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民生問題,近幾年的全國“兩會”上,如何治理食品領域的亂象,完善和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等重點議題都在不斷被提及。今年的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制,再一次在去全國范圍內引起廣泛共鳴和討論。與此同時,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張連起也提交了關于建議推廣地方政府與大型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合作以加強政府、企業共治,加快食品安全監管創新升級的提案。
我國傳統的食品安全治理主要有兩個層面,其一是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依法承擔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為自己所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承擔第一責任,一旦食品安全出了問題,首先要追究生產經營企業的責任。其二是各級政府、食品監管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依法承擔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并將監管責任形成的工作壓力傳導到食品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推動從源頭上保障食品安全。
在此次張連起委員提交的提案中,介紹了上海市政企共治打造食品安全監管新模式的經驗:上海長寧區市場監管局和美團點評集團合作,推出名為“天網”的入駐餐飲商戶建立電子檔案,跟蹤餐飲商戶入網、經營、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做到“戶戶有記錄、問題有著落”;在此基礎上,雙方合作推出名為“天眼”的用戶評價大數據系統,對消費者點評數據進行語義識別分析,將其中有關食品安全的內容特別是負面評價內容進行量化和結構化,形成四大類和多個細分數據匯總信息,監管部門可以據此對商戶進行動態監控檢查。
互聯網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完善和加強食品安全治理開辟了巨大的空間。“天網”為入駐餐飲商戶建立電子檔案,掌握商戶經營服務的完整數據,“天眼”為餐飲用戶評價建立大數據系統,生成有利于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加強監管執法的數據信息,這樣的政企合作共治實踐,在傳統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內,探索了新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具體來說,就是在食品安全治理的第一層面上,增加了網絡訂餐平臺這個全新的環節。從性質上講,網絡訂餐平臺仍然屬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承擔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但它又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食品加工和餐飲服務企業,而是利用互聯網技術組建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把成千上萬家傳統食品、餐飲企業聯通、聚合起來,其最大的優勢是具有先進的技術手段,可以為政府監管部門提供海量的大數據信息,為食品安全監管創新升級提供新的思維和保障。
政府和網絡訂餐平臺進行合作,雙方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監管與被監管的關系,作為被監管者之一的網絡訂餐平臺,同時也成為針對入網餐飲企業的監管者。政府與網絡訂餐平臺通過“天網”等數據系統,共享入網餐飲企業的經營服務信息,共擔食品安全監管與治理責任;而“天眼”用戶評價大數據系統,全面吸納、整合了用戶對餐飲企業的評價意見,進一步擴大并細化了公眾參與食品安全治理的渠道,有助推動形成更完善有效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
以“天網”“天眼”強化食品安全治理,充實基層監管力量,是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在完善社會治理方面發揮巨大威力的典型一例。目前,一些網絡訂餐平臺已經發展成為大型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政府與互聯網平臺合作共治的領域,也從食品、餐飲行業擴展到旅游、婚慶、美業、教育培訓、文化娛樂等多門類生活服務行業,這些行業也需要推出各自的“天網”“天眼”大數據系統,實現對生產經營企業全方位、多層次、密而不漏、嚴而又嚴的監管治理。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