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因公司分拆的消息致股價上漲了10%以上。
“有些謠言傳著傳著就成真了,今天的互聯網時代更是如此。”

近日關于榮耀手機從華為剝離的消息越來越密集,媒體更是給華為計算出了出售榮耀的價格。榮耀2019年利潤60億,按16倍PE來定,約為1000億人民幣。當然也有媒體將榮耀和小米對比,給出了2000億的價格。除此之外,榮耀的買家團似乎也被框定了,追蹤溯源,是有國資背景的幾家財團組成。
為何出售榮耀
關于這個問題,外界和媒體最先想到的就是華為為了減輕美國制裁的壓力,出售榮耀,以獲得榮耀手機繼續發展所需要的高端芯片。畢竟華為包機運送芯片、余承東口中的絕版高端麒麟手機、此次雙十一銷量等各種情況都表明,華為在卻芯的窘況下,手機發展走到了至暗時刻。
所以說,對于剝離榮耀這樣的解釋是最直接的。反之,如果今天的華為沒有受到美國制裁,想必也不可能會有出售榮耀的消息。但是在這個直接的原因之下,出售榮耀根本的意圖不只是求的榮耀手機的生存,筆者認為更多是華為的生存。華為被尊奉為國內企業界的技術大牛,每年幾百億美金的研發投入,所能依賴的是手業務運營商業務這兩個現金牛所帶來的高額收益,如今手機業務遇阻,華為直接可以用戶研發投入的收益便會大幅度下滑,因此利用目前有的資源,換取到技術發展所需的投入資金,是關鍵性的問題。
從榮耀品牌的誕生,到榮耀拆分為獨立公司。似乎從一開始,榮耀就已經做好了獨自前行的準備,并且從各種合理性和出售所獲得收益上看,榮耀都是最合適的一個。
榮耀能否獨自長大
2011年誕生,在華為大品牌之下,短短九年的時間,榮耀其實已經實現了最初的目標,因為它存在的意義就是和新興崛起的像小米一樣的互聯網品牌競爭。但這也決定了榮耀的定位一定會比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的定位要低。在小米和其它互聯網的廠商比拼性價比的時候,榮耀并不會遇到瓶頸,依靠華為這個大品牌,似乎還有更多的紅利。但如今榮耀也急需為自己正名。小米10已經站穩了高端系列,榮耀還能匍匐在華為的大樹下嗎?
回到問題本身,榮耀剝離華為后,真的能實現高端的跨越嗎?離開華為第一大考驗,也是最大的考驗就是消費者還會不會認可榮耀的品牌,畢竟沒有了大品牌華為的支撐和麒麟芯片的特色,榮耀能拿的出手的產品特色并不多。
在榮耀品牌這些年的發展過程中,最多的產品創新都是圍繞一些嘗鮮性的創新性功能,并沒有發生過大踏步的產品進步。因此在筆者看來,榮耀一旦獨立,可能很難持續讓消費者認可自己的品牌。
還有關鍵性的問題是,榮耀能不能在短時間內沖向高端的問題,如果在兩到三年的時間里,不能在高端市場上有較為成功的產品,那么榮耀可能會和小米之間逐漸拉開差距。
畢竟,能給榮耀選擇的芯片也只有高通一家,而很顯然高通已經和小米之間磨合的高度成熟了,榮耀加入了高通的芯片,又要在市場營銷上包裝上什么樣的策略同樣是問題。如果追求性價比,那么榮耀就是自講身段和redmi競爭;反之如果定價過于激進,在銷量端又會大受影響,極短的時間里,榮耀也還必須包裝讓消費者信服的產品故事。
有消息稱,榮耀剝離后,將會在未來登陸資本市場,至少讓一部分曾經的華為人實現財富自有,但筆者想說,對于榮耀來說,離開了華為,有多大故事還很難說,資本市場是否買單都是許多未知數,財富自由的故事或許還有些遙遠。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