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一則消息在高端電視市場掀起波瀾:三星憑OLED電視的銷量首次登頂北美市場,終結了lg十余年的統治。但LG隨即強硬回應——“情況沒那么快轉變”。對于,三星登頂第一有點“不服”。
至于LG為何對三星OLED電視在北美市場“上位第一”有“質疑”,是因為爭議的核心是數據的選取機構有所不同。
據悉,LG援引數據機構Circana報告稱其占據北美51%的OLED電視銷量份額,篤定“每兩臺OLED電視必有一臺屬于LG”;而三星則以Omdia數據為據,宣布憑借50.3%的收入份額成為北美OLED電視營收龍頭。
從兩者的引用的數據機構來看皆來自權威機構,而爭議本質實為衡量維度的分野。三星方面自稱第一,主要是從銷售額角度來看。而LG之所以在北美也稱第一,則是從銷量維度來看。因此,從兩者的選擇的角度,都自稱北美OLED電視第一都沒有“毛病”。
LG憑借豐富的產品線(入門至旗艦全覆蓋)走量優先,銷量占比過半證明了其用戶覆蓋的廣度;三星則以77寸以上超大屏QD-OLED高端旗艦取勝,以更高單價實現總收入反超。
“北美第一”為何成為LG無法妥協的底線?
對于LG這一次在北美市場“誰”是OLED電視第一如此“較勁”。主要是因為這場爭奪背后,不止于簡單的銷量排名,更是一場關于市場話語權、技術路線與行業“卡位”的博弈。
LG對“北美第一”寸土不讓,深層邏輯正是其市場命脈的戰略意義。其一,北美不僅是全球規模最大、利潤最豐厚的消費市場,更是技術風向標。北美市場接納的產品與技術標準,往往牽引全球市場潮流。對LG而言,失去北美第一無異于王冠隕落,品牌溢價與行業地位將受重創。--因此,必須要用“利我”的方式在繼續固守自己的行業地位。
其二,LG作為大尺寸OLED面板長期主導者,其品牌與OLED技術深度綁定。若在最重要的“OLED貨倉”北美落敗,無異于動搖整個技術生態的根基,向市場釋放LG對技術路線掌控力的衰退信號。
綜上所述,面對三星QD-OLED技術路線的強勢挑戰,LG急需用銷量數字穩固其“正統OLED”的霸主形象。因為,守住北美銷量第一的燈塔地位,才能更好的維持其在復雜競爭中的定價權與話語權。
后記點評:有行業人士分析,三星和LG在北美市場這場OLED電視第一之爭,表面是收入與銷量維度的數據之戰,實則是LG全球OLED霸權與三星技術路線之間的生死博弈。北美市場第一的象征意義,早已超越單季度業績本身,成為LG絕不能旁落的戰略高地。
但三星的營收登頂已清晰投射出市場新格局。當技術升級與用戶選擇持續重塑戰場邊界,王座的基石已開始松動。
無論是LG死守銷量桂冠,還是三星加冕收入王座,雙方在高端市場的貼身肉搏必將持續淬煉技術與價格——對追求頂尖體驗的用戶而言,這場戰爭只有利好。真正的懸念在于:在這場“行業”第一之戰中,誰的技術能真正定義未來視覺的新標準?
行業預測顯示,未來三年全球OLED電視出貨量將從600萬臺躍升至近千萬量級。 這一陡峭的增長曲線,標志著OLED正迎來市場擴容的“黃金窗口”。蛋糕急劇膨脹,必將點燃三星與LG更強的擴張野心。
面對千萬級市場的誘人前景,雙方必將傾注全力:加速核心技術突破、拓寬產品線、深挖高端價值。可以預見,圍繞“第一”桂冠的爭奪將步入白熱化,未來關于“細分市場第一”的較量只會愈演愈烈。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