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知名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 以下簡稱“沙利文”)發布的最新中國醫美服務市場數據,受疫情影響,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增長放緩。從增幅上看,醫美服務行業2020年整體增速將大幅收窄至5.7%,同比2019年下挫13個百分點,市場規模縮水或超200億。

數據來源:市場研究機構沙利文及公開資料
另據沙利文資料顯示,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自2014年起維持年復合增長率23.6%的增速。這背后是近年來消費升級下的“顏值消費”大熱,也與醫美行業市場化程度高,是最早完全市場化經營的行業有關。在對接市場化的需求時,反應十分迅速容易把握機會但同樣容易陷入無序發展。今年醫美行業首次遇冷,除受疫情影響外,也與過去數年間醫美行業“野蠻生長”,尤其是“生美做醫美”現象愈發凸顯有關。
8月6日,主題為“行業自律 美美與共”的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首期情況及趨勢發布會在京舉行。當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黑貓投訴平臺、新氧科技聯合發布了中國醫美行業規范發展倡議,號召全行業加強自律,抵制“生美做醫美”,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與此同時,十三家媒體加入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擔任第二期媒體觀察員。自此,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已吸納25家媒體觀察員,他們將共同參與醫美行業規范發展,發揮媒體監督作用。
“5月21日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啟動以來,新氧平臺累計攔截問題機構58家,疑似違規或超范圍執業醫生14685人次,涉嫌違規、違法醫美商品12099例,總處理違規內容29729條。此外,新氧還處理違規日記9180篇、處理未打碼日記1743篇、違規總封號351個。”新氧科技副總裁、新氧風控委員會負責人張力明介紹了行業自律行動的首期戰報。

新氧科技副總裁、新氧風控委員會負責人張力明
另據《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而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過8萬家,合法醫美機構僅占行業的14%。在合法的醫美機構中,依然存在15%超范圍經營的現象。生美、醫美行業邊界泛化和灰色地帶難防難堵,已經產生并正在積聚一定風險隱患。
假貨充斥市場,無證上崗以及過度包裝宣傳等亂象,正使消費者對行業的信任出現了危機。黑醫美這個“行業毒瘤”以醫美知名破壞全行業聲譽,進而影響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和消費意愿,全行業聲譽每況愈下。可以這樣說,醫美行業的有識之士已經達成共識:規范發展才是促使產業長久發展之計。
通過對第一階段的成果梳理不難發現,這種醫療監管部門與行業協會、行業機構的合作,以行業自律的方式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正成為未來醫美行業的發展趨勢,更利于行業企業提質增強,發展壯大。正如知名經濟學家劉潤指出,“一個靠生態繁榮而獲利的平臺,依靠自律而不是他律。在繁榮和健康之間,選擇健康,正是讓消費者向勝利的方向,不斷邁進的信心。”
在醫療技術水平提升和美容觀念開放等因素影響下,包括沙利文等在內的研究機構均認為醫療美容市場將迅速恢復增長。隨著行業自律的深入推進,醫美行業將快速走上產業平臺化、線上化的發展正道,保持持續、穩健、有質量的投資形象,成為國內最熱門的消費領域之一。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