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資本市場逐漸走下坡,反彈之勢毫無起色的情況下,眾多赴美成功上市的互聯網企業也并不好過。4月,汽車之家大股東澳洲電訊宣布將以29.55美元/ADS,總計16億美元的價格向平安信托出售47.7%股權,意味著交易完成后,平安將成為汽車之家第一大股東。如交易成功,汽車之家管理層或將出局。隨后,汽車之家CEO秦致聯合紅杉資本、高瓴資本、博裕資本組成的財團發起私有化要約,以31.50美元對汽車之家進行私有化。5月汽車之家董事會與平安簽署股份登記權協議。秦致為代表的管理層能否翻轉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無獨有偶,同樣前后腳赴美上市的智聯招聘,最大股東方也是來自澳洲招聘巨頭SEEK,近日,智聯也收到多方私有化要約。早在今年1月,由鼎輝資本和Shanghai Goliath Investment Management L.P組成的買方向智聯招聘發起私有化要約,以17.50美元/ADS的現金收購智聯招聘控股股東SEEK尚未持有的智聯招聘全部發行股份。5月6日,智聯招聘管理層方聯合紅杉資本以17.75美元/ADS價格宣布進行私有化。
不同的是,智聯招聘控股方SEEK持股達到62.8%,擁有75.1%的投票權(截止2015年9月),鼎輝資本領頭的私有化方案,僅需對智聯招聘控股方SEEK尚未持有約37%的股票進行收購即可。即便私有化成功,澳洲大股東SEEK對智聯招聘也有絕對的控制權。而由智聯招聘CEO郭盛攜管理層發起的收購要約,則是將智聯招聘迎回國內,購買包括SEEK手中持有的部分股份。無論汽車之家還是智聯招聘,想要私有化成功,誰能搞定大股東,誰或許才能笑到最后。
汽車之家和智聯招聘的情況非常相似,同為澳洲單一大股東,兩家都為國內細分市場的老大,且利潤豐厚,在國內可稱得上為非典型性的互聯網企業。同樣是有管理層參與買方,汽車之家與智聯招聘也許會朝著相反的兩個方向走下去。回顧智聯招聘發展歷程,創始人在早期便功成身退,一直由職業經理人管理。2008年SEEK入主智聯招聘以來,經過多次增持,對智聯招聘實現絕對控股。曾經因為頻繁更換CEO及管理層與董事會之間的矛盾,對智聯招聘的發展形成困局,業務上曾被對手前程無憂超過,搶先登陸美國。直到2010年郭盛擔任CEO以來,首次實現盈利,于2014年帶領企業成功登錄紐交所。從財報數據上看,智聯招聘盈利能力很強,連續8季度保持快速增長,成為SEEK旗下最賺錢企業。上市之后的智聯招聘一改傳統招聘打法,轉型職業發展平臺,以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布局,涵蓋校園、招聘、測評、職業培訓等多個領域,一一破除發展困局,在競爭激烈的招聘市場成為領頭羊。
由此可以看出,缺少創始人的智聯招聘,控股方SEEK和郭盛帶領的管理層團隊已經形成默契,成為多年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持。如今外部財團買方的介入,將會破壞此穩固組合,對企業長期發展不利。而如果管理層私有化成功,退市將會面臨更少的監管,免受估價波動帶來的影響。從長遠來看,管理層收購后可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企業運營更加穩定,擁有更自由的決策權。不同于汽車之家,seek作為大股東,態度一直不甚明朗。想必SEEK這只在中國市場上嘗到了甜頭的“老狐貍”,不會輕易割讓這塊重要資產。作為局外人,seek最好的選擇也許在于加入管理層收購團隊,才能給這家中國招聘企業的頭牌新的生命。否則,很可能走上汽車之家的道路,對企業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