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艷芬 北京報道
“傳統銀行更多的是服務更少的群體,賺更多的錢,做更大的事情。”51信用卡北京公司總經理吳迪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網金融公司與銀行的定位有差別,銀行的客戶定位更多是比較高端的客戶,而金融科技公司的客戶群相對比較小,目標是那些沒有被銀行關注到的群體,面向更多的是普羅大眾。

51信用卡北京公司總經理吳迪(張新華/攝)
據了解,截至2017年2月底,互聯網金融行業累計交易規模已經突破15萬億元。而在過去4年內,該行業更保持了超過20%的年均增長率。
6月6日,吳迪參加《中國經營報》舉辦的“2017年中經金融科技高峰論壇”時表示,其實互聯網是工具和媒介,通過互聯網提供數據服務、降低獲客成本,把例如帳單管理等這種服務,更好的輸出給大眾,使其有更好的體驗。
吳迪告訴記者,雖然傳統銀行對金融科技推廣力度加大,但傳統銀行彎道超車更多的需要運營思路上要轉變,尤其是對用戶定位的下探突破。
“普通個人客戶的業務體量與動輒百萬級、千萬級的企業資金量是沒辦法比的,不過相對個人用戶單價值比較小,其總量很大。”吳迪說道。
吳迪表示其實目前有多家銀行在互聯網科技的應用上的成果值得稱道,“國內做的比較好的比如平安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業務、農業銀行偏農業方向的金融服務、工商銀行融e貸。”
在本次論壇上,吳迪還就傳統金融機構的渠道優勢和業務優勢與金融科技公司技術優勢進行了比較,他認為金融服務不同的客戶會有不同的匹配。
“用技術的手段能夠讓風險模型迭代更快,幫助我們在渠道中快速獲得客戶,渠道和技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渠道滯后,在競爭過程當中容易被滯后下去。但只有技術沒有渠道,就是閉門造車。”吳迪認為,“通過渠道應用技術,才可以給大家帶來真正的普惠互聯網金融。”
據悉,本次論壇以“解碼未來金融”為主題,圍繞金融科技、區塊鏈等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應用等新熱話題展開討論。
來源:XXX(非中文科技資訊)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請尊重版權保留出處,一切法律責任自負。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問題,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news@citnews.com.cn。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