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在創投圈,是一個有味道的名詞。這來源于四年前王思聰與陳歐之間的一個“賭約”。

2017年,王思聰在朋友圈發表對共享充電寶這個項目的感想時,激動地直言“要是能成我直播吃翔,立帖為證”。
隨即,投資了街電的陳歐在微博公開“謝謝思聰監督”,并希望不要因“國民老公”的個人情緒而讓這個項目不能進入萬達。
一時之間,不知是王思聰想要監督共享充電寶,還是陳歐想要監督王思聰吃翔。
總之,這個帶有味道的項目不僅順利進入了各大萬達商場,更是即將向著資本市場高歌猛進。只不過這“共享充電寶第一股”的名頭沒有被陳歐搶到,而是落在了怪獸的頭上。
3月13日,怪獸充電正式向SEC遞交招股書,擬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更早之前的去年7月,小電科技也曾簽署上市輔導協議,計劃沖刺IPO,爭奪“共享充電寶第一股”的名頭。
持續盈利、沖刺上市的結果,不知道是否符合王思聰心中“成了”的標準,但無論如何,這場缺席了街電的資本狂歡,也讓陳歐笑不出來。
這場關于吃翔的賭約中,沒有贏家。
模式跑通
事實上不光是王思聰以“翔”相逼,共享充電寶這個模式剛剛出現的時候,確實有很多聲音表示并不看好。
有投資人質疑它模式過于簡單,沒有多大想象力;有技術人員斷言,電池技術的革新,會在兩年內徹底消滅充電寶這個產品;也有消費者嘴硬,“自己買一個隨身帶著它不香嗎,干嘛非要花錢租?”
但這不妨礙共享充電寶“黑紅”路線的成功。
僅以怪獸為例,四年間其共計完成了6輪融資,融資總額超過25億元,其中不乏阿里巴巴、小米科技、高瓴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的身影。
可見,資本從未因王思聰的一句偏見,而放棄對共享充電寶的追捧。
用戶也沒有等來電池技術的革新,終究在資本的調教下選擇“屈服”。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規模保持快速增長,達到3.07億人。
而根據怪獸的招股書數據顯示,其截至2020年底,公司已經構建了包含超過66.4萬點位的共享充電網絡,累計注冊用戶超過2.19億。
運營數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怪獸為例的財務數據的公開,一定程度上向外界證明了,這個曾經被外界極其不看好的模式,已經完成了自我造血能力。
根據怪獸發布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怪獸的全年總收入達到28億元,同比增長39%,凈利潤為7543萬元,而這個數字在2019年全年為1.67億元,驟降了55%。
怪獸并未解釋凈利潤驟降的原因,外界也普遍質疑:雖然其營收增速明顯,但凈利潤增長疲乏,終究沒有展現出其資本市場“性感”的一面。
但那是怪獸們接下來需要面臨的課題,至少從目前來看,共享充電寶的故事確實是講通了。
盈利能力存在硬傷
講通是一回事,講好又是另一回事了。
伴隨著怪獸財務數據的公布,共享充電寶的故事不夠精彩,也成為了業內的一個普遍共識。
首先就是營收結構單一。
招股書顯示,2020年怪獸移動設備充電業務收入達到27億元,占比總營收達到96.5%,排在第二位的是移動電源銷售和小部分其他業務共計營收9782萬元,占比總營收3.5%。
這樣的營收占比,一方面證明了共享充電寶營收結構過于單一,抗風險能力較弱,另一方面也證實了其本質上靠租賃業務支撐的傳統基因,與共享經濟提倡的流量經濟、撮合效率等幾乎不沾邊。
更重要的是,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并不算強。
仍以怪獸為例,伴隨著共享充電網絡的擴張和注冊用戶規模的攀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卻不增反降。招股書顯示,公司的毛利率由2019年的85.54%下降至2020年的84.67%,凈利率則由8.24%下降至2.68%。
一方面,毛利率和凈利率的巨大差異,來自于怪獸對營銷驅動的依賴。2019年和2020年,怪獸充電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95億美元和3.25億美元,分別占營收的67.2%和75%。
另一方面,利潤率的雙下降也昭示著盈利能力接近天花板。
眾所周知,包括怪獸在內的幾乎所有共享充電寶業務,都是靠漲價來驅動盈利的。
截至目前包括街電、怪獸、小電、美團等共享充電寶的起步價已經由原來的0.5-1元/小時,上漲到1.5-2元/小時,在旅游景區內等特殊地段甚至可以達到5-10元/每小時。
“去年在青城山旅游的時候,手機沒電了本來想租個充電寶,結果被5元/小時的價格迅速勸退。”一位用戶告訴AI藍媒匯,“如果持續這樣漲價,還不如回歸到自己帶充電寶的時代。”
亦有專家評價共享充電寶漲價行為時判斷:如果持續漲價,可能導致消費者逃離。
想象力有限
任何產品都存在一定的價格天花板。提高客單價可以解決盈利問題,卻不是長久之策,重要的還是優化營收結構,及時找到支撐業績的“第二條腿”。
但顯然,怪獸這個名為移動電源銷售的“第二條腿”,尚不足以支撐投資人想要的想象力。
一個容易被外界忽略的事實在于,即便受到資本熱捧,怪獸充電在估值方面尚未躋身獨角獸行列。
根據《2020胡潤中國瞪羚企業》榜單顯示,怪獸充電獲胡潤“中國高成長性企業”認證,位列三年內最有可能達到獨角獸級十億美金估值的“準獨角獸”企業。
一同上榜的還有“三電一獸”的另一玩家小電科技,陳歐投資的街電并未上榜。根據各類研報的數據顯示,街電的估值在9-13億元左右。
整個行業尚處于“準獨角獸”級別,想象力有限。
那么問題在于,共享充電寶的想象力應該在哪?至少披上了“共享經濟”的外衣,就勢必需要具備撮合交易、提升效率、流量變現等四兩撥千斤式的商業邏輯。
但從怪獸的財務數據中,這些內容均未被體現,有的還是靠營銷驅動、租金收入的傳統模式,算不上新鮮。
包括2.19億用戶規模所產生的流量價值,亦未體現。
所以,即便是普遍盈利、運營規模擴張、沖刺IPO等“好消息”傳來,共享充電寶的故事講通了,卻講得不夠精彩。
但不管怎么說,“成”確實算得上“成了”,王思聰那場有味道的直播,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