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方氣溫轉暖進入騎行適宜期,共享單車用戶迎來巨大增量。近日,國內移動互聯網數據監測機構Trustdata最新發布的《2017年Q1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用戶監測報告》顯示, 3月的共享單車月新增用戶首次突破千萬,月活躍用戶貢獻度超50%,ofo小黃車新增用戶占比超41%,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對手,超二三名之和。另需注意的是,ofo的獨立用戶占比比摩拜高出約20%,備受用戶偏愛。

易觀智庫的《2016年中國互聯網單車租賃市場專題研究報告》也顯示:在2016年共享單車發展期,ofo共享單車次月留存率在62.1%,超過摩拜單車,在2017年,這一數據已經躍升至70%以上。

有第三方數據報告的用戶人群畫像顯示:共享單車的重合用戶對共享單車有著多重需求。無論是騎行體驗、單車覆蓋數量、使用押金,甚至是單車外觀,都在其考慮范圍之內,憑借騎行舒適度、覆蓋數及行業最低押金等優勢,ofo共享單車在第一季度已實現62.1%的用戶次月留存率及7.2的用戶活躍度,全面領先摩拜單車等企業。側面說明ofo用戶粘性更強、忠誠度更高。目前ofo小黃車覆蓋強、騎行舒適已有口皆碑,在連接供應鏈不斷優化的同時,用戶口碑同步吸引更多用戶選擇“小黃車”。
為持續不斷的提升用戶體驗,ofo以連接理念與各自行車廠商甚至共享單車運營商展開合作。產品端,ofo僅在一個月內,便先后推出了包括ofo Curve、騎唄L1在內的多種車型,不僅以多樣化的產品族譜覆蓋不同人群市場,更在運維方面進行深入拓展,找到了共享單車產品的“黃金分割點”。也是因為這種連接模式,使其能夠在單車數量上遠超對手,進一步推動全行業,滿足用戶“隨時隨地有車騎”的需求。
總的來說,2017第一季度,ofo在產品、運營、城市覆蓋、供應鏈等方面不斷升級,并先后開通信用騎行、紅包車等,逐漸滿足用戶的多種需求,因此更受用戶偏愛。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