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開幕,華為常務董事、華為云CEO張平安在產業發展主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中國的AI發展離不開算力基礎設施的創新,并且要敢于開放行業場景,讓AI在行業應用上領先。
華為正在通過云網端芯架構上的協同創新,來構建可持續發展的AI算力基礎,包括芯端算力上云、面向AI的網絡架構升級、云基礎設施系統架構創新三個方面。
在芯端算力上云方面,華為創新的方向是將端側的AI算力需求通過光纖和無線網絡釋放到云上,通過端云協同獲得無縫的AI算力。通過云側的算力,讓端側既保持了豐富的功能,又極大地降低了功耗和對芯片的依賴。
在網絡技術創新方面,華為具備5G-Advanced網絡,這是一個面向AI更優的網絡,其上下行帶寬相較5G都得到了10倍的增長,時延從10毫秒降低到1毫秒,讓端側算力上云、端云算力協同都有了堅實的網絡保障。中國豐富的光纖網絡,無線5G-A網絡,將構筑起中國的AI算力網絡,構筑中國在世界的領先優勢。
一直以來,華為云盤古大模型堅持聚焦行業,為行業“解難題,做難事”,加速千行萬業的智能升級。在6月底舉辦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云盤古大模型5.0正式發布,在“全系列、多模態、強思維”三個方面進行了全新升級,在自動駕駛、工業設計、建筑設計、具身智能、數字內容生產、高鐵、鋼鐵、氣象、醫藥等領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創新應用和落地實踐。
以鋼鐵行業為例,目前盤古大模型已經在寶鋼的一條熱軋生產線上線,預測鋼板精度提高5%,每年有望多生產2萬噸鋼板,增收9000多萬元。基于華為大模型的這個鋼鐵行業AI應用解決方案也入圍了本次大會的“卓越人工智能引領者獎”(SAIL獎)。
最后,張平安表示:“未來,我們將堅定地和眾多客戶、伙伴一起,在各行各業開展AI的創新應用實踐,持續深入行業解難題、做難事,重塑千行萬業。”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