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立訊精密一則公告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公司正籌劃發行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這家在A股市場市值超過2500億元的科技制造巨頭,在公告中明確表示此次布局旨在“深化全球化戰略,增強境外融資能力,并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與規范化水平”。這一家在A股市場上爭戰近十年的資本市場老兵,即將奔赴新的戰場。
業績持續穩定增長 赴港上市的戰略深意
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加大的背景下,立訊精密交出了一份超預期的成績單。2024年公司營收接近2700億元,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預計將達到64.75億至67.45億元,同比增長20%-25%。支撐這一業績的,是公司在科技制造領域的絕對優勢地位。
此次赴港上市,立訊精密有著深遠的戰略考量。公告明確表示,H股發行將“構建‘A+H’雙融資平臺”,助力公司增強境外融資能力,這一布局與公司全球化生產基地網絡形成協同。
公司治理透明度提升更是此次上市的核心訴求。在公告中,立訊特別強調“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規范化水平”的目標,直面市場關切。
破局“消費電子魔咒” 汽車業務成第二增長曲線
高度依賴單一客戶的風險在精密制造行業有前車之鑒,立訊精密如何避免重蹈覆轍?答案在于雙輪驅動戰略。在穩固消費電子基本盤的同時,公司正全力打造汽車電子第二增長引擎。
年報顯示,2024年,汽車互聯產品業務同比增長48.69%,增速遠超其他業務板塊,其戰略地位日益凸顯。
2024年,立訊斥資41億元收購德國汽車線束巨頭萊尼集團50.1%股權及其子公司。萊尼作為全球第四大汽車線束供應商,2023年營收超過400億元人民幣,客戶覆蓋奔馳、寶馬、大眾等頭部車企。收購完成后,預計將為立訊帶來200億元以上的營收增量。
同時,這一布局已獲得政策加持。2024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提振消費”列為2025年經濟工作首要任務,汽車作為大宗消費品成為重點支持方向。汽車電子作為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型產業,需要大規模前置投入。立訊收購萊尼的交易結構設計彰顯戰略眼光:通過控股50.1%實現并表,同時保留原管理團隊的專業運營能力。公司目標是在2025年幫助萊尼實現損益兩平,并在5-7年內追平立訊的步伐到達行業領先水平,這意味著立訊精密汽車業務有望在2025年迎來里程碑式增長。
穿越關稅風暴 全球布局彰顯韌性
2025年4月,美國加征關稅政策引發市場恐慌,立訊精密股價月內跌幅超22%。但公司隨后披露的數據顯示,關稅實際影響遠小于預期。
“公司在國內制造的產品只有很少一部分出口到美國”,立訊精密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回應,“按照常規貿易規則,所有硬件制造廠商都不會承擔關稅、物流、倉儲等成本”。
這一底氣體現在公司前瞻性的全球布局。目前立訊已在東南亞和北美建立完善的生產網絡,包括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墨西哥等制造基地。這種全球化產能配置為公司筑起抵御貿易摩擦的護城河。
多家第三方研究機構的最新報告亦得出相近結果。華源證券分析指出:“中國強大的制造業能力短期無法被替代,消費電子產業鏈最終將繼續穩健運營”。信達證券更強調,關稅政策難以在中長期維持,行業優質個股已顯現估值修復空間。
“A+H”雙融資平臺的戰略布局,是立訊精密向長遠發展的關鍵一躍,是公司為未來十年埋下增長伏筆。穿越周期者不懼短期風浪,立訊精密的下一個增長故事,才剛剛翻開篇章。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