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1日,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受邀參加獵戶星空大模型發布會,暢談人工智能發展趨勢與創新機會,他認為企業級場景是大模型發展的突破點,2024年、2025年擁有巨大的創業機會。
圓桌環節中,周鴻祎與獵豹移動董事長傅盛、極客公園總裁張鵬同臺交流。周鴻祎稱,大模型作為繼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后的第四次機會,對人類社會的改變從力度、廣度、深度、速度方面都要超過前三次。在這種機會面前,應該拼命往前看,連滾帶爬往前跑,盡一切可能抓住機會。
在回答大模型落地話題時,周鴻祎表示,永遠不要低估大模型的潛力,但是也不要高估它現在的能力。一個新技術出現后,人們普遍期望會很高。ChatGPT作為聊天機器人驚艷世人,但是卻發現對工作起不到實質性幫助。
對此,周鴻祎認為,大模型是與業務高度結合的,它不像PC、互聯網一樣,可以創造全新的概念,AI很多的場景都是熟悉的舊場景,未必是新場景。因此,他建議創業者不要總憋著用AI造新東西,應該回到很多所謂的舊應用、舊程序、舊網站、舊業務上去思考一下怎么用AI進行重塑。此外,創業所選取的場景一定要足夠小,要讓AI能夠真正的解決問題。
對于ToB和ToC的不同市場,周鴻祎表示,做企業級應用是大模型產業化落地的突破點,因為大模型本身是生產力工具。同時,他提醒道,企業級市場要求對業務了解很深入,并且很碎片化,因此通用產品很難做到放諸四海而皆準。他以自身經驗提醒ToB領域的創業者,做ToB和ToC完全不一樣,說白了要進行痛苦的基因改造,就像海里的魚要到陸地生活。
“2023年是大模型高速發展的一年,沒有出現真正好的有說服力的應用場景,這恰恰證明了2024年、2025年是巨大的機會。”周鴻祎稱,開源讓大模型從造原子彈,變為造“茶葉蛋”,大模型的發展路線一定是兩極分化,既有千億、萬億或者多個專家混合模型在云端越做越大,也會有把大模型越做越“小”。
周鴻祎表示,什么年代對創業者要求都有共性的東西,只不過AI時代要求反應更快,行動更加迅速,特別是學習能力要很強,因此技術的進化速度很快。創業者要接地氣,不要去炒概念,永遠要從用戶出發,為用戶解決問題。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