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有市民路過武漢市南湖片區的平安路鐵路橋涵洞,發現馬路靠右側新畫出了一條橙色的車道,一直延伸到雄楚大道,道內還寫有“共享單車”的字樣,不時有人騎著電動車以及橙、黃、白,各色共享單車在該車道里通行。原來這是武漢市交管部門與摩拜單車共同合作施劃的全國首條摩拜車道。


(平安路鐵路橋涵洞的自行車專用道)
上月,由于武漢軌道交通規劃線路等工程的施工影響,南湖地區通行能力大幅下降,擁堵風險嚴重。針對此情況,武漢市交通管理局積極對接專家開展調研,并與相關部門進行磋商。調查發現,以南湖地區為半徑的3-5公里出行范圍,基本囊括了商圈、辦公區、醫院、地鐵與BRT站點等熱門目的地,且此區域道路資源本已有限,在此階段更應倡導公交出行、綠色出行。如何充分利用共享單車出行,被提上討論日程。
在考察了幾家共享單車企業的車輛質量、運營水平等指標后,交管部門確定了摩拜單車作為合作伙伴,并針對南湖地區制定了五點方案:第一,借助大數據平臺分析出行需求,在南湖地區規劃100個停車點,并減少不規范停車帶來的問題;第二,為確保市民有車可用,全力保障車輛供給;第三,配合交通部門一道建設專用自行車道,將交通進行有效梳理分離;第四,與交管、城管等單位實行聯動,鼓勵和引導用戶合理用車,并減少小商販占道經營,保證道路暢通;第五,共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出行氛圍。
最終,書城路、文昌路、嶺南路、平安路、靜安路、石牌嶺路等地廣泛布局了相關停車點55處;平安路鐵路橋涵洞至梅苑小區一段,則進行了非機動車道的重點施劃,并標注了“共享單車Mobike”的字樣;其他部分路段的非機動車道指示線也被重新上色;街道口、廣埠屯等地鐵站口,也設置了專門的共享單車停放點,方便市民接駁。經統計,在采取相關措施后,南湖地區的交通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緩解,而摩拜單車在該地區的使用頻次同比顯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江漢區交通大隊、城管委也聯系摩拜單車,在區內各地鐵口(覆蓋2號線、3號線、6號線)及交通樞紐地帶聯合設立了50多處單車停放點,市民反應良好。同樣,針對之前媒體曝光的“武漢長江大橋人行道共享單車無序聚集”的現象,武漢市交管局大橋大隊及時發現問題,與企業達成行動一致:在發現單車影響橋面交通時,交警會通知摩拜單車,并協助對相關車輛進行歸納管理;雙方還大膽嘗試,首度在橋面樹立數個“摩拜禁止停車點”指示牌,并增加人手對用戶的使用行為作出宣傳引導,取得了良好效果。

(地鐵2號線范湖站外的摩拜停放點)
目前,武漢市更多區域正在積極跟進:硚口、東西湖、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山等地的交管、城管部門,不僅大量施畫停車白線,更與摩拜單車合作,建立起良好的溝通與協作機制,對車輛進行聯合投放與管理,共同打擊非法營運,解決“最后一公里”難題,助力低碳高效出行。屆時,預計可新增共享單車停放點700多處。
摩拜單車相關負責人表示,近來,共享單車在全國各地掀起一股“彩色旋風”,它讓市民的出行變得更加輕松便利,也讓城市更加綠色低碳。但如何呵護這件新生事物的發展,使其揚長避短、深度融入城市,又能攜手相關企業參與社會共建、打造管理樣板,是有關部門需要積極探索的。武漢市的相關做法值得借鑒。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