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作為連續四屆的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建言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多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關注稅收政策問題,提出了要“持續優化稅收政策,提升科技企業全球競爭力”的建言。

劉慶峰認為,近年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積極貫徹中央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不斷完善股權激勵相關政策,連續出臺一系列針對科技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對激發企業人才創新精神,推進高科技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但受疫情影響,眾多科技企業今年都遭遇了短期的經營困難,如何幫助科技企業渡過難關取得長遠發展,企業如何鼓勵人才立足長遠共克時艱,成為當前背景下的新課題。
為進一步支持創新人才和科技企業榮辱與共長期發展,鼓勵科技企業對無形資產積極投入研發,劉慶峰在會上提出了以下兩條建議:

1、參考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納稅政策,將納稅時點由解禁日調整為實際出售日。即“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激勵對象實際轉讓相關股權的日期”。對股權激勵獲授股票的轉讓所得,參照個人轉讓限售股所得,按照20%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2、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規定“無形資產攤銷年限不得低于10年”修改為“無形資產攤銷年限不得低于2年”。 鼓勵科技企業在防止卡脖子的源頭核心技術上,敢于對無形資產進行投入,促進科技企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

除了聚焦稅收政策方面,劉慶峰向全國人大提交的五份書面建議中,新基建也是其中的關鍵詞,建議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在多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劉慶峰分別針對智慧教育、公共衛生、智慧辦公、民辦高校提出了“深化人工智能應用,落實減負增效,推動智慧教育發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基層診療能力、強化公共衛生服務”、“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推進‘智慧人大’建設”、“設立中國非營利性民辦‘高水平特色高校和特色專業建設工程’”四大建議。
據了解,十八年來,劉慶峰共向全國兩會遞交過百余份書面建議。建議內容包括人工智能+、科學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創新創業、大數據安全等,涉及教育信息化、基層醫療服務、科技金融、社會管理等諸多領域。建議得到了相關部委的高度重視,其中多項已被采納實施并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希望國家能夠采納并出臺更多利好政策,也希望我國社會制度能夠愈加完善。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