動作引人矚目:百億級產業基金落地、創新平臺成立、高端人才集聚、重點項目起步…….一系列積極舉措預示著,北京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在持續升溫,并有望成為“領頭羊”。
北京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布局
早在2021年《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就將其列入優先發展的未來產業之一。
去年6月,北京發布《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首次從整機、零部件、應用場景等方面,對人形機器人進行全面論述,行業迎來“從0-1”的重要機遇;同年8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印發《北京市促進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并在11月成立全國首家省級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近日,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京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在加速發展,初步顯現“策源地”的領先地位。北京已成為全國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最活躍的區域之一,一批龍頭企業也凸顯頭角。
布局人形機器人,北京有何優勢?
北京還擁有較強的科研力量,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均設置了機器人相關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基礎雄厚,而眾多高校、科研院所培養的大量高端人才,也為北京布局人形機器人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北京已初步形成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涵蓋核心部件、零配件、系統集成、應用服務等多個環節,并且擁有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創新平臺,以及眾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人形機器人上下游產業也較為完備
近日,目標規模達100億元的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已注冊落地,將重點投向機器人本體、產業鏈零部件、產業鏈創新應用等領域。新成立的百億級產業基金,將通過資本市場提供的融資支持,給予機器人產業強力推動。
結語
當前,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整體上還比較粗放,關鍵核心技術還受制于人。
為搶占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制高點,北京正積極打造全產業鏈生態,匯聚高端要素資源,謀劃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一方面,北京通過引進龍頭企業,孵化高新技術創業企業,依托產業園區平臺,聚機器人企業,打造完整的產業鏈體系。
另一方面,北京整合科研平臺、高端人才和資本市場等創新資源,形成技術、人才、資金協同的高端要素集聚效應;同時,北京還鼓勵產學研用開放式合作,構建從技術研發到產品應用的一體化開放創新生態。在科研與產業深度融合的氛圍激勵下,北京孵化了一批核心技術突破和產品創新的成果。
在科學謀劃、重點突破下,北京正智造高地,朝著“機器人第一城”加速進發!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