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平臺往往面對著來自各個方面的多層管理難題,并且問題伴隨著平臺規模的擴張而增多,成為平臺難以除去的頑疾。
而坐觀知乎,對影響用戶體驗、擾亂社區秩序的行為進行了明確限制,這其中包括六種行為:誘導投票或關注、重復發布相同內容、頻繁發布亂碼內容、發布欺騙性外鏈、進行欺騙惡意營銷、刷粉刷贊等虛假互動行為。
知乎為何整治?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體系是知乎的基石。知乎CEO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知乎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最為根本的原因在于已經形成了用戶之間的信任感。”,惡意營銷、刷贊刷粉、誘導投票、廣告外鏈等行為已嚴重傷害了這種信任關系,破壞了知乎苦心經營多年的社區氛圍。對于這些行為知乎是零容忍,知乎要對其嚴打。
知乎曾經和正在面臨的問題,也是許多社區和內容平臺共同的問題。比如微信公眾賬號作為最大的PGC內容平臺,就面臨著刷粉刷贊、劣質內容、誘導分享、惡意營銷等問題,還有微博、頭條、豆瓣、大眾點評、優酷土豆等PGC或UGC平臺,都有著一些共同的煩惱,這些平臺我將之歸結為“內容平臺”。這些平臺在管理理念與方式上手法各異,然而相對而言,社區討論和內容生產氛圍、用戶信任感以及用戶體驗維護得最好的卻是知乎,這是有口皆碑的。
知乎本身就是運營驅動的平臺,問答社區兼具內容平臺與討論社區的屬性,十分依賴運營,知乎能夠在眾多社會化問答創業者中脫穎而出,真名了其在運營上的能力。
技術仍是終極之道
許多內容平臺管理依賴人力,建立龐大的內容審核和監控團隊,這種做法將帶來很高的成本負擔,同時,百密終有一疏,人很難面面俱到。知乎一直強調技術管理,其兩年多前上線了專門的反作弊系統“悟空”,監控和打擊惡意營銷、垃圾廣告等行為。知乎在其官方專欄透露,“悟空”已每月攔截130多萬刷贊、處理5萬7000多個作弊賬號,大數據和智能算法將是知乎未來反作弊的重點。通過技術來管內容、管社區的思路將會成為主流。
兼具社區與內容平臺特、已有6年歷史的知乎,保持著活力和健康,這與其對社區討論氛圍和用戶信任感的呵護是密切相關的。其技術和眾包管理結合、與用戶透明溝通的做法,值得內容平臺們參考。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